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开展廉洁从教的体会
2025-09-29 04:13:32 责编:小OO
文档
开展“廉洁从教、廉洁从政”活动的体会

自从开展“廉洁从教、廉洁从政”活动以来,我校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收到明显效果。

一、提高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的认识。

廉洁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加油站、航标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又一突破口。认识统一,才能行动坚决。因此,学校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两张皮”的问题,突出了课堂主渠道;二是专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脱节问题,要求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活动安排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教育的规律,把廉洁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在实施教育活动中,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和可接受原则。

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就是以古今中外名人的光辉典范来促使学生多感受积极向上的正义力量,树立正气,纯洁心灵,敬廉崇洁,走进崇高。因为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判断是非能力相对较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采取正面事例和正面说理的方式,以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他们“未识芳草、先尝毒果”。坚持可接受原则,就是使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方法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让学生易于接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环境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

三、学校从三个层面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第一个层面就是在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中开展“廉洁从政、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为此,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丰富了学校廉政文化。通过教育活动增强了敬廉崇洁意识,大家勤政廉洁,从教为民,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第二个层面就是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廉洁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才是学校进行廉洁教育的最根本的保证。只有美好的心灵才能塑造心灵的美好,只有纯真的感情才能培育感情的纯真。基于此,学校把廉洁从教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中开展了通过家长评议、学生评教等形式来强化教师的廉洁从教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自觉性。第三个层面就是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廉洁奉公、诚实守信、敬廉崇洁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

四、选准三条途径

学校把学科渗透、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作为廉洁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把学科渗透作为进行廉洁教育的主渠道,从充分挖掘语文、思想品德、社会、历史、政治等学科教材中所蕴含的廉洁教育素材入手,建立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如:在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课《丰碑》、第九课《金色的鱼钩》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教育;利用第二十四课《西门豹》,进行不畏权势、执政为民的教育。将历史教材中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谦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都视为进行廉洁教育的生动教材。

把主题活动作为进行廉洁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学唱一首反腐倡廉歌曲、讲一个廉洁故事、背一组廉政格言、办一期廉洁手抄报、看一部反腐倡廉影视片、开展一次廉洁书画比赛、编排一组廉洁文艺节目等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把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进行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社会,明辨了事理,提高了能力,升华了思想。

“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效果。

廉洁光荣、可耻的思想逐渐根植于中小学生的心灵。近一年的教育实践,让学生们不仅理解了什么叫清正廉洁,更懂得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先辈们留给的永恒的财富是气节、是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攀比,只能让你欲壑难填,只能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像牛玉儒这样能甘于清贫是多么可贵”……这就是学生们经过廉洁教育浸润后的真实情感。许多同学表示自己在生活上要艰苦朴素,不乱花钱,不贪别人便宜;在学习上要奋发向上,不抄别人的作业,做到诚信考试。

廉以养德、执教为民的职业道德已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育学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自身接受教育的过程。经过廉洁教育实践,大多教师对此深有感触,自觉增强了师德师风建设。一位教师说:“‘敬廉崇洁’教育首要的是改变教育者自己。通过活动我们再次认识到只有自己首先学会做人,才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过去出现的有偿家教行为消声匿迹了,体罚学生的现象没有了,向学生推销资料的事情不见了,对学生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例多了,婉言谢绝家长请客送礼的好现象多了,披星戴月、挨家挨户地家访已蔚然成风。

廉以立品、清廉为人的社会理念不断辐射到每个家庭。“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学生的社会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在社会和家庭中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很多家长表示,学校的廉洁教育活动,对我们家长触动很大。我们家长不仅了解到了廉洁教育的内容,而且意识到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做出样子,特别是在廉洁方面,要清清白白做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