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5-09-29 04:10:33 责编:小OO
文档
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4期

        供销社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积累,形成了大量的社有资产,但社有资产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为了保护社有资产的完整,保障其合理使用,防止流失,促进其保值增值,需要加强监管。本文对此谈几点意见。

        一、社有资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供销社系统现有固定资产11 150万元,同1997年相比减少了4 100万元,有一部分偿还长城公司,还未进行账务处理,有一部分变卖偿还其他债务,有一部分作为并轨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还有一部分被其他单位挪用等等,这严重制约了供销社的生存和发展。笔者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调查了解,发现社有资产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家底不清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和材料物资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实际价值与使用价值不符等问题比较普遍,空缺比较严重。应收款项等债权资产不实,其中坏账损失金额较大。社有资产中的实物数量虚假,账面值的虚假更为严重。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变现能力不强

        在现有社有资产中,大量存货资产中的过期失效、市场淘汰、残缺破损等商品物资占相当大的比重。企业对资产变现能力不强,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三)管理失控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供销社传统的经营项目逐渐萎缩,在经营能力相对减弱的情况下,放松了对社有资产的管理,随意处置社有资产。在变卖、投资、抵押、联营、担保、偿债等经济活动中,缺乏对社有资产的保护和控制,损害了社有资产的应有价值,造成社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遏制社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强化社有资产的财务监控机制

        1.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县以上供销社要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所属公司、基层社占用的社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分配和调剂,协助和参与企业改革、改制和社有股权的管理。掌握社有资产的处置权,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

        2.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弄清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社有资产监管和企业改制的前提和基础。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要督促所属企业认真搞好清产核资,全面落实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根据国家产权界定的有关,报请法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评估后的社有资产要重新办理产权登记。这是在清产核资中对资产重新定价的合法处理,使其资产在重新界定下发挥作用。

        如:我社内审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做到“三审、三评、三不”。一是先由各单位财会自审自评,二是由清产核资小组复审复评,三是请社会中介机构终审终评,最后出具资产评估结论,使社有资产数量、价值符合实际,不高估、不低估、不流失。在改制期间,对市直属5户企业进行改组。在各企业自审自评的基础上,市社财审科组成了清产核算小组,对改制企业9 685万元资产、8 908万元负债逐项、逐笔进行清查核实,审计确认坏账和呆账损失近203万元,核实了企业资产,保证了社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实行社有资产营运效益和保值增值情况考核制度,坚持“四查四看”。考核指标一般为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不良资产比率。通过分析这些考核指标,可以掌握社有资产在企业营运中的变化。“四查四看”即: 查经济指标、看经营业绩;查财务收支,看遵纪守法;查内控制度,看管理水平;查资产负债,看企业后劲。

        (二)加强社有资产的营运管理

        1.建立健全商品物资购销调存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执行全方位、全过程、连续不断的监控,要重点加强资金的投入与回笼,债权的及时核对与结讫,成本费用的约束,大额资产的形成与转移等重大经济业务的监控。

        2.建立健全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要严格控制和掌握,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企业在经营中的借款应坚持适度筹措的原则,要努力改善负债结构,减少负债比例,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要通过资产管理委员会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

        3.建立健全企业的闲置资产在营运中的利用制度。在经营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盘活利用企业的闲置资产,对企业的闲置资产利用率在80%以上的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社有资产在运营过程中,要严管慎用,防止出现新的流失,为企业改革和置换职工身份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