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护理论文
2025-09-29 04:23:18 责编:小OO
文档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dvt患者采用一般处理、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后,并针对dvt患者的特殊性进行护理。结果 8例患者均达临床满意效果。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细心护理,提供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临床; 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中以下肢深静脉最为常见,发病率占10%-30%[1]。dvt的发生的主要病因是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髙凝状态[2]。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的这一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dvt的发病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我院于2011年3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就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的病例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62-31岁,骨折不愈合1例,脑中风后1例,外伤2例,胆囊手术后1例,剖宫产1例,妊高症1例,高血压病1例。8例患者均于发病后2-10天就医入院,入院时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及发热。

1.2 方法 急性期患者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疏血通注射液及阿司匹林,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慢性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疏血通注射液及阿司匹林。一般以2周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1)治愈:水肿、肿胀、疼痛完全消失,顺性静脉造影下肢深静脉通畅;(2)好转:下肢疼痛消失,水肿、肿胀症状明显减轻,造影栓塞段有充盈缺损;(3)无效:症状无减轻。

2 结果 本组8例中,经一般处理、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后,均达临床满意效果。

3 观察护理

3.1 密切观察患肢的皮温、色泽、弹性 触摸患肢动脉搏动,指压毛细血管的充盈度;在观察中要随时反复用手背在两侧肢体对比触摸皮肤温度,患肢皮温与对侧肢体相比会发热(股白肿)、变凉并呈青紫色(股青紫)。患肢的皮肤色泽会随病情不断变化出现苍白、青紫、水泡等坏现象。

3.2 患肢的周径、肿胀情况 测量患肢的周径并做详细记录,测量方法可采用以膝关节为中心,膝上15cm和膝下10cm处测量周径,并与溶栓前对比,以观察了解疾病的发展及恢复情况。若患肢的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病情严重。

4 护理

4.1 一般护理 早期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并保持大便通畅。患肢抬高30度,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对休克患者应取休克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2 患肢护理 注意保持患肢避免碰幢、挤压及热敷,以免皮肤损伤感染,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肢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患肢周径不断增加,颜色加深,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病情加重;患肢皮温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4.3 患肢静脉血管的护理 患肢静脉滴注药物,可以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但须避免再次损失血管,可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并做好留置针管护理,静脉穿刺技术要熟练。由于急性期输注大量溶栓、抗凝及扩管等药物,应注意静脉血管的保护,每日热敷穿刺处,防止浅静脉炎的发生。

4.4 溶栓护理 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要有专人护理,连续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发现皮下出血、血便、血尿、牙龈出血、鼻妞等情况;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注意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的情况,防止内出血及肺栓塞等发生。

4.5 饮食护理 给予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流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厚之品,应多食冬瓜、香蕉、鲤鱼等,以利尿消肿,使大便畅通,避免湿热加重,降低血粘度,以有利疾病的恢复。

4.6 弹力袜的使用 要注意观察肢端的皮肤色泽、患肢的肿胀情况,以判断效果。

4.7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仍需继续服用抗凝药;溶栓治疗后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增加活动量;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遵医嘱服药并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等。

5 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可以治愈,并发症发生同样可以避免。目前dvt的发病率愈来愈高,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意识密不可分。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要在病人住院期间进行治疗与健康指导,还要对病人以后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使病人了解疾病应重在预防,能够做到对本病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高度怀疑病人采取积极的护理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今后生活质量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莲芳,李秀辉,杜少美.精神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7):34-35.

[2] 杨彩霞,张玉兰,王敬师.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1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