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底板混凝土施工工艺
2025-09-29 04:10:22 责编:小OO
文档
底板混凝土施工工艺

1.浇筑前的准备:①计划采用一台混凝土汽车泵及10辆混凝土运输车,布置基坑北侧输送。②办理各道工序验收手续。③检查所有的施工机械是否处于正常,振动机械的配备为应用量的2倍。④施工照明用电的准备。⑤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垃圾,木模应洒水湿润。⑥安全、技术底工作。

2.施工工艺:①泵送前先将储水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用以湿润和清理管道,然后压入1: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开始泵送。②混凝土入模的顺序为从东向西,浇筑500-600mm厚,形成斜坡后,分层向前推进,接近集水坑时,先将集水井浇筑平底板底面后再依次向前浇筑。③混凝土分层铺设后应随即振捣,每个浇筑点各设三名工人,每人负责4-5平方米。振捣棒的位置分别设在混凝土斜坡脚和出料的部位,即上面一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处,保证上部混凝土的振实。下面一道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振实。随着混凝土的浇筑向前推进,振动棒也相应跟上。振捣棒插入的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每一振动的持续时间从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依据。插入式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为450mm,与模板的距离为150mm,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50mm,表面振捣器移动间距保证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混凝土接槎的时间为2h,防止施工冷缝的出现。④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水泥浆顺混凝土坡面流到板底,沿混凝土浇筑方向前推进逐渐增多,施工时可用自吸泵排水。⑤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边模板时,应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从反方向浇筑与原斜面形成一个小水坑,用自吸泵排除。⑥因底板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要进行处理,可先用2米刮杠将水泥浮浆刮至浇筑处,然后用木抹子反复压三遍,再用铁抹子抹二遍,一定要根据气温掌握好时间,可根据手指按压法控制最后的抹压时间,用以闭合收水表面裂缝,终凝后覆盖养护。⑦混凝土质量要求:振捣密实无裂缝;允许偏差:标高±10mm、表面平整8mm。并按要求作好测温工作。测温孔10个,每200M3混凝土留置标养、转正温、同条件试块各一组。

3.特别注意事项:防止施工冷缝的出现:主要控制分层接槎的时间和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防止底板面与防水反口根部的烂根:主要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方法,即先将底板混凝土振实后,稍等约1小时后再浇反口,振实后不再振捣底板,模板根部溢出的水泥浆及时刮除。防止墙柱插筋一边倾斜:主要控制混凝土流动的方向,从两侧间隔浇筑,护筋人责任心要强,必要时上面可用斜筋临时支撑。

4.成品保护:浇筑混凝土时泵管应用马登支撑,不要直接放在钢筋上,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抹压覆盖,在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准在上面堆压重物和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安全注意事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特别对现场的用电及照明加强管理,振捣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所用电缆必须尽量架空,一机一闸,输送泵放料人员要特别注意运输车进出,待车停稳后再作业。严禁将锹、钯伸入料斗内。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坑边防护杆齐全,并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由值班人负责浇筑期间的安全值班。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