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最新少先队活动课优秀案例 3篇
2025-09-29 04:24:42 责编:小OO
文档
  一、活动背景

  针对我市正在创立国家文明卫生城市,人人参加这一活动的思想理念之下,创立工作力度大,问题难这一现状之下,为此学校根据学生的现状,从学生形成陋习的根本原因出发,结合学生目前的现状和思想实际,我班决定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

  文明礼仪伴我行

  三、活动目标

  1、使队员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队员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礼仪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四、活动准备

  节目排练

  五、活动形式

  小品、歌谣、三句半、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一)报告人数

  (二)出旗

  (三)唱队歌

  主持人1:尊敬的老师!

  主持人2: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好!

  主持人1:在这桂花飘香,秋风送爽的时节,个个神采飞扬,我们中队的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中,争做文明礼貌好学生,表现的非常出色.围绕这个主题,我们精心准备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中队会.

  主持人2:下面我宣布,二(3)班“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二、文明礼仪小知识

  主持人2:中国古代礼仪标准的不断开展,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

  主持人1:现在我来考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吗

  (你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主持人2:我还要考考大家,你们还知道哪些礼仪仪表用语呢(微笑,鞠躬,握手,鼓掌)

  队员进行文明用语表演.

  主持人1:不错,正是这些礼貌用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分外甜美.

  三、小品文明礼仪多重要

  主持人2:礼貌用语这么重要,那么要是丢了的话,会怎么样呢请看小品文明礼仪多重要.

  主持人1:看了这个小品,我想大家都有很多想法,请大家来说说你的看法.

  队员说体会和感受,并结合实际生活的事例来说.

  主持人2:大家说得真好,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都会说一声: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把文明的风吹向每一个人.

  四、讲解小学生行为标准

  主持人2:我们身边有许多文明礼仪好少年,下面请队员们来说一说谁是你心中的文明好少年.他有哪些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五、三句半做文明好少年

  队员交流:朋友们,看了刚刚的表演,你想说点什么

  六、礼貌诗朗诵

  主持人2: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礼貌用语挂嘴边,微笑面对我们大家.请欣赏礼貌诗朗诵.

  主持人1: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相待的人们喜悦.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队员.下面 请欣赏快板假设

  主持人2:下面请我们班亲爱的辅导员老师讲话.大家欢送!

  辅导员:亲爱的同学们,文明礼貌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礼仪传统.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生根、开花、结果,那么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让我们真正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老师希望每一个队员要按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中的要求严格标准自己的言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我们把文明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谢谢大家!

  七、集体表演

  主持人1:最后,让我们一起表演拍手歌来结束今天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中队会.

  文明礼仪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礼仪排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之间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文明用语说得欢.

  你拍四,我拍四,关心集体做好事.

  你拍五,我拍五,同学之间不动武.

  你拍六,我拍六,勤劳节俭争优秀.

  你拍七,我拍七,老实守信心间记.

  你拍八,我拍八,言谈举止要文雅.

  你拍九,我拍九,遵守纪律要长久.

  你拍十,我拍十,争当礼仪小卫士.

  结束局部

  (一)呼号

  (二)退旗

  主持人1和主持人2:“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中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七、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一局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全体师生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2.认真组织.严格按照活动要求组织实施,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活动.

  3.务求实效.做到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务求实效,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八、活动反思

  这次主题班会总的来说是开得比拟成功的.这次的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情景剧、快板、小品、故事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学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一些熟悉的礼貌用语,也能根据一定的场景正确地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学生觉得主题班会的形式很好,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连平时从不发言的学生也抢着说,抢着演,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后的一段时间,学生也能把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文明之花开遍班级.

  当然,也有小局部学生自觉性不够,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一旦没有提醒,他们就会忘记,尤其是在上放学路上,不能主动向老师问早、问好.同学之间没能礼貌相让、使用礼貌用语.其实要真正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班级、开遍校园,不能只靠一节班队课的,而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抓不懈.

