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25-09-29 04:13:30 责编:小OO
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词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 )

  2. 选出下列字词全对的一项:( )

 a 诱惑辜负雏形崛强

 b 贮畜朗润训戒忍俊不禁

 c 潦亮耸立烘托录录终生

 d 抖擞安适诅咒仙露琼浆

  3. 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c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卖弄:摆弄。

 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

 嶙峋:形容人瘦削。

  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 《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得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

 一种牺牲。

 d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7.《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8. ,江春入旧年。

 9.几处早莺争暖树。

  10.《西江月》中,能反映丰收的大好时节的两句诗是  ,  。

  11.夕阳西下,  。

  12.其恕乎!  。

  三 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2分)

  13.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  。”

 四 阅读题(28分)

 (一)

 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2分)

 春花: 春雨:

  15.写出上面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2分)

  16. 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17. 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2分)

  (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18.给文中加点的字写上拼音:(3分)

 省() 罔() 诲()

  19.请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3分)

 20.请写出下列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意义:(3分)

 说:通“ ”意思是

 女:通“ ”意思是

 知:通“ ”意思是

  (三)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在眼前了。

 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晨的

 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的;让我避寒寄食到春

 天吧!”

 “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

 理?”

 “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跳舞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的,玩得

 头都晕了,哪有工夫去想工作啊!”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嘿,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21.蜻蜓为什么变得愁眉苦脸?(2分)

  22.蜻蜓又唱又玩的时候,你猜想蚂蚁在干什么呢?(2分)

  23.蚂蚁最后说了一句“多美呀”,这是()(2分)

 a 赞美蜻蜓的歌。

 b 羡慕蜻蜓又唱又玩的快乐生活。

 c 暗地炫耀自己的安乐生活。

 d 讽刺蜻蜓只顾着玩乐,不工作,结果自作自受,还不知悔改。

  (四)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

  24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食:  畏:

  25 “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是个多音字,请推断它在这里应该读什么? 并写出它的拼音来:(1分)

 长()

  26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2分)

  五 作文(50分)。

 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校园里一定会发生许多事,有发人深省的事、有

 令人伤感的事、也有充满乐趣的事请以“校园趣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  1c  2d  3c  4a  5d

 二

 6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7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 海日生残夜

 9 谁家新燕啄春泥

 1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1 断肠人在天涯。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

 13 要求:有礼貌的称呼;有“请”字

 四

 14 百花争艳 轻盈、细密、润泽

 15 略

 16 比喻、拟人、排比

 17 斜织

 19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20 说---悦,愉快; 女---汝,你;知---智,聪明

 21 因为“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

 22 蚂蚁在辛苦地工作,并且为冬天的到来准备粮食

 23 d

 24 吃 / 害怕

 26 狐假虎威

【篇二:2013-201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p class=txt>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7分)

 1. 请将下面名言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了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

 ①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③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 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b.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记录下来的文字,仅印刷出来的就大约有400页左右。

 5. 仿照划线部分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漂亮,只要微微一笑,成功,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好运,只要远离懒惰……

  仿写:。

 6.古诗文默写(10分)

 (1))海日生残夜。(王弯《次北固山下》)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语句是:

 ,

 (6),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美丽中国,美在万物和。马致远的“”描绘了一幅温馨安适的回面。

 (8),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名著知识(3分)

《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 《繁星》《春水》的主题

 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第8——10题,共7分)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这种现象,初二一班开展了“‘小餐桌”折射‘大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8.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活动写一段开场白(3分)

  9.本次活动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报社想要征集一条倡导“餐桌节俭”的公益广告,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语(2分)

 10.请对下面三则材料进行分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你得出的结论(2分)

 材料一: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5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倒掉的食物,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

 材料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俭以养德。”

 材料三:加拿大人一般根据食量和人数一道一道地点菜,如果不够再加;在美国,打包和个人财富、品味等没有关系,只要剩下食物,美国人就打包带走;爱尔兰人和朋友用餐时,必须把所点的食物酒水全部吃完喝完;德国餐桌浪费要罚款。

 答: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4题,共36分)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11—15小题(11分)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元方入门不顾( )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3.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物外之趣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d.良愕然,欲殴之

 14.指出下列称呼所指代的对象(2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

 1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否则要付出代价。请写出有关诚信守信方面的成语或名言警句 (2分)(成语至少要写两个)

 (二)阅读文章,回答16—19小题(10分)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16.唾液有哪些作用?(2分)

  17

.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①段“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中,加点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19.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如痒痒树受到触摸时,树枝会摇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等,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奇妙现象,请举出两例。(2分)

时,  →快到终点站时, →与小姑娘分手时, 。

 21.文中第⑼自然段写“我”的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原因是什么?(2分)

  22.第⑽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语境,谈谈它的作用(3分)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

 答:

  23. 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24.文中结尾处“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字数不少于60字)(4分)

 四、构思与表达(50分)

 25.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文题二: 密蜂传粉,是生命的传递;多米诺骨牌的倾倒,是力量的传递;互帮互助,是正能量的传递。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时刻上演着传递的精彩。人类文明之花也在传递中生生不息。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及校名;③适当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达真情实感。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

 4.a

 5.示例:幸福,只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6.(1)江春入旧年(2)乱花渐欲迷人眼(3)无可奈何花落去

 (4)禅房花木深(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小桥流水人家(8)老骥伏枥烈士暮年

 7.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每空1分)

 8.示例:同学们好!节俭既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开展小餐桌折射大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能

【篇三:语文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txt>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2分)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是个好劳动。(喜好劳动)

 b.这两个被嘲笑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傲慢的气势逼人)

 c.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d.让许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利的长大。(不好懂,不容易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c.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1

6.默写填空。(10分)

 (1) 《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 少小离家老大回。

 (3) ,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4) 会当凌绝顶。《望岳》

 (5),病树前头方木春。

 (6)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句子是:  。

  二、语文综合运用  (7~9小题,共9分)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

 8、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暮  春

 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注:①东风:即春风。

 (1)从题目入手,分析诗人流露的情感。(2分)

  (2)你如何理解“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的内涵。(2分)

  9、名著导读。(3分)

 2 ①

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请从上述书目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对其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 人物:(1分)

 人物评析:

 (2分)

  三、阅读理解  (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5题。(13分)

 [甲]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1)期(2) 去

 (3)委 (4)顾

 1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分)

 12.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3分)

  [乙] 曾子杀彘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分)

 3

 ②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止:

 14.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

 15.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二)阅读《平分生命》一文,完成16~20题(13分)

 平分生命(作者崔浩)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的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4

  16.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2分)

  17.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18.简要概括文中“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 (2分)

  19.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3分)

  20.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 (3分)

  (三)阅读《别让委屈再版》一文,完成21~25题(14分)

 别让委屈再版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都有作文果,国文①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点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就会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下了课,去问国文教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的。”我惊讶得不得了。我说:“确实是我作的。”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据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几乎都忘了,唯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 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