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卷
2025-09-29 04:14:30 责编:小OO
文档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编号填入对应表格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2.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

A. 物质是运动的    B. 运动是绝对的

C. 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   

D.客观条件不能主观认识

4、“实事求是”这句话中的“是”是指(   )。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6、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7、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   .)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的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9、“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

A、适度     B、互惠互利     C、因人而异     D、主动热情               

10、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1、哲学上所说的对立是指(     )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       B、矛盾双方互相对抗                                         

C、矛盾双方互相分离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12、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

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3、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有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具有两面性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14、“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   )

A、知人知面就行了    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   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

15、《论语》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它的哲学寓意是(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16、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观察得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一致的的(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7、巴金的名言:“为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这句名言正确的理解是(    )

A、人不应该在寒冷、寂寞中生活   B、人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C、人可以不珍惜生命             D、每个人都应该轰轰烈烈的死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9、新事物是指(        )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2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

A、“现象”和“本质”

B、“本质”和“现象”

C、“客观”和“主观”

D、“主观”和“客观”

二、简答题

1、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 做到文明上网?

三、理解说明题

小何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没几个月他就干不下去了,原来是她不能适应那里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她不喜欢在那个上司的手下做事,同事之间的摩擦也让她十分烦恼,她感到郁闷、烦躁,有时忍不住发火,结果人际关系更加紧张最后丢到了这份工作。

1、你从小何的工作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提示:用联系的观点分析)

 

 

2、我们该怎样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