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广人员研究
2025-09-29 04:12:31 责编:小OO
文档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广人员研究                  ——基于四川省基层农技员的调查

【摘 要】文章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响应变量统计方法对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农技员推广意愿及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技员收入、地位、年龄、推广经费、对工作的态度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对基层农技员的推广意愿及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基层农技员;推广意愿及行为

一、相关研究简述

目前关于农技员推广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乔方彬、秀、胡瑞法(1999)分析了我国农技人员行为,并得出推广经费短缺和社会地位及收入水平低是促使农技人员减少推广时间的重要因素。胡瑞法(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技推广经费、事业单位性质、乡镇农技单位的管理方式均影响到农技人员下乡从事推广工作。Joseph Kiplang(2005)分析了农业技术研究人员和农技人员之间的有关技术的信息交流问题,认为农业技术研究人员和农技人员都非常需要信息交流平台。王移收(2006)认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已经制约着我国农技推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应改变这种思维定势,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它有效的培训体系。本文将通过分析基层农技员的推广意愿和推广行为.揭示目前农技员对基层农技推广-丁作的态度及行为,为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提供思路及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在抽样时主要根据地形(平原、丘陵和山区)和是否是试点区域在四川全省随机抽取20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2份。其中,男性调查者占总数的74.5%;女性占25.5%。年龄在30岁以下的农技员占19.6%;31岁枷岁之间占33.3%;40岁~50岁之间占37.3%;51岁一60岁之间占9.8%。居住在农村的农技员占52.9%,居住在城镇占47.1%。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60.8%。兼职技术人员占39.2%。具有初中以下学历占总数的17.7%,具有高中、中专学历的占41.2%,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41.2%。属于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区域的农技员占总数的44%,非试点区域的占56%。工作1年及以下的占6.1%,2年一5年的占30.6%;5年一10年的占26.5%,lO年一15年的占14.3%.16年以上的占22.4%。

三、农技员推广意愿及行为实证分析

【一)对从事农技推广的收入的态度

调查分析.农技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月收人最低80元,最高1 500元,总体工资月平均水平684元。与20世纪80年代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收入比较,认为当前收入比80年代升高的农技员占74%.降低的占4%。收入不变的占10%o从年龄分布看,30岁以下的农技员中认为收入升高的占60%,3l岁枷岁之间的占.7%,40岁一50岁之间的占88.9%,50岁以上的占80%。专职技术员中有76.7%、兼职技术员中有70%认为与80年代相比。农技员的收入升高。      

与本单位其他部门比较,农技员认为工资收入比其它部门高的仅占9.8%,认为工资收入低于其他部门的占31.4%。认为差不多的占58.8%。其中,专业职技术员中有56.2%、兼职农技员中有43.8%认为工资收入低于其它部门。认为农技员工资收入降低的受访者中,30岁以下的占18.8%。30岁一40岁之间的占25%,41岁—60岁之间的占56.3%。试点区域有31.3%。非试点区域有43.8%的农技员认为工资水平低于本单位其他部门。分析说明,整体看农技员的收入比80年代增加,与单位其它部门比较,农技员收入差距不大。认为收入低于其它部门的农技员中,专职农技员比兼职农技员的比重高,40岁枷岁之间的农技员在不同年龄层中最明显,非试点区域农技员认为收入低于单位其它部门的倾向性更大。

对当前收入的态度。35.3%的农技员对当前的收入不满意.43.1%的人认为当前的收入一般,21.6%的人对收人满意。在不满意收入调查群中,30岁以下占11.8%。31岁一40岁占52.9%。41岁~60岁占35.3%。居住在农村的占52.9%,城镇的占47.1%;工作1年以下占66.7%,2年一5年占40%,5年一lO年占61.5%,10年~15年的占57.1%。专业技术人员中有61.1%、兼职农技员中有38.9%对当前收入不满意。分析说明,对收入不满意的农技员中.中青年农技员占的比重最高.居住在农村的农技员对收入的不满意程度高于城镇农技员.工作时间较长的农技员对收入不满意表现比较突出。

(二)农技员对当前地位的态度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农技员认为地位升高的占45.1%,地位没有变化的占23.5%,地位降低的占19.6%。从性别上看,女性调查者中有61.5%的人认为地位没有变化,男性中有47.4%的人认为地位升高,26.3%的人认为农技员的地位是在下降。认为地位降低的受访者中,从年龄层次来看。30岁以下的农技员占10%,31岁一40岁占30%,41岁一60岁占60%;从工作时间看,工作5年以下的占20%,5年~10年的占30%,10年以上的占50%。与80年代相比认为地位升高的调查者中,工作10年以上的占22.7%,5年一10年的占31.8%,2年~5年的占60%。分析说明,与80年代相比,年龄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的农技员认为地位下降的倾向性明显高于年轻的、工作时间较短的农技员。

