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论抗战时期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
2025-09-29 04:02:20 责编:小OO
文档
抗战时期论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

摘要:

时隔今日,抗战胜利已过了六十多年,随着岁月的推移,当年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岁月无痕,历史犹存。虽然抗日战争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但在烽火连天里,中国大地抗战文化繁荣昌盛,历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抗战期间的桂林,文化名人云集,各种文化运动空前高涨。许多抗战文化运动和抗战文化都在这段时期产生了,而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和文化城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了,从这时候开始,桂林就成了正式的文化抗争和军事战场。在桂林这块抗战文化胜地,有许多的抗战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精彩各异的传奇故事。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的民族的抗战事业呕心沥血过,他们的传奇事迹引起了我们对桂林抗战文化的探索和思考。

在抗战文化运动中,桂林有着很强的典型性,它的具体表现就在于文化城。而这典型桂林文化城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是抗日战争的大形势所决定的。抗战爆发后,北平、上海等大城市相继沦陷,大批进步文化人跑到桂林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进占,原来逃亡的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又涌到桂林来;二是中国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的结果。南方局负责人周恩来同志等,以拥护团结抗战,反对投降的大义,对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和桂系元老李济深,开展了巧妙而又成功的统治工作,使桂系相对地保持着民主气氛;三是桂系与蒋介石有尖锐复杂的矛盾。抗战之前,有过蒋桂大战。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把桂系的调到前方,阴谋借日本军阀的飞机大炮摧毁桂系的军事实力。可后来万万想不到是台儿庄大捷,反而大大地提高了桂系的威望与实力。战败后由于的领袖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在南京砀山好几年。这样,在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经历了团结和,形成了复杂的矛盾斗争关系。

这样,桂林文化城就随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而波浪形的向前发展,而成为文化史上的罕见文化现象。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何香凝、柳亚子、夏衍、茅盾……用他们的民族气节勾画出一个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而他们那抗战时期的动人故事,从此更是流传于世…… 

抗战时期,著名文学家夏衍,著名画家郁风,著名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金山,著名编剧蔡楚生等来到了桂林,给桂林的抗战文化带来了空前的发展。一是兴办刊物,宣传抗日。夏衍在南方局的领导下,主办了《救亡日报》、《华商报》。二是积极开展抗日文化运动。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人士的才能,桂林当局对文化人士的工作进行精心安排。旅德学者张铁生负责编辑《新建设》杂志;旅美女作家黄庆云恢复期刊《新儿童》。1942年5月8日,旅港戏剧工作者章泯、司徒慧敏、丁聪、彭凤子等人在桂林中北路大众电影院公演了《北京人》。《天文台报》社长陈孝威,在桂林桂西路广西省立桂林中学大礼堂作“会师东京”的演讲。写于、出版于桂林的报告文学如夏衍的《走险记》,矛盾的《虚惊》,萨空了的《沦陷回忆》等书籍民众踊跃购买,争相传阅。以柳亚子的《杂诗》、何香凝的《沦陷后赴桂林有感》以及《太平洋鼓吹集》中的338人写的441首诗,无不令人传唱。在此期间,这些文化人士还创作了《走出》等50多幅美术作品和《再会吧,》、《白云故乡》等深受民众欢迎的话剧和电影主题歌曲。

在由魏华龄、李建平主编的《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中,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到胡愈文、田汉、胡风、吴晓邦、徐铸成等文化名人115人,包括社会活动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版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和新闻工作者。该书以记传体的形式,对每一位文化名人的姓名、笔名、生卒年月日、籍贯、在文化界的地位、到桂林前的简要学历和经历、到桂林的时间、在桂林的任职,具体活动内容、主要著作、反映当年思想情操和工作作风的生活事例、离桂时间、到何处去等,都作了尽可能准确完备的记载,反映文化人在桂林时期的活动内容和主要成就在各篇中占到主要部分。

五月份我们小组成员花了一下午参观了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刚到门口,我们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办事处的简陋,进门后,男女同志的宿舍曾经的笔筒和公文包,简陋的会议室,八路军抗战时期的休息处,办事处的简单设施,八路军发电报所,无一不在我们的心中留下深刻映象

办事处的简陋设施,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的不易以及他们坚强的精神,更是让我们了解到了桂柳地区在历史抗战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

而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改扩建 再现抗日烽火映桂林

广西桂林市文化局5月10日通报称,经过一年的施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红色旅游项目展陈场馆改扩建工程顺利封顶,新展陈场馆的展示面积扩大了近10倍,新场地将通过实物、音视频资料向观众还原当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风貌,再现“抗日烽火映桂林”的壮丽史诗场景。

感想:

方丽青——调查的路途没有止境,而我们只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那么,我们期待下一个你,你,还有你,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关注下去。

陈晓娇——在对抗战时期桂林文化的了解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些爱国文人们的高尚情操,在此,我仅能表示我对他们深深的敬佩。

钟永强——抗战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结晶,在物质横流的今天,我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可以达到满足,但同时也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林》、《桂林文化城》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