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5-09-29 04:28:46 责编:小OO
文档
                  

课题守株待兔课型讲读课文 

课  时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寓意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

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

难点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课件出示2:守株待兔图片),看,这是什么?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株什么意思?指图,(课件出示3:树桩的图片)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待”就是等待。

  3. 了解韩非子:(课件出示4出示韩非图片):这是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我们尊敬地称他——。韩非子不仅是尊称,他也是——。(课件出示5:书图)。这本书是后人集结他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了300多个小故事。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解题,介绍作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新课

教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5)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6:生字田字格课件:)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宋”,翘舌音“守、株、触、释”,后鼻音“耕、颈 ”。

(2)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A.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株 颈 

(2)熟字加偏旁:“寸+宀=守”“寺+彳=待”“木+宀=宋”

“耒+井=耕”“角+虫=触”“北+田+共=冀”

(3)组词扩展:“释 其”组词为“解释 其他”

B.反馈学生自主书写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耕”——左面的部分不是“来”,而是“耒”。

“释”——左右等宽,注意与“彩”的区别。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课件出示7)

读准字音 读好句读 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 结合插图 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 复述故事 感情道理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第19页,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开始。

1. 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8)

(1)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时评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①读好断句。

(课件出示9)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2.巩固耒字:

这句话里啊,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课件出示10:耒图片)看,这就是耒,上面用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凡是以它做偏旁,都一定与耕作或古代的用具有关系。想一想咱们学过的字,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耕耘)

(板书:耕耘)

这是一个词,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课件出示11)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既可以读“wèi”,也可读“wéi”。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字意来读。知道怎么读了吗?再读一遍。(读“wèi”,是被的意思。)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3. 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四、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小故事,请你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开始。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 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谁读懂了第一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评价:非常正确)

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字。

(2)巩固走的意思

(课件出示12)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 这里“走”什么意思?(跑)

“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跑)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画面

我们想一下,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句子,问什么意思),这里面啊有个复字,复什么意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13)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指名说(侥幸得到兔子)

小结: 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顿。一齐读读。

看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的,会怎么想?

指名说--补充说--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

(课件出示13)

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导读: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他的庄稼已经--,可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一个词形容呢?(白日做梦)

(教师板书: 白日做梦 痴心妄想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心存侥幸)

(3)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一无所获 为宋国笑。

(课件出示14)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 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课件出示15)

出示: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不劳动者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 

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书: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点难度,先解决生字问题,可以为阅读理解文言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设计意图: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步骤,为下文的学习起到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回忆学习文言文,先练习读好课文,读通顺,断好句读,为下面的理解背诵做准备。】

【设计意图:参考课文插图,结合课文解释,想象画面,理解寓言故事。】

课堂小结及拓展五、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了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能背诵下来吗?自由背,齐背(提醒,别把韵味丢了)

 

   

板书内容【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

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