与本单位其他部门相比,54%的农技员认为地位没有什么变化。38%认为地位低于其他部门,认为地位高于其他部f J的仅占8%。其中,认为农技员地位低于其他部门的调查者中,3l岁√m岁之间的调查者占36.8%,41岁~60岁占57.9%。52.6%专业农技员认为地位低干其他部门.兼职农技员中有47.4%持同样的观点。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2年一5年的农技员认为地位低于其他部门的人员占的比重为36.8%,工作5年。lO年的占26.3%,工作10年以上的占26.3%,这说明t作时间较短和比较长的农技员认为自己在单位的地位一般低于其他部门。

(三)对从事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态度

1.对推广经费来源的态度。目前基层农技推广的经费来源中,88.1%的农技员认为经费来源于各级财政拨款,其中来源于国家财政下划的占9.8%。来源于市县一级财政拨款的占54.9%,来源于乡镇一级财政支持的占23.5%,来源于农业公司赞助或专业协会提供的仅占5.9%,甚至有2%的地方根本没有经费来源。针对目前国家所投入的公益性经费的使用情况,76%的农技员认为公益性服务经费的使用是不够用的,有20%的认为当前的经费基本够用,有2%的受访者认为根本就没有经费的投入。工作5年~10年中的有84.6%,10年。15年中有85.7%,16年以上的有91.7%的农技员都认为经费是很不够的。试点区域中72.7%、非试点区域有.3%的人员认为经费不够。分析看出,当前的经费投人是不足的,投入的渠道是单一的。

2.时经费使用的态度。调查得知,68%的农技员认为当前的经费使用比较合理,32%的人持反对态度,认为经费的开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从农技员所在单位的经费来看,58.9%的农技员认为单位的经费是欠缺的,其中一般欠缺的占37.3%,非常欠缺的占21.6%;经费数量一般的占33.3%,经费充足的仅占7.8%。专职农技员中有58.1%的人,兼职中有60%的人认为经费是欠缺的.前者比后者高11.7%。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2年.5年的农技员中有46.7%,5年~lO年的有61.6%,10年一15年的有68.4%的人都认为经费是欠缺的。从农技员参加技术学习的经费支持来看,完全由自己承担的占24%,单位全额报销的占20%,自己出少数,单位报销大部分的占40%,单位报销小部分,自己出大部分的占14%,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学习的占2%。这说明81.6%的农技员在参加学习时自己都要全额或部分承担费用。

3.对农技工作的态度。从统计数据分析,属于专业对口安置的仅占2%,工资待遇好选择农技推广工作的仅占3.9%,社会地位高而选择农技工作的仅占3.9%,相对自由而选择农技工作的占25.5%,难于找到其他工作而不得不从事农技工作的占33.3%。由于其他原因而从事农技工作的占27.5%。工作5年以上的农技员选择农技T作主要是居于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考虑。5年以下的选择农技工作主要是难于找到工作和相对比较自由。试点区域有31.8%的人员是居于相对自由而选择农技工作,有22.7%的人是居于难于找到工作而从事农技推广。非试点区域有42.9%的人是由于难于找到工作而不得不从事农技推广。

针对是否更换新的工作,51%的农技员不会放弃现有的农技工作,49%的人会选择莺新考虑新的工作。兼职农技员中57.9%的人会重新选择新工作。只有42.1%的人愿意继续留下从事农技工作。专职农技员中,有56.7%会选择留下。从会选择新工作的调查者分析,专职占54.2%,兼职占45.8%。前者比后者高出8.4%.这说明专职农技员选择新工作的倾向性高于兼职的农技员。工作时间较短的农技员重新选择找工作的意愿明显高于推广工作年限较长的农技员。具体分析,工作1年以下的有66.7%,工作2年一5年的有53.3%,工作5年。10年的有53.8%,工作10年一15年的有50%会蕈新考虑工作。从农技员的年龄层次看。3l岁一40岁之间有58.8%的人选择重新寻找新的工作,4l岁~50岁之间有50%,50岁以上有20%,这说明中青年农技员对从事农技工作不是很稳定。