  家乡调查与社会实践作为少先队活动的有机组成局部,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武汉是一个的古老的文化名城,虽然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但很多学生却并不了解家乡的文化。正值电视台热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之际,我中队积极开展舌尖上的武汉活动,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信息,学会与人交往,在课外学习活动的配合中,学知识、长能力。

  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参观、考察等,了解家乡特色小吃的有关知识,引发孩子的积极思考。

  2、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关注家乡的饮食文化,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1、活动准备 ,分工合作。

  2、走进家乡,实地调查。

  3、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4、撰写家乡特色小吃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分享交流。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教师讲解此次活动的意义。

  二、学生讨论、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

  三、自由分组,确定调查内容和地点,设计调查表。

  四、明确分工与合作的事项。

  第二阶段:走进家乡,实地调查

  活动目的:了解家乡,并对家乡的特色小吃进行调查、采访,激发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和利用资料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

  活动步骤:

  一、组织学生走进超市、生活区,特色小吃街,让学生分组分范围进行实地调查,采访,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从中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文化经济等。每一组的成员做好记录,并拍摄下整个过程。

  二、汇总材料,准备汇报。各小组同学对本组的材料进行整理,汇总,想出汇报的形式,例如:编写儿歌,制作幻灯片,绘制手抄报等。

  (本阶段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教师要特别关注某些“弱势群体〞,要为学生创造获取资料的时机,教给他们搜集资料的方法:如询问老一辈的人、上网查询、 图书馆查询等。)

  第三阶段: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1、讲一个你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细节,交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

  2、对活动中新生成的问题相互交流,共同出谋划策。

  3、分组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做好记录。师生交流评价,对个人或小组创作的成果进行点评,促进改良和完善,选出优胜组。

  (在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个个挫折,生成一个个新的问题,从而产生一个个新的需要。教师应适时辅导,并给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鼓励和刺激,使他们不断迸发出自主、创造的火花。)

  第四阶段:撰写家乡特色小吃社会综合实践报告

  1、 教师出示实践报告的范例,和学生共同分析实践报告的写法。

  2、 各小组讨论,交流写法。

  3、 共同撰写家乡特色小吃社会综合实践报告

  (此环节从反思中,从共享中,从交流中,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课程建设回归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课改的必然趋势。

  当前的小学生喜欢“宅〞在家里,对社会生活缺乏必要的了解。本活动让他们走出学校,走出家庭,去关注家乡,从而关注社会,在调查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能力。

  舌尖上的武汉――探访湖北名菜“排骨藕汤〞

  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 六(2)中队 徐好

  一、工程背景:

  我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伢〞,也是一名美食爱好者,十分热爱湖北的特色名菜“排骨藕汤〞。今年,一个介绍中国美食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吸引了很多人,我也津津有味地看了。然而这部纪录片中对于湖北名菜“排骨藕汤〞的介绍却不多(仅占一集的1/6左右),令我觉得很不过瘾。而到了学校一问,很多同学因为学习繁忙,还没有看过这部片子呢!于是,一个念头不禁在我心里滋生:既然我这么热爱美食,又对“排骨藕汤〞的做法和来由很感兴趣,那么何不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走访的方式,也做出一篇纪录报告,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舌尖上的武汉――排骨藕汤〞呢

  经过一学期紧张的学习,2021年1月份,盼望已久的寒假终于来了!在这个假期里,我先后到“百步亭花园酒店〞、“艳阳天天酒店〞、“潘家大院酒店〞、路边煨汤馆等地进行了走访(前提是在那里大吃一顿);然而又利用春节回黄冈老家过年的时机,“采访〞了我的爷爷、奶奶、堂爷爷等人,还跟随堂伯父一起到乡下藕塘去挖了藕!

  由此,我的实践活动――探访湖北名菜“排骨藕汤〞正式拉开序幕!

