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三语文复习:压缩语段之下定义 教学设计
2025-09-29 04:09:30 责编:小OO
文档
教  学  设  计

学 科

语  文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题 目

高三语文复习:压缩语段之下定义课 型

复习课     

教学方法讲授归纳法、讨论法课 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 掌握下定义类语言表达题的基本要求、答题思路。 

2. 突破难点,准确筛选关键信息并能合理表达,提升解题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提高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下定义类语言表达题的基本要求、答题思路。

2、突破难点,准确筛选关键信息并能合理表达,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巩固,提高综合能力。
辅助教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教学反思
一、一轮回顾,明确要求 

例1:(2015厦门市3月质检)18.将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工匠精神”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后工业化时代需要借鉴传统的“工匠精神”。 ②传统工匠注重细节。

③工匠精神代表一种信仰和理想。  ④传统工匠追求专业的极致。

答:工匠精神是后工业化时代借鉴工匠注重细节、追求专业极致这一传统的信仰和理想。或:工匠精神是后工业化时代借鉴工匠传统,注重细节、追求专业极致的信仰和理想。

回顾答题思路:首先确定邻近的属概念和定义句的基本句式;接着将表示概念特有属性的材料筛选出来,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转化为属概念前的种差。    小结:这类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几个的句子,或是一个完整的段落,而题目又多要求用单句形式给概念下定义。有的还有明确的字数,就将筛选整合信息的要求更加明确化了。这时,下定义作为一道语言综合运用题,除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外,还包括信息筛选、内容整合以及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二轮提升,学生试评  

如何确定邻近的属概念和定义句的基本句式,从材料中提取概念所表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并将它们整合成种差,是下好定义的关键。

例2: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35个字) 4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1、学生思考,教师明确答案。正确: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棕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2、用PPT展示个案。学生试评,快速诊断,分析病因,找出存在问题:

a、审题不仔细,整合出来的句子不是单句。 

 b、中心词不妥,整合信息不合理。

c、要点遗漏,信息不全。 

d、语句不通,语序混乱。 

3、明确改进方法:  

a、仔细审题,牢记题目要求,主干句必须是单句。  

b、寻找种差,保留揭示本质属性的重点信息,汰除本质属性以外的信息。 

c、所整合的语句要符合一定的顺序,语言简明、连贯。 

d、检查验证,书写规范。  

三、难点突破,关注种差  

在定义项中,最复杂的无疑是种差。

(一)、给概念下定义,找准事物的本质属性是重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会筛选和整合,应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舍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关键要看它是否揭示了事物的特有(本质)属性。因此,需要汰除本质属性之外的信息。一般来讲,应淘汰与该概念无直接关系的信息,包括以下六种信息:(1)重复、冗赘信息(2)比较信息(3)成因、背景信息 (4)描写信息  (5)作用意义信息 (6)举例说明的事例信息。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定义时必须认真解读、辨认,做到准确淘汰。

例3: 前段时间,湖南电视台热播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请根据下列语句,给“流星雨”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  

①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流星雨发光的原因是大气摩擦、 

③流星雨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迸发出的火焰.       

④流星雨如下雨一般. 

答:流星雨是                                                    

【解析】第一、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自然现象”见①句。      

第二、找出 “种差”,找准“种差”是准确下定义的前提。这就要对提供的几句进行信息提取。题中②③④分别从流星雨产生的原因,发光的特点,下落的方式三个方面揭示种差。      

第三、找出联结词 “是”,用一个单句来表达“流星雨”的内涵。通过比较可把第①句作为框架,其它三句作为它的修饰成分。为了简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答案示例:流星雨是流星群在与地球相遇时,因受大气摩擦发出如同从一点迸发出的焰火般的光亮而又状如下雨的一种自然现象。

归纳:比喻虽然生动形象,但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不宜用来给概念下定义,一般在舍弃之列。但因为有些命名概念本身就使用了比喻法,种差中使用比喻法就在所难免了。

(二)、给概念下定义,找准事物的本质属性固然是重点。而合理安排语序,准确增删词语是难点。它包括语序的安排,词语的增删,结构的调整和整合。排序技巧:可按时间先后顺序,逻辑关系和语言习惯,可恰当使用介词、过渡性的连词、的、逗号等。绝不能一味服从于材料出现的先后。

例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恶意软件”下定义。

①恶意软件是一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

②恶意软件是在未明确提示用户的情况下强行安装的。

③恶意软件的安装未经用户许可,属于一种强行安装。

④恶意软件是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的。

答:恶意软件是                                                   

【解析】第一、“运行”后于“安装”,“侵害”后于“运行”,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材料中②③两句都涉及“强行安装”,它们之间如何安排次序,词语如何增删,结构如何调整,这些都是难题,需要作一番深入的分析。

 第二、“未经用户许可”必然发生在用户得知内情之后,故应置于“未明确提示用户”之后。“未明确提示用户”和“未经用户许可”都说明“安装”是“强行”的,故两者可以统一在“在……情况下”这一结构之中。“未明确提示用户”和“未经用户许可”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用户”身上,因此,两者之间只能用“或”“或者”连接,而不能使用“和”“并”等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第三、正确下定义:恶意软件是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强行安装运行的,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

(或“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强行安装运行的,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叫恶意软件”。)

    归纳:“或”“或者”,似乎微不足道,但却是“恶意软件”定义准确与否的关键。给概念下定义,种差内部各部分之间有时非常需要能准确表明关系的连词。很多同学给概念下定义,种差内部各部分之间总是不习惯使用连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本来并不存在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其实,把的几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适当使用连词、介词、的、逗号与合理安排语序同样需要,非但不会改变材料的原意,还能使表意更明确,语句更流畅。

(三)、当然,找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合理安排语序,准确增删词语是重难点。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4个原则。

1、定义不能循环。就是说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如“魔术是一种……的魔术”。 

2、定义不能否定。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因为否定形式只能说明有关概念不具有什么属性,而不能直接说明它具有什么属性。例如: “教师不是体力劳动者”。 

3、定义不能比喻。比喻固然生动形象,但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工程师”是喻体,而不是邻近属概念。     

4、定义必须相称。所下的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不可“过宽”,也不能“过窄”。  如:“民歌是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在小市民间流传的一些不堪入耳的庸俗歌曲,就不能算作民歌。又如“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因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四、提升演练,巩固知识

例5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二十四史是______                            _  

1、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解题思路并拟写答案:  

3、明确答案:正确:二十四史是以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为目的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比较系统的记录的纪传体正史。

或:二十四史是以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为目的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的,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例6:(2013年山东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创造是______                                       _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能力的考查题,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即短句变长句。首先确立“创造是……”的答题格式。其次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人的一种活动(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再次筛选相关信息:第二句介绍“创造”的特点,第三、四句介绍创造的两种类型;最后一句介绍其必要条件。最后是整合,把二至五句的内容整合为句子的修饰成分。为了满足字数要求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五、课堂总结,明确技巧

下定义技巧

1、确定属概念和主干句,基本句式是单句。×××(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2、找准种差,筛选本质属性是重点,要点齐全作修饰成分,六个次要信息可汰除。

3、合理排序,增删词语是难点,遵循时间先后、逻辑顺序、语言习惯, 恰当增添连词、代词、逗号,四点原则须牢记。

六、布置作业

《三维设计》压缩语段部分;课堂练习提纲。

七、教学反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