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考政治】2019-2020最新基本知识点归类
2025-09-29 04:03:10 责编:小OO
文档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中考政治】2019-2020最新基本知识点归类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制度”类

1.基本经济制度

2.分配制度

3.根本制度

4.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一国两制制度

9.多党合作制度 

10.政治协商制度

二、“基本”类: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6.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1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5.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 

16.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奉献社会

1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根本”类

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5.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保证。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我国的根本大法:

9.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

1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1.艰苦奋斗是首先全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

12.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3.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14.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人民当家作主

四、“核心”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经济建设

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6.“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尊重劳动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8.霸权主义的核心:强权就是真理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五、“最”类

1.现阶段我国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最高理想:实现主义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

6.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7.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

8.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9.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六、 “主要”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4.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培养自己的心理能力。

5.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七、“首要”“重要”类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3.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民主法治

4.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八、“数字”类

一、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一个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方略

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生命线:党的基本路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处理问题的一个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3.两个先锋队: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5.两种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6.两个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

三、

1.三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2.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xx: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个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5.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民族精神三个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

1.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依法治国的四项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五、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五个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民族精神的五个基本内容: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时代精神的五个基本内容: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

六、

1.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九、“关系”类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时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2.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3.爱岗与敬业的关系: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4.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的关系:爱岗敬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奉献社会是爱岗敬业的最终目的

5.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十、“其他”类

1.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xx”重要思想。

2.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4.发展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

         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3)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6.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包括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第一要义:发展

(2)核心: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5)提出依据: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7. 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党和国家生命线:党的基本路线

8. 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国有经济

   直接体现的原则:集体经济

  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

      对经济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9.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标

      稳定是前提

10.及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11.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途径: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反映情况,以及通过媒体监督等。

行使监督权时注意:合法有序;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妨碍公务

12.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4.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1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6.科教兴国的含义: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17.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1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最高理想:实现主义

20.艰苦奋斗的集中体现:创业精神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