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外作业的创新设计
2025-09-29 04:20:44 责编:小OO
文档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外作业的创新设计

发表时间:2013-01-15T10:39:13.79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月总第72期供稿作者:戴晓春[导读] 早在三千年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它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及时巩固消化。

戴晓春浙江省瑞安市滨江中学3252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方法大大禁锢了学生发展的空间,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大胆的创新,让其与时俱进。本文拟根据个人的一些学习、思考,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在新课标下如何有针对性地、适量地、分层次地布置中学英语课外作业,让其形式丰富多样,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其中,致力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关键词:新课标英语课外作业形式

早在三千年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它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布置学生作业就是最好的形式。而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格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这些多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任务”,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作业观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凸显新课程理念,加强作业改革,赋予作业新的生命,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那么如何设计英语课外作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呢?这需要我们共同探究,大胆地创新与实践。本文试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浅谈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形式。

一、课外作业布置的原则

新课标下英语作业的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变以往的知识传授者为策划者,并以“提导纲要”、教材教学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选准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心理学表明,人的精力集中是有一定时间的,超过了这一限度,注意力易分散,工作效率低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控制多种制约因素,注意技巧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确保师生花费最少的时间而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条原则:

1、针对性。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或巩固教学目标。因此在学完某个功能项目或某个话题的对话或课文后,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和布置相关的作业,从而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如在学了“购物”的对话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补全对话,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他们感兴趣的购物对话。

2、适量性。在提倡减负的今天,课外作业必须抓“质”减“量”,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新的《课程计划》对课外作业量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初中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每科15分钟左右)。因此,更要求教师给的作业“少而精”。每一道练习题都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并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而不是进行“题海”战术。

3、层次性。受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会出现分化现象。因此,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但同时也要有目标性,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层次)与知识层次(“四会”层次)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作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要保证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做得了。如学了餐桌上的对话后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家里人或是朋友的饮食爱好,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调查结果。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对话表演的形式,而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达到制定的目标,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英语课外作业的形式

英语课外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张扬。在新课标的推动下,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理念。把它应用到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领域之中,尤其是口语作业中,同样能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1.以贴近生活为主的实践作业。新课标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进行自然、真实的语言交流,做中学,学中用。让学生在生活中完成英语作业,让英语生动起来,这也是我设计这类作业的初衷。实践证明初一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这类活动较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1)设计制作型。①制作名片。学生在初一入学时刚进入一所新的学校,彼此互不认识,在学完unit I“Nice to meet you”后,我让每一位学生制作一张个性化的英语名片,名片上有Name、Address、Telephone Number、E-mail等,结果学生们设计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作业。②制作请柬。Unit 12“Come to my party”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结交新朋友的方式,课后教师可设计制作邀请别人来参加自己的晚会的请柬。③设计英文报纸。这项作业在各个阶段都可布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在不同阶段编写英文报纸看到自己的长足进步,其意义不言而喻。我在班上让每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周出版一期英语班报,其中“热点新闻”、“真我风采”等版面让学生进行英语漫画、手工、英语作文等创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才艺的空间,并在家长会时进行展览,而后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另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制订阅览室规则、给肯德基写招聘广告、制订菜单、设计明信片、给章子怡设计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服装、给写封信谈环保等作业。

(2)调查分析型。①分析型。在“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单元学完后,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瑞安的交通状况如何?哪种交通工具是最便利的?”笔者把他们分为“bus, train和taxi”三大组,由于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份作业唤起了很多学生的参与意识,他们打电话或上网查询机场航班,买来火车时刻表查找,甚至有学生在周末等候在公交车站,数出上下乘客数,然后乘以全天班次,算出了每天的客流量。虽然他们的分析显得稚嫩,却不失细致,既运用了语言,又学会了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②记录型。例如在学习完“What’s the weather like”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份记录表,让学生观察瑞安一周的天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活,观察了自然,并从记录中感知到:当北方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时,瑞安却仍然温暖如春,进而更加热爱瑞安,热爱家乡。

2.以启发诱导为主的表演展示型作业。新《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语言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表演活动”,这也正是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贯彻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原则。

(1)边找边学。刚入学的学生求知欲旺、好奇心强,我常布置学生课后去摘抄瑞安随处可见的英文广告、标牌。学生们高兴地从洗衣机上找到了Little swan,在家中洗手液上找到了“Blue moon”等。当有一天一名学生告诉我他发现大酒店的“park”(停车处)错写成“pork”,准备向酒店方提出时,我大大表扬了他。这种无意的发现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促使他们认识到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由间接兴趣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动力。

(2)边演边学。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初中学生表演欲旺盛的特点,在学完“Mid-autumn Festival”单元后,笔者借一名学生过生日之机,组织班里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型自助餐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介绍水果沙拉的制作,并当堂示范。那一天学生边享用美食边了解了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气氛相当热烈。

3.创新类的探究作业。在学完“Haveatrip”一课后,我告诉学生暑假我们学校要组织老师参加旅游活动,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的风土人情、气候等,第二天在课堂上用英语汇报他们查找的情况。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查阅、整理资料,完成了课题。课上,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这种作业既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外作业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否则学生会厌烦、逃避,结果适得其反。

2.布置的作业要使学生力所能及,难度适中。

3.掌握好频率。从笔者的实践来看,以一个Unit布置一次此类作业为宜,一方面这是一个完整的话题,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设计一些新鲜的、有活力的创意作业,在巩固课堂学习的同时又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教师再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展示,那么学生就会非常乐意做英语作业,你说呢?参考文献

[1]鲁子问 “任务型教学的课堂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3]宁新婷《谈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山东教育》,2002年,第12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