  二、工程名称:

  舌尖上的武汉――探访湖北名菜“排骨藕汤〞

  三、执行时间:

  2021年1―3月

  四、执行方式:

  1、撰写报告提纲,拟定采访问题

  2、到酒店、餐馆试吃并采访

  3、到乡下走访,亲自到藕塘参与挖藕

  4、上网、到图书馆收集资料

  5、最终编撰成文

  五、报告正文

  第一章 排骨藕汤的由来和历史

  湖北人爱喝汤,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而清甜、甘爽的莲藕又是“千湖之省〞――湖北几千年来固有的特产。百步亭花园酒店的一位师傅告诉我:在武汉,再穷的人家,除非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否那么每个月煨一次藕汤是少不了的。只要说起“藕汤〞,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排骨藕汤,只不过物资贫瘠的岁月里,富裕点的人家用筒子骨和排骨,日子紧巴的人家用肥肉或是猪蹄、内脏之类的。

  对于湖北人来说,排骨藕汤代表的就是家乡的味道,更有着浓浓的年节气息。上世纪,人们为了在年前买到排骨,往往要整晚排队,而排了一整夜买到的排骨,那么一定是用来煨藕汤,可见藕汤对于湖北人来说是何等重要。过年时大家轮着走亲戚,不管去哪家,要是没喝到藕汤,那肯定是不够味的。于是年节期间,好似大家庭开的一个品鉴会,除了尝尝各家做菜的手艺,同样要评论一下哪家的排骨藕汤煨得好,哪家的藕最粉最香。

  第二章 排骨藕汤的主要食材――藕

  一、藕的味道

“粉〞是评价汤里的藕最重要的一个标准,用来熬汤的藕必须要煨得烂,但并不是外形烂在汤里,那可没了卖相。藕的外形还是滚刀块,只是一口咬下去,藕如栗子般很绵软,淀粉质的香味又浓稠。咬一口,藕丝像胡须一样扑向人的面颊,轻轻挠痒痒。

  如果没有买对藕,就算把煨汤的吊子底煨穿了,藕也烂不了。那样的排骨藕汤,藕是藕、肉是肉,完全没有相互融合的香甜,自然不受大家欢送。因此,有经验的主妇,能够一眼就区分出哪些藕适合煨汤,哪些藕只能用来清炒。在武汉的各个菜场上,煨汤的藕又总是比清炒或炸藕夹的藕卖得贵一些。

  二、最好的汤藕叫做“九孔藕〞

  虽然我喝过了几十上百罐味道鲜美的藕汤,但直到这次走访中我才知道:最好的汤藕叫做“九孔藕〞。1月27日,我在老家黄冈,见到了生长在泥塘里的藕。

  站在大约有两个操场那么大的池塘边,满眼却是一片萧条的景象。一些地方是水面,一些地方黄褐色的淤泥上插着一根根稻草色的荷叶梗,它们低垂着腰杆,有些已经烂在泥土里了。塘里看上去是没有生机的,映衬着四周灰色的树干,提醒人们,冬天是万物栖息的季节。

  不过在养藕人的眼里,塘底那淤泥下,可全是宝贝。一位堂伯父告诉我,他一看水面上的荷梗,就能知道哪支荷梗下有莲藕。而且,好的莲藕是那种有着九个孔,并不太粗壮的藕。这种藕煨烂了以后,有种板栗的味道,而它的粉浆那么像鲫鱼汤,又白又浓。

  三、莲藕的一生都是宝

  莲藕的一生,就是我们眼中的一年四季。春末夏初的5、6月份,是莲藕的少年――藕带。它们有手指一般粗,完全没有淀粉,吃起来像清脆的蔬菜,却又有鲜爽的甜味,清炒或者做酸辣藕带都很美味,是我们餐桌上非常珍贵的时令菜。

