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 | 班级 | 805 | 性质 | ||||
| 课题 | 简谈《红星照耀中国》艺术特色 | 课型 | 复习课 | 开课 时间 | 2018.1.2 | ||
| 教学 目的 | 知识与水平:结合作品中的文段,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 听课 人数 | |||||
| 教具 准备 | 多媒体 |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难点: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 ||||||
| 教 学 过 程 | 课前准备: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2、完成《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练习的第(一)、(二)、(五)篇。 1、导入 《红星照耀中国》诞生之时,曾激励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红色中,时至今日,书中所记载的人物和故事仍闪烁着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光辉。八十年来,《红星照耀中国》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阅读,它的魅力从未衰减,今天,让我们再次拿起这本书,一起探寻作品的魅力。 二、回顾 1、完成《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练习P88“作品常识”第1、2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纪实性作品,为了躲避的审查,又译名为《西行漫记》。作者为了写成此书,冲破了严密的封锁,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陕甘宁边区实行实地采访,成为第一个进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 2、文体知识 (课本P65 “读书方法指导”)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 三、自主阅读 活动一 1、快速跳读以下篇章的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经典作品是如何体现客观真实这个特点的? 第四篇《一个党员的由来》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四章《游击战术》 【明确】:作者在记录受访者、彭德怀的历程时,将受访者大段大段的原话忠实地记录下来,没有作者个人主观情感的介入。这体现了纪实作品客观真实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求真敬业的精神。 2、交流并修改“阅读练习第(五)篇第3题”的答案。 题干:3.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一篇?该篇在写作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个党员的的由来》这个篇;在这个篇里面,没有作者个人主观情感的介入。作者仅仅将受访者的大段大段的原话忠实地记录下来,这体现了纪实作品客观真实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求真敬业的精神。 活动二 1936年,带着他当时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根据地。 1、看目录,回忆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一章《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的内容,说说作者在作品的开篇罗列的一系列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这个系列问题设置悬念,以替读者解开谜底的方式叙述,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这些问题为下文作者的采访奠定了基础,作者的采访就是围绕这个系列问题展开。 2、修改“阅读练习第(一)篇第4题”的答案。 题干:4.作者在作品的开篇中罗列的一系列问题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作者以这个系列问题设置悬念,以替读者解开谜底的方式叙述,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这些问题为下文作者的采访奠定了基础,作者的采访就是围绕这个系列问题展开。 3、快速翻阅作品,查找下列文段,联系下文,讨论:作品的结构有何特点? 第三篇《在保安》第五章《红军剧社》最后一段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一章《“真正的”红军》最后一段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五章《红军战士的生活》最后一段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三章《实践中的统一战线》最后一段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二章《保安的生活》最后一段 【明确】:作者借鉴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结构,以一章集中写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有时在一章结束时,用类似“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方式引入下一章,环环相扣。 活动三 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生动鲜活、饱满自然。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1、交流“阅读练习第(二)篇第3题”的答案。 题干:3.试分析作者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周恩来的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①使用外貌描写来彰显周恩来独特而吸引人的气质;②将作者心中的“狂热分子”与眼前“安详”、“深思熟虑”的周恩来实行对比,突出周恩来温和的性格特点;③通过乡间漫步这个细节描写来塑造周恩来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形象。 2、阅读相关章节,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主要人物 | 相关章节 | 人物形象 | 描写方法 | |||
| 贺龙 | 《贺龙二三事》 | 勇敢无畏、谨慎、同情穷人、口才好、急躁、谦虚 | 侧面描写 | ||||
| 彭德怀 |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 愉快爱笑、身体极为健康、谈话举止开门见山、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笑、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活泼、精力过人、顽强不屈、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性格刚烈、不向恶势力低头、杰出的军事家 | 对比、 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对话 | ||||
| 徐海东 | 《红色窑工徐海东》 | 阶级意识很强、大胆无畏、真诚善良、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英勇善战 |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对话 | ||||
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期间,他保持着严肃的新闻态度和强烈的追问意识,加上本身娴熟的文字功底以及深切的人文情怀,让《红星照耀中国》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还具有极大的文学品质。在战争年代的大历史背景下,能细致地关切到人的个性、经历、命运,这也是《红星照耀中国》能够感动万千读者的一个原因。
五、作业
完成阅读练习第(四)、(八)、(十一)篇。
【附板书】:
《红星照耀中国》艺术特色
纪实作品,客观真实
结构独特,善设悬念
| 塑造人物,多种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