4.农技员对学*-7的态度。从是否愿意通过学习或培训来更新自己技术知识的意愿调查中,有96%的农技员都选择愿意学新知识,但是学习知识的意愿在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专职与兼职、不同居住地的农技员之间表现的强烈程度不一样。具体分析,31岁.40岁之间有52.9%,41岁一50岁之间有42.1%,50岁~60岁之间有60%,30岁以下有50%农技员选择非常愿意学习知识。说明40岁~50岁之间的农技员对新知识的学习意愿相对其他年龄层较低。工作5岁一lO年的农技员非常愿意学习知识的意愿比工作10岁.15年农技员低18.6%,比丁作16年以上的农技员低19.8%,这也说明这部分农技员的学习意愿是比较弱的。选择非常愿意学习的专业农技员占%.兼职的占36%,前者比后者高出28%。居住在城镇的农技员在学习新知识方面选择非常愿意的比例为56%.而居住在农村的比例为44%,前者比后者多出12%。分析表明专业农技员在学习新知识方面的意愿明显比兼职农技员强烈,居住在城镇的农技员在学习新知识方面的愿望比居住在农村的农技员的愿望强烈。

(四)农技员的推广行为分析

农技员的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广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农户进行技术推广时获得技术的渠道、采用的方法、推广技术的选择、推广的方式等方面。

1.农技员获得技术的渠道。调查分析,54%的农技员推广的技术是通过渠道获得。28%的农技员通过科研院所获得,12%的农技员通过农业公司获得,通过农业实践获得的占16%。来自科研院所的技术中,专职农技者占77.8%,来自公司的技术中专职农技员占75%,兼职农技员分别只占22.2%和25%。此外,从农业实践中获得技术的兼职农技员占100%,这反映出兼职农技员获得技术的渠道主要是和农业实践,而专职农技员获得技术的渠道主要是、科研院所和农业公司。

2.农技员进行技术推广的方式。分析得出,目前通过发放资料,田间培训和推广人员入户是农技员向农户推广技术的主要方式。84.3%的农技员选择通过发放资料来进行技术推广。76.5%的农技员通过田间培训来推广农业技术。56.9%的农技员采用推广人员入户,39.2%的农技员通过咨询服务。37.3%的农技员选择成果示范来推广农业技术。选择田间培训的农技员中。专职农技员占61.5%,兼职农技员占38.5%;选择成果示范的方式中。兼职农技员占21.1%.专职农技员占78.9%;在推广人员人户中。专职农技员占65.5%.兼职农技员占34.5%。这说明专职农技员在推广方式的选择上与兼职农技员有所不同。

现阶段农技员的技术推广重点仍然是产中和产前.对于产后的相关技术推广示范较少。农技员推广技术时,55.1%的农技员选择下乡随机找农户进行技术推广,5l%的农技员通过村干部联系农户进行技术推广,36.7%的人通过联系示范户来完成推广。40岁以下的农技员中有60%首先选择联系村干部,40岁一60岁之间有62.5%的人直接下乡找农户进行技术推广。试点区域的农技员有63.6%的人联系农户首选的方式是直接下乡找农户,非试点区域的农技员则选择直接联系村干部作为首选的方式。分析表明,村干部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进行协调服务的功能是重要的,同时年轻农技员由于与农户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通过村干部可以减少交流沟通的障碍,而工作年限较长的农技员由于比较熟悉农村环境,与农户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选择直接联系农户更有利于进行推广工作。

3.农技员对所在组织的态度。问卷分析看出,44%农技员是通过定岗招聘的方式进入农技单位,24%是通过委托服务的方式进入农技单位,18%是通过派驻的方式进入。14%是其它形式进人.这说明没有岗位的农技员大概占56%。从单位对农技员的管理看,有32%的农技员在推广t作中没有竞争机制,有80.4%的农技员认为单位的考核办法不合理,有13.7%的人认为单位根本没有奖励办法,有68.6%的人认为虽然有奖励办法但是存在问题,有13.7%的农技员认为单位根本没有针对农技员的规范管理制度,有49%的人认为虽然有管理制度但是不健全不规范。同时,有80%的农技员除承担农技推广工作以外,还要承担其他行政工作,特别的。大量承担其他行政工作的占48%,少量承担的占32%,真正专心搞农技推广工作的只占20%,这也反映出绝大部分农技员并不能真正专心的做到推广工作。

在对增加T资后是否愿意增加推广时间的态度调查中,有96.3%的人都选择在增加工资时愿意增加推广的时间,有94%的农技员在增加培训技术的基础上更愿意进行技术推广工作,有98%的农技员在今后5年内愿意继续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分析表明.现阶段农技员中绝大部分还是热爱本职工作的,未来农技队伍的稳定是可以做到的。