  到了7、8月份,是莲藕的青年期――莲蓬。脆嫩的莲蓬又甜又香,而且败火解毒,是难得的消夏食品呢!而到了9月初,秋风一起,新藕就可以上市了!这时的藕特别嫩,吃起来比梨还甜。爷爷奶奶说,以前水果匮乏,这新藕就是孩子们最爱生吃的蔬菜,有些农民担着藕到集镇上去卖,走到中午肚里又渴又饿,便从萝筐中抽出一节嫩藕,就着清亮的塘水洗一下,咯吱咯吱嚼起来,既解渴又解饿。

  而到了10月末,秋风越来越凉,莲藕越来越香。在吃腻了滑藕片、拌藕丝、炸藕夹之后,伴随着一年的好收成和春节的来临,那香喷喷、热呼呼的排骨藕汤就端上人们餐桌啦!

  四、煨藕汤的土灶和吊子

  尽管现在很多城里人用高压锅或紫砂煲做藕汤,但是要喝到最正宗最地道的藕汤,还是得到乡下用传统的土灶和砂锅吊子。在爷爷奶奶家,我就享受到了这样的美味。

  乡下土灶很大很深,上面架着一个黑色的大铁锅。爷爷先是下了大铁锅,把装满了排骨和藕的砂锅吊子埋进柴火灰里,然后再装上铁锅,开始往灶里添加棉花杆、稻草等柴火。几个青菜炒完之后,灶里不再放柴火了,而是填些谷壳之类的东西,让火慢慢地闷着,这样过几个小时,厨房里已经香气四溢,把砂锅提出来,哇,真让人馋得流口水呀!

  我还仔细研究并了解了煨汤的吊子。这种吊子与其它砂煲不同,它是尖底的,敲起来声音特别洪亮。听说吊子如果是平底,用久了之后吊子底容易往下陷,尖底的那么不容易变形。在湖北人家中,煨汤还讲究用“老吊子〞,就是用了很多年的器皿,把多年的油气、精华都吃到吊子里之后,煨出的汤格外浓香,也富有感情色彩。

  五、那些辛苦的挖藕人

  如果不是在腊月天里冒着寒风,亲眼看到了挖藕人的辛苦,我想,排骨藕汤在我眼中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解馋的美食。然而,当我看到堂伯父和几位同乡穿着像背带裤一样的胶皮衣,毫不犹豫地跳到刺骨的冷水中,摸呀捞呀,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我才突然觉察,自己吃到口里的每一块藕后面都是辛勤的汗水和艰苦的劳动,因此,我也对每一位劳动者都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当天,一位我并不知道姓名的伯伯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自己一天能挖出6、7百斤莲藕,大概能卖3、4百元钱。为了赶在春节前多挖藕,他放弃了走亲戚和置办年货。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挣够学费与生活费,他满怀希望地说:“你们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六、结束语

  一道美味的排骨藕汤,或许它很普通,不过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品;然而它又不同寻常。通过二十多天的探访、思考,我围绕着这道菜想了很多。既有对家乡武汉更加深切的爱恋,又有对祖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无比钦佩,还有对每一位辛勤奉献的劳动者的崇高敬意。当我把这份报告给同学和朋友们传阅时,我发现,他们的眼睛里也同样闪耀着感动的光辉。排骨藕汤,家乡武汉,美丽祖国,我爱你们!

  在这个世界上,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让他们沐浴爱的同时回馈爱,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算一算“爱有多重〞,当“数学〞遇见德育,以少先队活动的身姿出现,便会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爱的荣耀。

  活动前奏:爱的缺失

  周末,点开中队的VX群,虎妈猫爸们七嘴八舌地聊着。

“我们家熊孩子真不像话,在家像条龙,出门像条虫。〞

“是的,我家孩子在家也从来不帮助做事,像个小皇帝。〞

“同感,我们对他的好,他都觉得理所应当,我也是醉了!〞

  这样的吐槽并不陌生,很多学生的家校表现判假设二人,外面努力向上、家中恃宠而骄,他们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作天经地义,不懂体谅,更不知感恩。

