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2025-09-29 04:44:43 责编:小OO
文档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简本)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文本名目

第一部分 目 标………………………………………………………………1

第二部分 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7

第三部分 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14

第四部分 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32

第五部分 行动打算 ……………………………………………………….39

第一部分  目 标

项目概况

规划背景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进展规划纲要(2008-2020)》出台,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加快推进,顺德区列入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努力争当“五个示范区”,面临区域化进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提出“由街镇群到大都市区”进展战略,实现从镇街到都市的进展、从都市到都市区的融入,都市进展模式和进展格局面临重大转型。

规划目标

(1)立足于区域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构建有辐射力的区域对外交通体系。

(2)协同顺德区都市总体规划、顺德东部新城规划等同期开展的都市规划,构建支撑和引导都市进展的交通体系。

(3)衔接和和谐上层次《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等有关规划,落实轨道、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合重点交通设施和近期都市交通热点咨询题,制定详细规划方案。

(4)制定顺德区近期交通行动打算,指导顺德区交通规划建设。

规划范畴、年限

规划范畴为顺德全区十个街镇,总面积约806km2。

规划年限2009-2020年,近期2009-2015年。

指导思想

(1)战略提升-把握机遇,将顺德的进展上升到区域层面乃至国家战略层面

(2)理念更新-以交通引导都市进展理念为核心,支持都市布局结构

(3)突出重点-面向中心区等热点咨询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4)重在落实-强调规划的操纵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工作的重要抓手

(5)协同规划-与顺德总规紧密互动,实现由单向规划向双向互动规划的转变

工作过程

项目工作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2009年5—7月,开展顺德全区综合交通调查,涵盖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运行等各个方面,其中开展的居民出行调查范畴覆盖全区200个村居,抽样约1.8万户,调查5.3万人。

第二时期:2009年8—9月,编制规划工作纲要,并制定交通战略、区域交通、都市道路、轨道、公交等初步方案,并与各部门及街镇进行汇报和沟通。

第三时期:2009年9—10月,编制完成规划中期成果,向区领导进行汇报,获充分确信。中期成果于2009年10月28日经专家评审通过。

第四时期:2009年11-2010年4月,广泛征求了各有关部门、单位、各个街镇意见,按照各方意见,并和谐总体规划(修编)、东部新城和西部产业园区等有关规划,深化完善规划方案,形成规划终期成果,并于2010年4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

第四时期:2010年5月-8月,再次征求有关单位、各街镇意见,进一步落实道路等设施规划红线。按照专家、部门及各街镇意见对规划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上报规委会审查。

目标与策略

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进展规划纲要》和《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以后顺德逐步向都市圈一体化、都市化整合、创新基地和岭南魅力水乡的方向进展。

挑战一:都市圈一体化。随着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广佛都市圈融合,都市圈向心化进展和区域协作关系持续加大,顺德区对外的区域性交通需求增长迅猛,仅靠目前区域交通体系难以满足要求,亟需城际轨道和区域高快速路体系来承担。

面临咨询题一:城际轨道(走廊)不能满足区域客运交通的需求(都市圈向心化)。随着区域进一步融合,区域客运逐步出现通勤化特点,按照50%的公交分担率考虑,要紧交通轴向客运交通需求将达到3万人次/h,常规公交无法满足;而在建广珠城际轨道偏离顺德都市中心,难以适应顺德区域化进展的要求。

面临咨询题二:高快速路网体系不能适应区域交通需求的增长(区域协作关系)。以后对外和过境交通需求将增长到现在的3倍左右,现有的以国、省道承担方式严峻阻碍都市内部交通运行,必须合理规划对外和过境专用通道,提升货运交通的运输效率,并减少对都市交通的阻碍。

挑战二:都市化整合。随着都市化进展、都市空间整合,以后顺德中心趋势将进一步加大,外围各街镇亦快速都市化,亟需构建现代都市交通体系来适应其都市化整合进展的要求。

面临咨询题一:各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通道不足。推测客运需求总量由2009年的282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426万人次/日,增长51%,且镇街之间的出行比例从15%上升到20%-30%,各街镇都市化融合趋势加大,现有以国道为主的交通体系将难以适应相对融合的都市化进程,需增加相应的通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面临咨询题二:中心城区的交通体系(路网、公交)不完善。推测中心城区交通需求由2009年的121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211万人次/日,增长74%,出现强中心趋势,要紧通道上的交通需求超过了一般公交承担的能力,亟需引进大(中)运量的公交系统。

面临咨询题三:外围城镇路网体系难以支持其都市化的进展。目前各街镇各自为政,道路交通衔接不畅,且各街镇内部的现有路网不成体系,难以支持其都市化的进展和用地开发的要求。

挑战三:创新基地与岭南魅力水乡。顺德将逐步建设成为珠三角创新基地和岭南魅力水乡,都市进展逐步向品质化方向推进。现有交通品质无法支撑顺德创建珠三角创新基地和打造岭南魅力水乡的要求。

