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现与干预
2025-09-29 04:13:05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现与干预

作者:***

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15期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而大学生又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因此,及时发现大学生抑郁症并进行干预,引导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一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及时发现与干预的重要性,从而为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现和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发现;干预

        一、案例概述

        某高校2014级学生小王(化名),刚入学时较积极,主动竞选班委。但大一在担任班委期间,并未履行其职责,后主动辞去班委职务。大一下学期开始,我每次去查寝,该同学都不太愿意与辅导员多交流,沉迷于电脑游戏中。但仍能遵守学校制度,准时上课,无其他异常表现。但2个月后,其行为开始出现异常,长期不出寝室门,不与人交流,旷课现象屡次出现。我在跟其沟通、向小王寝室同学、其父母了解情况后,得知其自高中阶段便患有抑郁症,并曾用药进行控制。了解情况后,我立即向系里报告,后经心理咨询师和心理中心的干预和调节,小王的情况有所好转。经过小王短时间的回家医学治疗调整后,该生2个多月后,走出抑郁的阴影,顺利将缓考科目考过,并在某单位顺利开始岗前培训。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王属于典型的抑郁症情况,其高中便有此类现象出现过。他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原因在于其尝试与其他人接触后,发现自己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无法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于是,他开始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很差,基本的交流都无法正常进行,心里非常苦恼。以前高中还可以回家,但现在在外省读大学,不知道和谁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很多的负情绪积压在心里,没有得到宣泄,造成出现抑郁症情况。抑郁症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自杀率的心理疾病,因此该生必须立即进行医学治疗,同时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疏通,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三、辅导方案

        (一)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增加对其的关注和监督

        2015年11月10日晚,我从教务系统中查询到我班同学小王旷课,我立即向班长了解情况。据班委反映,小王今天确实没有来上课,不清楚其旷课的原因。因为小王是初犯,所以我跟小王发了短信问其情况,但迟迟未收到回复。第二天,我尝试跟他电话沟通,但他未接听。我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跟他同寝室同学打电话问其情况,寝室同学反映今天他没有来上课,在寝室里。于是,我当天中午下课立即赶到小王寝室,了解情况。

        进门后,发现小王正在打电脑游戏,我将其叫出寝室,准备与他沟通。但小王拒绝与我沟通,出现较为反常的情绪。我问他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他回答没有;经过多次询问后,他都没有说出真实情况,只是说他讲不清楚,其家里人会与我联系。多次尝试无果后,我找到其同寝室的同学了解情况。据他寝室同学反映,小王最近都不爱说话,也不出去吃饭,饿了就叫外卖。每天都跟他家里打电话,而且通话时间很长,但不知道谈话内容。我叮嘱同寝室同学和班委,平时多关注他,有问题及时与我联系。

        (二)通过家庭配合,帮助其制定解决方案

        当天晚上,我跟小王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据小王家长介绍,他最近情绪不太稳定,基本每天都与其母亲长时间通电话。当我问到原因时,其家长并没有讲明白。据了解,小王在高中阶段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但后续调节后,好转了。我告知其家长,小王的旷课情况较为严重,长期以往会影响他的学业,情况严重会导致退出现班级,甚至无法毕业。希望家长能够告知实情,同校方一起帮助小孩解决困难。最终,小王家长说出实情,该生在高中阶段,发现患有抑郁症。小王觉得自己交际能力很差,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长期以往,自己开始自闭,精神萎靡。他跟家长说,觉得自己没法见人,不知道出去怎么和别人相处,宁愿呆在寝室里。我及时把情况向系里反映,我们通过心理咨询师和院心理中心干预,针对小王情况制定了解决方案。

        (三)心理辅导和医学治疗双管齐下,帮助其走出阴影

        第二天系心理咨询师和我一同找到小王谈话,随后对小王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测评,判断其属抑郁症严重情况。后续,心理中心对小王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和辅导。我再次与小王家长沟通小王的情况,告知学校心理中心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疏通。小王家长开始袒露心声,表达其实最近对小王近况很担心,怕孩子做出傻事。由于及时心理干预,小王的情况没有继续恶化。后面小王家长希望孩子暂时回家,家里陪伴其进行医学治疗。系里与家长商量后,同意小王回家治疗。期末考试科目,办理缓考。我得知小王安全抵达家里后,继续保持定期联系,联系其情况。经过寒假的治疗,小王主动跟我联系,说已经调节好了,开学后归校学习。开学后,小王来到学校,我和他进行了沟通,分析他的优点,并鼓励他。最后经过努力,小王顺利通过了缓考,现已顺利通过考核进入某单位开始岗前培训。

        四、经验与启示

        (一)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进行多方了解情况

        在发现小王旷课情况后,辅导员及时介入,对其情况进行询问。从小王本人、同寝室同学、班委、小王家长处了解其情况。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建议其就医,避免悲剧的出现。

        (二)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通常,学生对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比辅导员更早,了解情况更确切。因此,在心理危机预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其同寝室同学、班委、心理委员。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以便学校方早干预,帮助其早治疗,防止情况恶化。

        (三)心理干预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校方和家长共同化解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危机

        大学里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大多数的社会交际系统都存在问题,必须向其家长了解其过往,并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心理危机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生命的保护,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必须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

        (四)学校教育中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由于升学压力、心理素质低,就业等问题,大学生抑郁症案例每年都呈上升,作为未来社会的建造者,一定的知识水平固然重要,但培养自身心理素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调节,主动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裴景瑞.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及其策略[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 肖小英.心理抑郁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抑郁症及其预防[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作者简介:黄蓉蓉(1986.07—),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外国语言学研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