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职学校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之我见
2025-09-29 04:29:02 责编:小OO
文档
中职学校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之我见

摘 要: 学生社团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职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对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中职校园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职学生社团呈现出参与人数较少、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影响效果不足的特点,中职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引导和管理,使之真正成为中职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关键词: 中职学校;社团文化;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职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职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中职学生社团日益成为中职学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中职学校共青团育人的有效途径;它既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中职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重要作用。

 

一、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类型

(一)理论学习类社团

中职学校政治思想类社团主要以党的知识学习小组和团的知识学习为主,两者与共青团组织的推优工作紧密结合。在这类社团中,聚集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已成为培养青年先进分子的摇篮。 

学生中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加入党员队伍的比例逐年上升,这和党、团知识学习小组的蓬勃开展以及共青团组织的推优工作的深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党团知识学习小组根据不同年级的优秀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党的奋斗目标教育、党的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和学生成材教育融为一体,成为中职学生“三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社会文类社团

主要形式有:如诗社、文学社、英语沙龙,小记者站等。社团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开展文学欣赏、讲座,畅谈感受、交流心得、探讨相关问题,以提高修养,提升素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经常开展一些有主题的活动,同时会有些作品在刊物、报纸、橱窗等多方位进行展示而影响较大。

(三)专业技能类社团

这类社团主要以中职学校的专业技术知识为背景,结合各自不同的专业而建立的一些社团,如软件协会、机械制图兴趣小组、汽车爱好者协会,车模制作小组,电工电子爱好者协会等等。社团中有一批专业能力强,创造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社团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致力于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专业素养的养成,这些社团中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进入企业后适应性良好,能够成为企业生产和技术革新的中坚力量。 

(四)文化艺术类社团

这类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主要形式有两类:一是综合类艺术社团:中职学生艺术团(管弦乐队、军乐队、摇滚乐队、号鼓队、舞蹈队、合唱团),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艺术才能为目的,充分展示中职学生的艺术才华"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职学校中各类文艺人才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使校园舞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这些社团不仅在学校进行表演,同时还将校园文化推向企业,社区,推向社会,使中职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二是大众化程度较高的艺术社团:如摄影社、影视协会、插花、茶道、剪纸协会等参与者众多的协会。这些社团成员都在既大众化又带有专业成分在内,将兴趣爱好充分体现在社团活动中,往往更能自发的产生较好的活动成果。文化艺术类社团以自愿参与为主,经常组织和开展一些主题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当代中职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艺术修养。

(五)志愿服务类社团

中职学生利用节假日、周末、课余时间走入社会,从事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们基于道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不计任何物质报酬,为改进社会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神,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及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行为。常见的志愿服务有街头宣传(宣传交通法规、环境保护、计划生育、雷锋精神等)、便民服务(修理自行车、家用电器、义务理发)、礼仪服务(开业、庆典、颁奖、剪彩)、以及“青年志愿者”行动。这些形式时间分散,细水长流,不取报酬,使同学们与社会接触经常化,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渠道,有利于中职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全新的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在中职学校出现,如为帮助贫困学生成立的爱心社,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而成立的勤工助学协会等等。

(六)体育健身类社团

体育健身类社团结合“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寓竞技和娱乐相结合,成立了一系列体育健身类社团:球类、棋类、技击类、健美舞蹈类。这些社团与学校的校队相结合,选拔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同时可以为地市选拔优秀的体育人才。

 

 二.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日趋成熟、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广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个优秀的社团,他的成员能够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如插花、茶艺社,剪纸社成员不仅从中发展了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团的活动和讲座,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当今的社会中,中职学生面对的挑战也越多,竞争也越激烈,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高级技能性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社团的活动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二)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中职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茶艺社的同学学会了如何鉴定茶叶、表演茶艺;插花、剪纸协会的同学在居室美化方面拥有一技之长,对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中职学校社团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广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加入一个社团,可以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重要作用。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影响使社团成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

(三)社团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技能是具体操作的工具性要求,而能力则是内在的活力,相比之下,能力培养更为重要"能力的核心在于创造性和适应性,学生社团因其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内部平等、轻松的成员关系,具备不断更新、创新的特性。同时社团活动还成为成员们空间聚合的“创新场所”,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创意相互碰撞,不同成员间的互动越活跃,创新的动力也越强,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的作用就越大。而且,社团这样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这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社会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特点

(一)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社团管理日益成熟,给了社团发展更大的保障。

中职学校的实践总结制定了社团管理章程,管理条例,定期对社团进行活动检查和财务监督,对新成立的社团进行登记审批注册。社团明确规定负责人由选举产生,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团内部分工负责,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社团运作井然有序,而且,不少社团有自己的指导老师,进一步推动了中职社团的规范化发展。

 

(二)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方面正在积极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与公司企业联合进行活动的方式,以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普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了社团的健康发展。中职学校的社团尝试走出校园,在社会展开活动的同时,也积极与一些企业单位联系,利用自己的技能,特长优势,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而校园中的社团成员走出去,拉赞助、拉广告,联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中职学生社团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数量仍然不足、参与人数不足,没有完全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随着国家加大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中职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职校园里的各色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但是,相比大学校园内的学生社团的发展,中职学校社团的发展仍然是不足的,其中,文艺、体育等传统意义上的社团依然是中专学校里吸引学生参与的主要社团,文学艺术类社团增加较快,但是一些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新兴的志愿服务类社团数量很少,而且发展部完全,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中职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和内容仍然以自我封闭循环方式为主,缺乏深入社会实践中开展活动。

随着加强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进,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校园里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广阔舞台中经历风雨。但是中职的学生社团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发展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社团文化进社区的功能,没有组织和带动社团成员走出校园,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同时,学生社团的跨校际交流活动也不够丰富,各中职学校的交流学习较少,没有完全实现中职学校间社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加了社团的生命力。 

 

四 推动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措施

(一)形成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和建设的相关体系

在各中职学校形成规范社团管理办法,通过建立中职学校“中职学校明星社团”和“中职学校创明星社团”的评比表彰机制,使一批优秀社团脱颖而出,进一步促进中职学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中职学校社团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办法,与中职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相应环节有机结合,将社团建设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

(二)加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社团的投入

要对中职学校明星社团和创明星社团直接予以重点扶持,每年投入固定的经费,中职学校也应对学生社团加强投入,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指导老师聘请方面为社团创造条件,开方便之门,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协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积极为社团创造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开拓社团之间交流、社团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利用社团相互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出跨校际联合活动,促进社团发展;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达到最后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