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施工方案
2025-09-29 04:46:00 责编:小OO
文档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层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

1)基层处理: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油污等,找平层应平整、坚实、无空鼓、无起砂、无裂缝、无松动掉灰。

2)涂布底涂:按设计要求,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底涂于基层上,涂布厚度不小于0.4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12小时。

3)增强层铺设:在底涂未干透的情况下,将胎体增强材料铺设于底涂上,压实、排除气泡和皱褶。

4)涂布面涂: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面涂于增强层上,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5)涂布面涂二遍:按设计要求,再次进行面涂,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6)涂布面涂三遍:按设计要求,再次进行面涂,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7)涂布面涂四遍:按设计要求,再次进行面涂,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8)涂布面涂五遍:按设计要求,最后进行一次面涂,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9)涂布面涂六遍:按需要进行第六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0)涂布面涂七遍:按需要进行第七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1)涂布面涂八遍:按需要进行第八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2)涂布面涂九遍:按需要进行第九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3)涂布面涂十遍:按需要进行第十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4)涂布面涂十一遍:按需要进行第十一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5)涂布面涂十二遍:按需要进行第十二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6)涂布面涂十三遍:按需要进行第十三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7)涂布面涂十四遍:按需要进行第十四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8)涂布面涂十五遍:按需要进行第十五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9)涂布面涂十六遍:按需要进行第十六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20)涂布面涂十七遍:按需要进行第十七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21)涂布面涂十八遍:按需要进行第十八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22)涂布面涂十九遍:按需要进行第十九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23)涂布面涂二十遍:按需要进行第二十次涂布,涂布厚度不小于1.5mm,涂布时间间隔不小于24小时。

1.1.5.2.注意事项

1)施工时应注意安全,严禁在雨天、五级风及以上时施工。

2)涂布时应均匀、一次涂布不宜过厚,避免出现气泡和皱褶。

3)涂布面涂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增减。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火,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

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6)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交付使用。

防水涂料施工流程包括基层验收、基层处理、特殊部位附加增强处理、涂布防水涂料以及收头密封处理和验收。在基层验收阶段,需要检查基层质量,清理和修补基层缺陷,并确保基层干燥度符合要求。基层处理剂的配制要求溶剂型防水涂料用相应的溶剂稀释后使用。涂布防水涂料前,特殊部位如天沟、檐口等需要进行附加增强处理,节点要填充密封材料。涂布防水涂料前需要检查涂层质量,涂布时应先涂立面和节点,后涂平面。涂布完后,严禁上人踩踏走动。

3.涂膜应该分层、分遍涂布,每一遍涂层表面应该检查是否有气泡、露底、漏刷,胎体材料是否有皱折、凹坑、刮痕等缺陷。每遍涂布的方向应该相互垂直。

4.铺设胎体增强材料可以在涂布第二遍涂料的同时进行,也可以在第三遍涂料涂布前进行。第一种方法是湿铺法,边涂布防水涂料边铺展胎体增强材料边用滚刷均匀滚压。第二种方法是干铺法,即在前一遍涂层成膜后,直接铺设胎体增强材料,并在其已展平的表面用橡胶刮板均匀满刮一遍防水涂料。根据设计要求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铺贴第二层或第三层胎体增强材料,最后表面加涂一遍防水涂料。

5.立面在涂布最后一遍防水涂料的同时进行,即边涂布防水涂料边均匀撒布细砂等粒料。在水乳型防水涂料层上撒细砂等粒料时,应该撒布后立即进行滚压,才能使砂粒与涂膜粘结牢固。

1.1.5.6.收头处理:所有涂膜收头都应该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密实或用密封材料压边封固,压边宽度不得小于10mm。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该裁剪整齐,如有凹槽应该压入凹槽,不得有翘边、皱折、露白等缺陷。

1.1.5.8.检查、清理、验收:涂膜防水层施工完后,应该进行全面检查,必须确认不存在任何缺陷。抽样检查涂膜的厚度,补刷检查点,修补恢复局部防水层。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节点密封效果、附加防水层的施工质量不得有渗漏。最后进行验收。

1.1.6.质量标准:

1.1.6.1.主控项目: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密封材料和其他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包括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检报告。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检验方法包括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涂膜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的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包括观察检验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6.2.一般项目: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该符合规定和设计要求,涂膜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检验方法包括采用针测法或取样量测方式检验涂膜厚度。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该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布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裸露胎体增强材料和翘边等质量缺陷。检验方法包括观察检验。

在涂膜防水层上铺撒粒料或浅色涂料保护层时,应确保均匀铺撒且牢固粘结。若使用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作为保护层,则需要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分格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通过观察检验。

1.1.7.施工注意事项

1.1.7.1.防水涂膜施工应遵循以下规定:

1) 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2) 先涂的涂层干燥或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3) 需要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4)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70mm。

5) 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6) 防水层不得有裂纹、脱皮、流淌、鼓泡、脱落、开裂、孔洞、收头不严和胎体增强材料裸露、皱折、翘边等缺陷。

7) 节点的密封处理,附加增强层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水落口、天沟、檐口、泛水及板端等特殊部位,可采用涂料增厚处理,即刮涂2—3mm厚的涂料,其宽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可按“一布二涂”构造做好增强处理。

8) 胎体增强材料铺贴的时机、方式应严格控制。铺贴时必须保持平整、无皱折、无翘边,搭接应满足要求。

9) 双组份防水涂料配料时计量应准确,搅拌应充分均匀。对于不同组分的、取料勺、搅拌棒等,不得混用,以免产生凝胶。

10) 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涂膜防水层的厚度以及每遍涂层的厚度和间隔涂布时间。涂布时应避免将气泡裹进涂层中,若有气泡产生应立即消除。涂布应厚薄均匀、表面平整。

1.1.8.成品保护

在涂膜防水层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后,应对已完成的涂膜防水层进行保护和养护。养护期间不得上人行走,更不得进行任何作业或堆放物料。

1.1.9.安全环保措施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境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溶剂型防水涂料易燃有毒,应存放于阴凉、通风、无强烈日光直晒、无火源的库房内,并备有消防器材。

使用溶剂型防水涂料时,施工现场周围严禁烟火,应备有消防器材。施工人员应着工作服、工作鞋、带手套。操作时若皮肤上沾上涂料,应及时用沾有相应溶剂的棉纱擦除,再用肥皂和清水洗净。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