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25-09-29 04:25:13 责编:小OO
文档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 要:结合城乡结合部社区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师生教与学的现状,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以本校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整合单元”和“一课两用”两方面分别构建读写结合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读写结合训练,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读写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运用教材的能力有所提高,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有效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学生作文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那如何开辟一条省时、快捷、易行的训练渠道,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呢?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的论述从理论上给我们指导;广东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导练教学新体系”和“读写结合教学法”从实践上给了我们借鉴。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全寄宿制学校。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大部分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指导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读写结合”是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读写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种综合训练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依据是:读写对应原则、人文性原则、开“源”导“流”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课题研究方法、过程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过程是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调查研究为主要手段得出结论,根据结论建立实验假设,通过实验验证效果,不断进行总结的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一)2011年6月~2011年9月:准备阶段(文献研究法)

1.精选研究成员,明确分工

我们成立由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课题组,并明确课题研究的分工与职责。

2.制定研究方案,成功开题

我们制定《课题研究活动方案》,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举办开题会议,邀请专家给予专业指导,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

我们按计划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多渠道、多角度搜集整理相关论述文献,梳理出有指导价值的理论观点,把古今名家对“读写结合”问题的认识及对读写结合模式的探究与本课题作对比分析,撰写了《课题同类研究分析报告》,为下阶段开展实践研究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二)2011年10月~2012年9月:实施阶段(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开展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课题的前测工作

为了解师生读写结合方面的状况,课题组根据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实际,分别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表(前测)》与《教师调查问卷表(前测)》,以语文科九位老师及初一、初二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调研分析。针对调研结果,我们确立了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读写合编”的资源,扎扎实实地在课堂上渗透“读写结合”思想,形成四份《师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前测)》,为确保课题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构建读写结合策略,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一年来,课题组三位老师结合各自的研究对象及所教的文本分别设计并实施了读写结合训练方案,构建了以单元与文本为主的两种读写结合策略,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1)切合单元主题,整合单元,构建读写结合策略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内容,这些安排与该单元的阅读课文或主题相同,或对某一篇课文内容加以深化。我们主要从单元整体入手,根据单元主题、课文的表达特点,按“确定单元读写总目标—分解训练—综合训练”的方法,开展相关的专题训练。这种策略主要由以下五步组成:解读目标,明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读课文,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点—指导方法,掌握读写结合技巧—迁移拓展,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小结回馈,提升读写结合能力。

如刘老师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第一步,结合单元主题,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挖掘并精选出各自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按字—词—短语—句子—片断—篇章的顺序,先让学生从文本中摘抄优美的写景字词及短语,然后品析仿写美句、美段,最后形成作文,从而让学生从读到写、从字到篇、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2)一课两用,抓课文结合点,构建读写结合策略

如果说第一种策略是从单元整体着手,那么第二种策略则主要从文本出发。通过训练,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表达方法,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