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职业教育学新编
2025-09-29 04:12:35 责编:小OO
文档
一、名词解释: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P1

2、教育:是以一定社会为背景,以传递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的品德、智力和能力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P19

3、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的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并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P23

4、终身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案,也成为一种社会方案,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发展阶段。P28

5、人的发展:宏观上是人类的发展,微观上指个体的发展。P35

6、就业:通常表现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能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P39

7、职业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是制订其教育规划、编制课程、开展教育活动、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和价值尺度,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指南。P79

8、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它充分体现着国家的教育目的,直接指导学校内部各项工作有序的展开。P90

9、教育制度:也称作教育,是指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组织系统、各种教育机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P94

10、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为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组织制度保证。P95

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的教会学生。P126

1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P129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P162

14、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P179

15、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传统称为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编写教材、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P180

16、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表达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材料,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和相互作用的中介,可以理解为教师用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学习材料。P181

17、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指导教学行为和活动,是对教学的价值追求。P1

18、“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技开发等内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P196

19、行为导向:是以追求学生的行为改变为教学目标,通过师生的交流和活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环境中,使学生形成符合生产需要的行为规范。P199

20、能力本位: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P200

21、互动共振:是通过师生相互配合、交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学相长的效果。P205

22、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对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若干要素组合方式。P215

二、判断:

1、职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系统化的培养人才的教育理论。一个学科的形成至少有两个标志,一是的研究对象,二是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职业教育理论是关于职业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人类研究职业教育现象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萌芽、形成学科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2、乔治.凯兴斯泰纳是劳作教育思潮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德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3、职业教育的功能: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互动,经济功能,政治与文化功能P28

4、就业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劳动合同制,社会保险制度,就业纳入法制化的轨道。P40

5、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P43

6、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单轨制,混合制。P97

7、职业教育课程特点:“为什么教”——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特点,“教什么”——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特点,“怎样教”——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特点。

三、简答:

1、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p8

答:(1)职业教育的目的(2)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3)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4)职业教育道德理论(5)职业指导工作

2、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p25

答:(1)教育基础的社会性(2)教育指向的职业性(3)教育性质的完成性(4)教育目标的生产性(5)教育内容的实用性(6)教育发展的终身性

3、职业教育基本内涵P24

4、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p114

答:基本素质:智力正常,身体健康,基本文化常识,交流沟通能力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知识层面,职业能力素质层面,职业心理素质层面

5、“双师型”教师能力模型P126

答:(1)基于职业的专业理论(职业专业知识解构与重构能力)教师对于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的水平。

 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的能力。

6、“双师型”教师的培养p127

答:从制度层面(1)建立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完善职业教育师资管理以及培养培训制度(3)实施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项目(4)实施境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进修合作项目。

7、职业学校教师应如何认识和看待学生P161题目

8、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注意事项p150

答:(1)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意德育任务的层次性

9、学生管理包括哪些内容p153

答:(1)思想管理: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2)日常行为管理;(3)组织管理;(4)学习管理(5)技术推广管理(6)生产劳动管理

10、专业设置原则P166

答:(1)按需设置原则(2)特色性原则(3)宽口径原则(4)超前性原则(5)稳中求活原则(6)技术难度原则

11、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P175

答: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12、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P183

答:(1)从满足“岗位需要”的课程观转变为满足“广泛就业需要”的课程观;

12、教学准备:(1)了解和研究学生情况(2)明确教学目标(3)钻研教学内容(4)设计教学方案

四、论述

1、举例说明职业教育在人的社会化及其个性发展中的作用P46

2、教学模式:按以下方面展开 (1)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2)教学目标(3)教学活动程序(4)师生配合方式(5)支持条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