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2025-09-29 04:22:28 责编:小OO
文档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洋潭学校 吴昌健

案例:在初二学年,我班的刘讯同学,他是一名上课特别好动、经常旷课、不听从管理,晚上外出玩,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管不了他。一次上物理课,他在课堂上搞小动作、讲话严重影响了科任老师上课的情绪,下课后,科任老师叫他到办公室,他不以为然,不理会科任老师。班主任出面了,到教室找到他,叫他到办公室,他的态度也非常不友好,怀着仇视的眼光看了一眼班主任并大声说:“干什么啊!我违法了嘛?”我说:“找你有点事,过来一下。”到办公室后我生气并严厉问他:“你刚才上物理课时做什么了,科任老师非常不高兴。”他冷笑着说:“我能做什么哦!我怎么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管我屁事啊!”话音一落,科任老师安奈不住了,一肚子的火气爆发了。非常生气地说:“没做什么啊!还有理了,上课一节课没安静一分钟,不是讲话,就是搞来搞去,和前面的同学说了又和后面的同学说。老师提醒你多少次,听到了吗?还把老师放在眼里吗、像是在读书的嘛!”听了科任老师的批评,他也非常不服气,一脸充满敌意的面孔对着科任老师说:“不就是说了几句话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两人较起劲来了。办公室吵了起来。我及时打断他们俩的对话。叫他们先静下来,过了几分钟。我说:“刘讯,你先回教室上课,下节课不要讲话了哦!”。学生走后。和科任老师聊了起来,并好好地安抚了科任老师的情绪。

分析:初二的学生,逆反心理表现较为明显。若在当时的场景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或是教育。不但起不到教育,反而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样的话再想去与他沟通或教育,难度就会加大。所以,还不如先让学生回教室上课。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学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还是其他原因。研究一下教育对策。

1.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是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是公认的。上课搞些小动作、讲些小话是正常不过的了。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已是家常便饭了,也就不怕老师批评。甚至有时心情不好还敢与老师顶几句,巴不得学校把我劝退。这样就可以胜利逃过家长关了,也就不怕家长天天追着上学了。

2.从教师角度思考:教师看待差生或纪律后进生时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老师的眼里,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就是差生,是不可救药的问题生。打心眼里认为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将来也不会有很大出息。在这种思维的驱使下,对这样的学生违纪是特别敏感的。处理的方式方法往往也是很简单的,先劈头盖脸的大骂一顿,再给他讲一大堆的大道理。暂时会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长久。

3.从批评学生艺术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违纪,特别是顶撞科任老师的学生,班主任的教育态度必须是严厉的并且立场鲜明。维护科任老师的尊严是必要的,但是过于明显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接下来几天,我没有针对这件事情当一回事了。也没有直接找刘讯谈话说道理。而是静静地观察刘讯的一举一动。发现在那几天里上课异常的安分,不再讲话,也没有搞小动作影响他人上课了。

通过这事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沉默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效果。因为像这样的学生,调皮、好动已是他的习性,被老师批评、听老师讲大道理对他来说已经有了免疫力。说教多了,他也听烦了。所以起的作用不大。同时,对于这样的学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该多观察,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并有意识地给予心理的疏导,防止心理变态。进而可能产生对教育、社会的仇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