四、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整体上看,农技员普遍认为工资收入比20世纪80年代农技员的收入增加,与单位其它部门相比,工资收入差别不大。但是进一步分析,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工资收入低于其它部门的倾向性大于兼职人员,非试点区域的农技员认为1=资收入低的比重大于试点区域,40岁以上的农技员认为工资收入低于其他部门的在整个调查者中居于主要地位。

2.多数人认为当前的收入比较正常。但是从年龄、居住区域以及专兼职上看存在差异:中青年农技员对收入的不满意相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员表现更明显,居住在农村的农技员对当前收入的不满意比城镇的明显,专业农技员对收入的不满意比兼职农技员更突出。

3.专职农技员选择新工作的倾向性高于兼职的农技员,中青年农技员对从事农技工作不是很稳定。

4.农技员对当前的经费投入的数量及使用情况不满意。对目前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制度的现状不满意,说明当前基层农技员的经费投入没有得到保障,农技员的学习教育培训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5.基层农技员中大部分人具有兼职行为,大量的时问实际上是从事与技术推广无关的工作,真正只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仅占少数。农技员所在的基层管理单位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能真正调动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

附录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采购项目配置清单

仪器采购情况(部分)

序号名  称

型号数  量

1台式电脑联想16台

2传真机佳能16台

3打印机佳能16台

4文件柜16个

5数码摄像机索尼5台

6投影仪索尼17台

7幕布17个

8笔记本电脑联想8台

9电视机36台

10桌椅100套

11土壤养分速测仪托普TPY-6PC

16台

12手持GPS面积测量仪

TMJ-201216台

13土壤取样器16台

14农残速测仪托普NY-5D

16台

15病虫测报灯托普TPCB-II-C

16台

16病虫调查统计器托普TPTJ-2

16台

17孢子捕捉器TPBZ-116台

18电子天平国产14台

19恒温培养箱DHG-9053A

12台

20振荡器HY-418台

21蒸馏水机YA.ZD-1019台

22冰柜海尔15台

23移液器大龙15台

24水分速测仪PM8188new15台

25显微镜60台

26手持放大镜80个

27种子培养箱托普RTOP-Y

18台

28科技入户摩托车10辆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仪器

根据项目要求,托普仪器特整理出仪器配制清单,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欢迎来电咨询!

仪器设备名称仪器型号用途说明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TPY-6PC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这两个型号可任选其一。
TPY-6A

土壤墒情速测仪TZS-W土壤水分、温度是土壤墒情的重要指标,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土壤的水分(墒情)的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精确的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药残留速测仪NY-8D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该农药残留速测仪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NY-5D
植物病害检测仪TPH-II植物产生的病害主要由细菌、真菌和病毒所引起,但是因为农民不知道病害是由何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会“病急乱投医”,喷洒大量农药,如果没有针对性的用药,那对于农民来讲,浪费了大量的买农药的钱,而且种出的蔬菜及农作物农药残留也过高,因此植物病害检测仪的问世,可在植物染病初期准确诊断植物染病源,帮助农户快速准确确定所用农药的品种,给农民减少了损失也增加了效益。
植物营养速测仪TYS-3N植物氮素含量、叶绿素和叶片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和生理参数,是反应植物生命体征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植物施肥和灌溉的重要依据。
自动虫情测报灯TPCB-III牧业、蔬菜、园林、果园等领域。
频振式杀虫灯TPSC2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广泛应用于农、林、蔬菜、园林、果园、城镇绿化等。
孢子捕捉仪TPBZ1可检测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主要用于监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动、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TPBZ2
TPBZ3
温室环境监测仪TNHY-5可在温室中指导生产,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可自动记录出数据,不同的蔬菜水果有不同的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参数,有了这个仪器就可以科学的指导生产和种植。

土壤硬度计TYD-2测土壤的紧实度,紧实的土壤可阻止水分的入渗,降低化肥的利用率,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得知土壤的紧实度显得尤为重要。

水果硬度计GY-1测水果的成熟度。
数字式糖度计TD-45测水果的含糖量。
谷物水分仪TDS-1G

谷物水分速测仪在收粮的时候可以直接检测出含水量的高低,指导储藏和收购价格。
双目解剖镜PXS-1040给植物病害做诊断时用。
生物显微镜XSP-2CA给植物细菌做诊断时用。
电子天平SL202N交直流两用,带到野外称量很方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