面临咨询题一:公交系统覆盖率不高,服务水平较低。公交站点300米、500米覆盖率仅为41%、78%,均低于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公交日客运量仅15万人次,总体规模较小;公交方式占居民出行中比例仅占2%左右(全方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面临咨询题二:行人过街设施缺乏,安全性较差。顺德区现状干道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缺乏,过街设施指标低于有关规范值,行人过街困难。

面临咨询题三: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突出,违章停车现象严峻。按照估算,顺德区最大停车需求(含夜间、日间高峰)约23.5万个停车位,缺口达15万个。

进展目标

1、都市圈交通

顺德与广州、佛山中心区之间30分钟可达;顺德与广佛都市圈内要紧区域1小时可达;铁路(包括城际、大铁路)承担客运比例提升到20%左右。

2、都市化交通

顺德中心区与周边片区之间30分钟可达;高峰期间干道平均车速不低于30km/h; 2020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5%以上,要紧交通走廊公交分担率达60%。

3、交通服务创新

引进新型环保的交通工具,创新交通营运治理(推行公交TC模式),打造环保、安全、舒服的高品质交通运输体系。

进展策略

(一)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策略1:主动引入国家铁路系统,提升顺德区域地位

策略2:加大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紧密与区域核心都市的联系 

  策略3: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支持区域一体化进展

  策略4: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打造区域物流中心

(二)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策略5:优化都市轨道交通布局,支撑引导都市整合

  策略6:构建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

  策略7:构建一体化的都市道路网络,支持都市进展和产业布局

(三)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策略8:创新公共交通进展模式,改善公交服务水平

  策略9:完善慢行交通设施,构建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系统

  策略10:构筑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顺畅转换

  策略11:完善停车系统,构建平稳和谐的静态交通体系

  策略12:实施主动有效的交通治理,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第二部分 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主动引入国家铁路系统

顺德区综合实力位于全国百强县前列,但境内目前尚未有国家铁路,与顺德区社会经济进展要求和区域地位不相适应。目前广东西部沿海铁路正在筹建,顺德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主动争取国家铁路的引入,适应顺德区以后社会经济和交通进展要求,提升顺德区的区域地位。

引入国家铁路的重要意义

满足顺德区以后对外客货运交通需求,支持社会经济进展。

成为衔接珠江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提升顺德区域地位。

便利与珠江东岸交通联系,补偿近中期珠三角城际轨网服务不足。

和谐落实顺德境内国家铁路布局

按照都市进展要求、都市用地布局以及交通设施分布情形,顺德境内国家铁路的具体布置需重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1)考虑与顺德东部新城、西部产业新城等重点进展区域结合,支持带动顺德重点策略区域的进展。

(2)尽可能考虑与顺德境内规划高速公路、快速路结合,幸免铁路对都市用地、环境的产生较大阻碍,实现都市土地利用、交通与环境的和谐进展。

(3)与城际轨道、都市内部轨道、中运量公交、道路等交通方式和设施形成良好对接,以实现都市内外交通顺畅转换。

目前铁道部、广东省正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西部沿海铁路线路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下时期顺德区应主动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按照上述选线原则和差不多要求,和谐落实国家铁路在顺德境内走向、线位方案,更好发挥国家铁路对顺德区都市进展的支持带动作用。

加大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

规划目标

衔接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顺德区都市进展要求并和谐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落实城际轨道在顺德区内线站位,并加大都市交通与城际轨道的衔接。

规划方案

《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规划》、《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在顺德区境内共规划有4条城际线路:广珠城际(在建)、广佛环线、广佛珠线、肇顺南城际线。顺德可通过在建及规划城际轨道线路,实现与珠三角中心都市及广佛都市区内的区域交通设施建立城际轨道交通联系。

规划方案咨询题检讨:(1)在建广珠城际偏离顺德中心城区,不能为顺德中心城区及沿线各街镇提供直截了当的区域交通服务,必须通过交通接驳才能利用城际轨道对外出行;(2)顺德中心区向东与东莞、深圳等珠江东岸地区的轨道交通联系,需通过广珠城际换乘广深港客运专线,距离上存在较大绕行。

建立广珠城际轨道站接驳交通体系

接驳服务范畴:要紧为东部沿线各街镇及番禺临近街镇。

接驳客流需求:包括直截了当利用广珠城际至中山、江门、珠海;至广州新客运站转乘客流,推测2020年15-20万人/日。

接驳策略、沿线各站的交通接驳通道安排、接驳站场设施规模布局、周边路网完善、接驳交通组织。

优化肇顺南城际线站位方案

和谐城际轨道布局与都市土地利用,按照顺德区都市土地利用情形,优化调整上层次规划中杏坛以西部分线位走向,即沿杏坛二环路和勒流、龙江龙洲路,向西北方向连接勒流、龙江中心区,之后再向南折向九江、高超至肇庆方向。

调整肇顺南城际顺德以东线位,使之与广深港客运专线东涌站衔接,通过肇顺南城际换乘广深港客运专线实现顺德中心城区与珠江东岸东莞和深圳快速连接,幸免线路绕行。

优化广佛环线线位方案

综合线路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要求及工程拆迁等各方面情形,优化调整上层次规划中广佛环线在乐从、北滘镇内线站位布置,在325国道乐从北(平步村)及美的大道邻近设置乐从站和北滘站,并与规划轨道6号线和轨道3号线进行换乘。乐从及北滘镇中心区的城际轨道交通服务,可通过轨道6号线和3号线换乘广佛环线。

