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10kV变电站消防现场运行规程
2025-09-29 04:10:23 责编:小OO
文档
110kV变电站消防现场运行规程

目录  

1 总则... 2  

2 引用文件... 2  

3 防火重点部位及动火管理... 2  

4 变电站一般消防措施和灭火规则... 3  

5 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检查、使用方法:    4  

附表1:110kV**变灭火器及呼吸器台帐    7  

附图1:110kV***变消防平面布置图... 1  

1 总则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电力工业“安全第一”及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电力设备的消防工作,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发供电,特制定本规程。

电力生产企业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的防火责任制。110kV变站长是本班的第一防火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站的消防工作。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5027—93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8—91 1991  

3 防火重点部位及动火管理

3.1 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以下简称“四大”)的部位和场所。一般指燃料油罐区、控制室、调度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锅炉燃油及制粉系统、汽轮机油系统、氢气系统及制氢站、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以及各单位主管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变电站重点防火部位指主控室、继保室、通信室、电容器室、电缆层、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低压配电室、站用变室、蓄电池室等部位和场所。  

3.2 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实消防措施,并制定本部门或场所的灭火方案,做到定点、定人、定任务。  

3.3 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有明显标志,并在指定的地方悬挂特定的牌子,其主要内容是: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的名称及防火责任人。  

3.4 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防火检查制度应规定检查形式、内容、项目、周期和检查人。防火检查应有组织、有计划,对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对发现的火险隐患应立案并限期整改。  

3.5 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必须落实相应的消防灭火安全措施。  

3.6 动火级别。各变电站应根据火灾“四大”原则自行划分,一般分为二级。  

  3.6.1  一级动火区,是指火灾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很严重的部位或场所。  

  3.6.2  二级动火区,是指一级动火区以外的所有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  

4 变电站一般消防措施和灭火规则  

4.1 一般消防措施:  

4.1.1 110kV及以上变电所场地的重要道路应建成环形,并应有道路与主要建筑物和消防队(所)连通。一般变电站设环形道路有困难时,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站内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4.1.2  运行人员、后勤人员及保安人员应定期接受消防知识培训,熟悉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掌握其使用方法,熟知火警电话及报警方法,掌握自救逃生知识和技能。  

 4.1.3  每月应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消防器材检查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输变电管理所,失效或使用后的消防器材必须立即搬离存放地点。  

 4.1.4  变电站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因工作需要,应经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批准,落实安全措施,定点存放。  

 4.1.5  变电站应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并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呼吸保护器。现场消防设施不得随意移动或挪作它用。  

 4.1.6  消防器材必须存放在紧急情况下便于取用的位置,消防器材及其存放地点应统一编号。消防设施、设备、通道标志按《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设置完善。  

 4.1.7  变电运行班组必须建立消防器材和设施台账,110kV***变消防器材和设施台账如附表1。  

 4.1.8  变电站应设置消防平面布置图,110kV***变消防平面布置图如附图1。  

 4.1.9  现场消防设施确因工作需要而移动、拆除或损坏时,应采取临时防火措施,并得到上级防火责任人的批准。工作完毕后必须及时恢复。  

 4.1.10  现场消防设施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其他设备,消防用砂应保持充足和干燥。消防砂箱、消防桶和消防铲、斧把上应涂红色。  

 4.1.11  防火重点部位和场所应按国家、部颁有关规定装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并使其符合设计技术规定。  

 4.1.12  防火重点部位禁止吸烟,并应有明显标志。其他生产现场不准流动吸烟,吸烟应有指定地点。  

 4.1.13  工作间断或结束时应清理和检查现场,消除火险隐患。     

 4.1.14  排水沟、电缆沟、管沟等沟坑内不应有积油。  

 4.1.15  生产现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现场严禁存放超过规定数量的工作用油。生产现场需使用的油类应盛放在金属密闭的容器内,并存放在可关闭的金属柜、箱内。   

 4.1.16  各类废油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随意倾倒。  

4.2一般灭火规则:  

