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优质教案_0
2025-09-29 04:24:10 责编:小OO
文档
教师公开课教案

科目班级805性质
课题简谈《红星照耀中国》艺术特色课型复习课开课

时间

2018.1.2
教学

目的

知识与水平:结合作品中的文段,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听课

人数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难点: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2、完成《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练习的第(一)、(二)、(五)篇。

1、导入

《红星照耀中国》诞生之时,曾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红色中,时至今日,书中所记载的人物和故事仍闪烁着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光辉。八十年来,《红星照耀中国》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魅力从未衰减,今天,让我们再次拿起这本书,一起探寻作品的魅力。

二、回顾

1、完成《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练习P88“作品常识”第1、2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纪实性作品,为了躲避的审查,又译名为《西行漫记》。作者为了写成此书,冲破了严密的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陕甘宁边区实行实地采访,成为第一个进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

2、文体知识

(课本P65 “读书方法指导”)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

三、自主阅读

活动一

1、快速跳读以下篇章的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经典作品是如何体现客观真实这个特点的?

第四篇《一个党员的由来》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四章《游击战术》

【明确】:作者在记录受访者、彭德怀的历程时,将受访者大段大段的原话忠实地记录下来,没有作者个人主观情感的介入。这体现了纪实作品客观真实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求真敬业的精神。

2、交流并修改“阅读练习第(五)篇第3题”的答案。

题干:3.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一篇?该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个党员的的由来》这个篇;在这个篇里面,没有作者个人主观情感的介入。作者仅仅将受访者的大段大段的原话忠实地记录下来,这体现了纪实作品客观真实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求真敬业的精神。

活动二

1936年,带着他当时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根据地。

1、看目录,回忆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一章《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的内容,说说作者在作品的开篇罗列的一系列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这个系列问题设置悬念,以替读者解开谜底的方式叙述,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这些问题为下文作者的采访奠定了基础,作者的采访就是围绕这个系列问题展开。

2、修改“阅读练习第(一)篇第4题”的答案。

题干:4.作者在作品的开篇中罗列的一系列问题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作者以这个系列问题设置悬念,以替读者解开谜底的方式叙述,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这些问题为下文作者的采访奠定了基础,作者的采访就是围绕这个系列问题展开。

3、快速翻阅作品,查找下列文段,联系下文,讨论:作品的结构有何特点?

第三篇《在保安》第五章《红军剧社》最后一段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一章《“真正的”红军》最后一段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五章《红军战士的生活》最后一段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三章《实践中的统一战线》最后一段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二章《保安的生活》最后一段

【明确】:作者借鉴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结构,以一章集中写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有时在一章结束时,用类似“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方式引入下一章,环环相扣。

活动三

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生动鲜活、饱满自然。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1、交流“阅读练习第(二)篇第3题”的答案。

题干:3.试分析作者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周恩来的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①使用外貌描写来彰显周恩来独特而吸引人的气质;②将作者心中的“狂热分子”与眼前“安详”、“深思熟虑”的周恩来实行对比,突出周恩来温和的性格特点;③通过乡间漫步这个细节描写来塑造周恩来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形象。

2、阅读相关章节,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主要人物

相关章节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贺龙《贺龙二三事》勇敢无畏、谨慎、同情穷人、口才好、急躁、谦虚侧面描写
彭德怀《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愉快爱笑、身体极为健康、谈话举止开门见山、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笑、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活泼、精力过人、顽强不屈、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性格刚烈、不向恶势力低头、杰出的军事家对比、

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对话

徐海东《红色窑工徐海东》阶级意识很强、大胆无畏、真诚善良、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英勇善战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对话

四、总结

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期间,他保持着严肃的新闻态度和强烈的追问意识,加上本身娴熟的文字功底以及深切的人文情怀,让《红星照耀中国》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还具有极大的文学品质。在战争年代的大历史背景下,能细致地关切到人的个性、经历、命运,这也是《红星照耀中国》能够感动万千读者的一个原因。

五、作业

完成阅读练习第(四)、(八)、(十一)篇。

【附板书】:

《红星照耀中国》艺术特色

纪实作品,客观真实

结构独特,善设悬念

塑造人物,多种手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