  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作为二年级数学老师兼中队辅导员的我,苦苦思索着。

  母亲节期间,正值学习第五单元“质量〞,我灵机一动,将数学与少先队活动融合,引领学生在“消化〞数学知识的同时奉献自己的爱。

  活动实施:爱的寻觅

  在数学课上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千克〞,“微作业〞新鲜出炉。

  一、微行动:为父母称体重,做细心计量师

  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请你猜一猜,爸爸妈妈的体重是多少

“我爸爸很胖,我猜有100千克。〞

“我妈妈很瘦,差不多50千克。〞

  谁猜对了呢活动升级到实践操作环节,每个学生必须回家给父母称体重并记录,还要根据体重为父母提出合理的生活建议。

  有的学生建议超重的爸爸每天跑步,有的学生建议体重偏轻的妈妈合理饮食……

  对父母的体重由“猜测〞到“验证〞再到“提供建议〞,每一步都凝聚着孩子对父母的贴心和关爱,不但让他们稳固了计量单位的知识,更是拉近了亲子距离,拉开了爱的序幕。

  二、微调查:给食品称重量,做爱心小厨师

  谁知道爸爸妈妈最爱吃什么

  这个问题提出的一刹那,孩子们都傻了,没有人有答案。

  我说:“母亲节快到了,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再去超市或菜场购置,记得在购置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一份健康大餐。〞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上超市、逛菜场、挑物品、称重量、记数据、制作大餐……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平日里,孩子们只是享受美食,从没有参与过美食的制作。让孩子为父母准备一餐美食,除了让他们稳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了解父母的辛苦,触发感恩父母的情怀。

  三、微实践:小队活动大汇总,爱心行动放光辉

  母亲节过后的第一个周一,以小队活动的形式,让队员们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小吴:我觉得这样的数学作业很特别,我很喜欢。爸爸教我用秤称了很多家里的物品,我们全家还竞猜各类物品的重量,我还赢了爸爸两回。

  小姜:我到超市买土豆,回家学做土豆丝给爸爸妈妈吃。厨房很热,油烟机开着很吵,油溅到手上会很疼。开始并不顺利,我弄了很久,还是坚持完成了。爸爸妈妈吃得很开心,我也很快乐。我这才知道做一顿饭有多不容易,我以后不挑食了,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小米:母亲节这天,我为爸爸妈妈做了焦糖鸡蛋布丁。我细心称量每种材料,精心制作。爸爸妈妈可开心了,吃了很多,我也很开心。以后,我有空就要多帮他们做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我的爱。

  各小队活动汇总:

  巴拉巴拉小队以文字、照片、视频、PPT等形式展示调查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呱呱叫小队结合调查结果,对父母的身体健康提出合理建议,并表达了大家的心声——爱美食更爱健康。

  哥斯拉小队号召全体队员自己创作孝心格言,并通过贺卡、小报的形式张贴在显眼处,时刻提醒自己。

  荆棘鸟小队发出建议: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传递孝敬之情。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运用实验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制定方案——进行实践——得出结论〞进行汇总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体验的是学习数学的乐趣,增长的是数学实践探究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总结:爱的深华

  第五单元“质量〞的学习结束了,孩子们“爱〞的作品也都完美地呈现出来了。

  孩子们“爱的行动〞带给爸爸妈妈的是震撼和感动,家长们品尝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精美食品,感受着孩子们纯纯的爱,纷纷在VX群中表达自己的幸福和感动!

  一位家长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分享欣喜之情:

  一饭一羹不容易,

  一步一摔向前走,

  一惊一喜伴你行。

  爱有多重

  满意可知!

  活动尾声:爱的延续

  孩子们,我们用秤称出了物体的重量,能不能称一称父母的爱到底有多重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答复。

“爸爸妈妈的爱有整个宇宙那么重。〞

“爸爸妈妈的爱就像大海一样重。〞

“爸爸妈的爱是无法称出来的!〞

  是的,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是无法称量出来的。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让我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多多献上我们的爱!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