 4.2.1  电力生产场所的所有电话机近旁应悬挂火警电话号码。  

发现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通知消防队和有关部门领导。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时,应立即启动报警灭火。  

火灾报警要点: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和大约数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4.2.2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报告当值值班负责人和调度室,并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采取紧急隔停措施。  

电气设备灭火时,仅准许在熟悉该设备带电部分人员的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  

 4.2.3  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电气设备上灭火时还应防止触电。  

 4.2.4  消防队未到火灾现场前,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由下列人员担任:  

 4.2.4 .1 运行设备火灾时由当值值班负责人担任;  

   4.2.4 .2 其他设备火灾时由现场负责人担任。  

 4.2.5  电力生产企业的领导、防火责任人,保卫、安监部门负责人在接到火灾报警后,必须立即奔赴火灾现场组织灭火并做好火场的保卫工作。  

 4.2.6 消防队到达现场时,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立即与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失火设备现状和运行设备状况,然后协助消防队负责人指挥灭火。  

 4.2.7 电力生产设备火灾扑灭后必须保持火灾现场。  

5 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检查、使用方法:  

5.1 MFTZL-35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5.1.1  使用范围:普通固体材料、可燃液体火、气体和蒸气火、带电物质火。  

 5.1.2  操作步骤:  

 5.1.2 .1 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  

 5.1.2 .2 右手抓着喷粉,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  

 5.1.2 .3 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5.1.2 .4 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伸展喷管至火源约 7米 。  

 5.1.2 .5 左手持喷粉管托,右手把持把,用手指扣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把干粉笼罩在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  

 5.1.3  检查保养:  

 5.1.3 .1 保险装置没有损坏或遗失。  

 5.1.3 .2 用秤重或提起来检查,确定充装有灭火剂。  

 5.1.3 .3 没有明显的损坏、腐蚀、泄漏或有喷嘴堵塞等现象。  

 5.1.3 .4 压力表的读数应显示在工作压力范围内。  

 5.1.3 .5 使用温度为-20~+ 55℃ 。  

 5.1.3 .6 每月检查如发现压力表指针降至绿区或一经开启必须重新充气。  

5.2 MFZL-4型干粉灭火器  

 5.2.1 使用范围:可燃固体材料、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电气火灾。  

 5.2.2 操作步骤:  

 5.2.2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出灭火器。  

 5.2.2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5.2.2 .3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  

 5.2.2 .4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5.2.2 .5在距离火焰 两米 的地方,按下压把,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5.2.3  检查保养:  

 5.2.3 .1 使用温度为-20~+ 55℃ 。  

 5.2.3 .2 每月应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表指针低于绿区,或一经开启必须送合法的专业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或再充装。  

5.3 MT-3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5.3.1  使用范围: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电气设备的火灾。  

 5.3.2  使用方法:  

 5.3.2 .1 用右手握着压把。  

 5.3.2 .2 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5.3.2 .3 除掉铅封。  

 5.3.2 .4 拔掉保险销

 5.3.2 .5站在距火源 两米 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5.3.2 .6 灭火时对准火焰斜上方。火灭后,抬起灭火器压把,即停止喷射。

 5.3.3  检查保养:  

 5.3.3 .1 使用温度为-10~+ 55℃ 。  

 5.3.3 .2 灭火器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重量,重量减少 50g 即应检修。  

 5.3.3 .3一经开启必须送合法的专业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或再充装。  

5.4手提式2公斤二氧化碳灭火器  

  5.4.1  使用范围:可燃液体、气体及电气设备的火灾。  

 5.4.2  使用方法:  

 5.4.2 .1用右手握着压把  

 5.4.2 .2用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5.4.2 .3 除掉铅封。

 5.4.2 .4拔掉保险销。

 5.4.2 .5 站在距火源 两米 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5.4.2 .6 对着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5.4.3  检查保养:  

 5.4.3 .1 使用温度为-10~+ 55℃ 。  

 5.4.3 .2 灭火器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重量,重量减少 50g 即应检修。  

 5.4.3 .3 一经开启必须送合法的专业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或再充装。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