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读《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有感
2025-09-29 04:21:20 责编:小OO
文档
读《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有感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是一本我最喜欢的专业书。我感受到安吉的游戏场所和自由自主的真游戏状态,充分感受到儿童在安吉游戏中的喜悦。精读后,我们会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也让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他的眼睛,使他能看;他的嘴,使他能谈;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他的时间,使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以后工作中也要做到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我对师幼关系、儿童的学习和教师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要学习安吉游戏中教师观察、倾听、对话幼儿的专业素养,要回归真游戏、真教研、真教育。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的真谛。我们也要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反思,不断地研讨,不断地探究,最大程度地发挥安吉游戏的教育理念价值与作用。

提到“真游戏”和“假游戏”区别,我们从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令人惊叹的能力、智慧是我们之前看不到的。我在书本中看到了安吉孩子的喜悦、投入、冒险……回忆我们童年难忘的游戏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没有人干预、大多发生在户外、自己和伙伴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些真诚朴实的游戏回忆让我们逐渐感悟到真游戏的价值。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速度,通过这本书或多或少地得到一些答案,儿童,成就儿童,让孩子享受他们该有的童年乐趣。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要学会尊重孩子,站在孩子身后观察孩子。我们坚信开展自主游戏会让孩子玩得开心!

把游戏还给孩子—读《放手游戏发现儿童》有感

《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这本书通过丰富的环境、材料及游戏图片,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自然野趣的游戏场地和儿童自由自主的真游戏状态,充分感受到儿童在游戏中的喜悦。这些画面和案例,让我对“安吉游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学会放手

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真正实现“把游戏还给儿童”,让儿童在“真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与发展,除了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保障充足的游戏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游戏中教师要学会放手。

1.放手是对儿童的尊重。“把游戏还给儿童”是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儿童年龄特点和天性需求,理解儿童行为背后隐藏的学习价值和发展意义,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是好奇、积极、主动的个体,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本来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境界。

2.放手是对儿童的信任。“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这是“安吉游戏”对教师的要求。看到儿童们开心游戏的画面,我们想起小时候疯狂玩耍,没有父母的叮嘱,没有老师保护的双手,只有我们任性、大胆地去泥中、水中、沙中去施展我们的拳脚功夫和想象力,甚是开心!

二、学会真观察

安吉游戏里,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观察和发现。他们不需要教会儿童如何玩或者介入儿童之见,只需要站在边上看着儿童。教师全神贯注地看儿童在游戏中做什么,去聆听儿童在游戏中说什么。打开心灵去观察儿童,放下自己的主观,带着好奇和尊重去发现和欣赏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

安吉游戏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喜,更多的是思考。相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学习安吉游戏的精髓——学会放手、善于观察。为儿童创造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让他们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放手游戏拥抱童真—《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读书感悟

读了《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这本书,我领悟许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练习语言表达、发展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使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更会玩”放手让孩子去游戏,千万不要把孩子束缚成“呆鸭子”!现在父母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很早就教孩子认字、数数、背唐诗,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将孩子送往少儿英语学习。早期教育的确值得重视,但是许多家长不懂科学的教育方法,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这种超前教育的结果会让孩子变成撑得饱饱的呆鸭子!更严重的是,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苦差事”对学习产生厌倦!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游戏能力更强,它可以将一块积木当成饭碗、当成照相机,也可以在玩“在集市”游戏中设计出各种具体的买卖情节来。在表演故事过程中创编出新的故事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更有耐心,更能集中注意力。游戏对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技能和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引导作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教孩子。”由于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其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游戏正是符合了以上特点,被幼儿接受和喜爱,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游戏,自主游戏又使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需要的满足又带来了快乐,所以孩子能在自主游戏中快乐成长!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