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提升网络引导能力
2025-09-29 04:22:05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提升网络引导能力

近年来,“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大量的事实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形成,进而影响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加强网络引导,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各级、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由“屏蔽”向“疏导”转变

  目前,诸暨市有网站百余家,各类网站论坛800多家。其中较活跃有影响的论坛10余家,日平均发帖跟帖8000余条,点击量在45万左右。自去年10月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以来,诸暨积极搭建网络舆情信息平台,实施网络问政工程,进一步完善统筹协作、应对处置、综合监管、绩效考评等四大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及时回应和积极引导,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实现了网络管理由“屏蔽”向“疏导”的转变。

  提升监管水平,实施网络引导。一是建立激励制度。在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论坛管理员队伍和网络新闻发言人三支队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网络工作人员表彰奖励机制,实行舆情信息收集队伍管理考核和网络论坛回复考核,进一步调动网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定期对舆情收集、发帖评帖,以及问题回帖情况进行汇总、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二是提升业务水平。经常组织高院的专家教授,就“提高执政能力与网上新闻发布”、“如何面对网络媒体和公众”、“突发事件新闻危机中的网络媒体应对”等内容,对网络评论员队伍、论坛管理员队伍和网络新闻发言人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网络应对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加强互联网建设,推进网络引导。一是做强主流网站。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好诸暨网、诸暨网等主流网站,把诸暨网列入新闻单位业务考核范畴,定级奖励、定量考核、定期督查。进一步强化其权威信息发布、解读功能,充分发挥其作为党和国家方针宣传主渠道的作用。二是扶持民间网站。大力扶持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民间主流网站,建立以主流新闻网站为龙头,以民间主流网站为阵地的网络管理格局。通过评选奖励,座谈会、网友联谊活动等形式,加强合作交流,增强引导合力。三是强化正面宣传。积极利用网络媒体海量、即时、互动等优势,以专题报道形式,大力宣传“6+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城市建设等中心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鼓劲造势。四是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加强与《诸暨日报》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在报网互动中提升主题宣传影响力。如在诸暨网专门开设有“跑帖记者”,针对“交通陋习”、“健康讲座”之名推销产品等网上“热门”话题,在《诸暨日报》上进行了整版篇幅的报道,收效明显。

  疏导网络舆情,提升网络引导。一是编发舆情信息。对网上热点特别是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并采用《互联网舆情专报》、《互联网舆情摘报》的形式及时上报,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网民的社情。同时,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分析舆情走向,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对涉及镇乡、街道或部门的舆情信息,则以《网上舆情抄告单》形式送达相应镇街、部门及信访局。二是打造网络议政平台。一方面在网上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让市民能够了解诸暨大事和法规;另一方面开设“信箱”、“网上举报平台”等栏目,接受网民对部门的监督。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与网民对话视频直播活动。此外,还尝试“微博”,对阶段性热点开展讨论。三是引导社会热点。本着问计于民、借力于民、置身于民的原则,对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重点项目等举行网上在线发布活动,为网民解疑答惑,接受网民咨询。如枫桥、店口等镇的粮食丰收,却因天气连日阴雨遭遇晒谷难的情况,种粮大户们在“诸暨网”发帖后,市互联网管理中心立刻就此事对相关部门发出了《网上舆情抄告单》。随后,市农业局、粮食局等部门立刻展开行动,组织农技专家,并调集大型烘干设备上门为农户服务。

  进一步加强网络引导

  抓思想认识,强化网络引导的管理能力。要充分认识网络引导的重要性。网络引导是大势所趋,通过网络这个载体,可以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也使领导干部可更全面、快捷地获取信息。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到经常上网,认真听取网友的意见建议,学会动用互联网了解舆情、推动工作。要客观认识网络引导的多面性。在相对虚拟、隐秘的互联网上,很多人平时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与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各级面前,这些海量、及时、真实的网络原生态信息,有真实、理性的一面,也有虚假、盲动的一面,对此,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区别对待。

  抓重点内容,提高网络引导的工作效能。网络引导涉及面广,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市中心工作、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工作,注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关注热点,追求效应最大化。在网络引导上要重点突出三方面:一是问趋势。绝大多数网民是正直无私的,他们能够判别基本的是与非、对与错、忠与奸、善与恶。因此,网民的意见倾向是非常重要的。各级要充分利用网络征求意见建议,掌握变化趋势,并作为决策的着力点。二是求民间观点。各级领导都要舍得花时间在网上吸取精华,各网络媒体也要尽可能地把精华文字推荐给各级领导,做到不徇私、不唯我。三是汲案例教训。近年来,网上反映各级不作为、乱作为的帖子越来越多,这些帖子提醒了我们民众反感什么、厌恶什么,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因此,适时组织干部学习网络文章、适时用网上的案例警醒干部,是网络引导的又一重要内容。

  抓工作落实,实现网上网下的长期有效结合。一要回复网民制度化。进一步加大对网民有效留言的收集、督促落实和网上回复力度,明确专人,落实责任,规范受理、回复、跟踪等程序,使网络成为群众与、互动的重要平台。二要解决问题常态化。领导干部既要“上网访”,更要善于“下网解民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网络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现实工作渠道加以研究解决。尤其要解决网民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要收集舆情日常化。网络舆情信息渠道很多,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机制,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看、收集、研判、引导、报送、会商、反馈等工作。

  抓长效管理,推进网络引导的规范有序开展。网络引导本身只是一种形式,其内核在于的工作效能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开放的视野、平等的心态、法治的理念对待网络,从而推助网络引导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要完善网络法治秩序。进一步加强构建互联网法治机制;增强“网络社区”的道德约束,实行“注册参与”,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坚决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犯罪活动。对一些过激的误导公众的言论,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实行必要的管制。要加强网络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市内各网络管理部门的整合,形成网管、网宣、网警等多部门合作机制,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结构;同时加强与各地市网络管理部门的联系,形成定期通报、定期反馈制度,扩大网络管理的半径,形成网络“一盘棋”的整体监管效应。要深化网络文明创建。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加强对网络版主、网络编辑等管理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引导,规范置顶、加精等网络推动行为。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化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提高上网素质,保持网络的纯洁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