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货币银行学的简答论述题
2025-09-29 04:23:21 责编:小OO
文档


七、论述题(15分) 

1、  试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试分析货币各种工具的效果。你认为现阶段我国应如何选用货币工具? 

3、  试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主要措施 

4、  试论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 

二、论述题 

1、要点:(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达为: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和副作用。 

      (2)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 

        (3)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这四条途径来实现的。 

        (4)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运作不善使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将导致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而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破坏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 

        (5)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2、要点:(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一般性的货币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猛烈的工具,一般不轻易变动;再贴现主要是告示效应,表明意向,但对于信贷扩张和紧缩的调节力量较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于操纵,效果也比较直接。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发达的证券市场。三者需配合使用。 

        (2)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的工具称为选择性的货币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各有其具体作用。 

        (3)其他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信用控制,如规定存贷款利率的最高限,实施信用配额,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以及其它直接干预措施。这些工具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另一类是间接信用指导,如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这些工具虽无法律效力,但由于银行的目的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总体上的一致性,所以在实际中这种做法的作用非常巨大。 

        (4)我国现阶段应大力推动货币工具由直接为主向间接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工具有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应日趋淡化直接工具的影响,逐步强化间接工具的作用。1998年初,我国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向间接金融迈出了重要一步。 

3、要点: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通常要用国际收支平衡表表示。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只是形式上的平衡,实际上各国的国际收支常常处于失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