规划方案汇总

规划4条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路,顺德境内总长约117公里,共设置车站20座。

表4-1  规划城际轨道线路一览表

起终点顺德境内途经地区

及长度(km)

布设通道车站设置敷设方式
广珠城际

GZ

广州-

珠海

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容桂29.8在建设碧江、北滘、顺德、顺德大学、容奇等车站5座高架
广佛环线

GFH

广州南站-广州机场-广州南站陈村、北滘、东平新城、

乐从

20.5陈村横五路、荷岳路东延线、东平新城新城一路、禅西大道设陈村、北滘、东平新城、乐从北等车站4座在东平新城段(佛山公园-南海大道)采纳地下敷设方式,其它地段采纳地面及高架方式
广佛珠城际GFZ广州-

珠海

陈村、北滘、东平新城、乐从、龙江24.2建设大道、桂澜、一环东线、东平新城新城一路、汾江路、东华路设谭村、东平新城、奥园、乐从市场、龙江镇中心等车站5座在东平新城段采纳地下敷设方式(与广佛环线并线)
肇顺南城际ZSN肇庆-南沙五沙、德胜新区、马岗、杏坛、勒流、龙江42.8五沙大道、德胜新区新业路、德胜路、马岗大道、杏坛二环路、杏勒路、龙洲路设顺德大学、德胜新区、马岗、杏坛镇、勒流镇中心、龙江镇中心等车站6座逢沙、德胜新区段采纳地下敷设方式,其它地段采纳地面及高架方式
合计117.320座
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

进展目标

构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高快速路体系,加大与珠三角区域中心都市和区域重要枢纽的联系,支持顺德产业经济更大范畴的融合进展;实现顺德中心区与珠三角要紧中心都市1小时可达,与广佛区域枢纽和广佛中心区半小时可达。

规划方案

在上层次规划基础上,规划提出顺德区“三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三横四纵”的快速路网络,满足顺德与珠三角中心都市、广佛都市中心区,以及与广州机场、新客站、南沙港等区域设施的快速联系要求,承担顺德与广州番禺之间、顺德与佛山中心组团及佛山其它外围组团之间的长距离联系。规划重点对江番高速、广明高速等选线方案进行落实。

表5-1  顺德区高快速路网络规划一览表

道路等级通道道路名称功能备 注
高速公路三纵广明高速要紧承担顺德北部片区与广州新客站、广州新城、大学城的联系设计时期,此次按照功能要求和用地布局,对线位方案优化

珠二环高速要紧承担顺德与番禺、南沙港、珠江东岸各都市之间的客货运交通在建,按最新施工图落实线位
江番高速

连接番禺东新高速接南沙港疏港快速路,承担顺德与番禺、南沙港之间的客货运交通前期研究,按照初步方案,结合均安用地及地势,此次规划在顺德境内进行了初步选线
三横佛开高速要紧承担顺德往江门、开平方向的对外交通联系已建,在扩建
广珠西线

高速

要紧承担顺德往广州机场、广州旧城区以及中山、珠海的交通联系在建,已按施工图落实红线
东新高速大部分位于番禺境内,通过与顺德横向干线道路衔接,要紧承担顺德往南沙港、广州新客站之间的交通联系在建,按施工图落实红线
快速路三横魁奇路作为碧桂路与佛山中心城区的连接线,同时承担陈村北部与番禺中心城及新客运站的联系已完成施工设计及征地工作,按施工图落实线位
一环南线及其东延线要紧承担顺德与番禺次中心、广州新城之间快速联系红线已控
红旗路-高富路-龙高路要紧承担承担九江、龙江与顺德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红旗路与高富在建,已按施工图落实
四纵禅西大道要紧承担龙江、乐从、中心组团、狮山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乐从段已完成施工设计,南侧红线已操纵
乐龙路要紧承担东平新城与龙江之间的联系已完成施工设计,立即动工,按施工图线位落实,并预留与岭南大道衔接的可能
一环东线及其南延线要紧承担禅桂片区以及顺德沿线片区的客货运交通,为顺德中部重要货运通道南延线在建,按施工方案落实红线
碧桂路及其北延线要紧承担顺德东部片区沿线要紧功能分区(镇)之间快速联系在改造,北延线操纵群力路及太澳高速西侧用地红线,预留北街魁奇路的可能
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

进展目标

顺德区现状物流货运交通存在货运方式结构不合理、道路货运交通网络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货运站场及物流设施以及货运市场行业集中度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进展不足等咨询题。

进展目标:建立高效、快捷与都市客运交通和谐进展的货运交通体系,缓解道路货运交通压力,支持顺德经济产业进展。

策略及方案

加大与南沙港等区域货运交通枢纽的联系

规划三乐路、龙洲路、五沙大道、高富路以及江番高速等高快速路与东新高速连接,通过东新高速接南沙疏港快速路至南沙港。

加大和完善港口货运,优化货运交通方式结构,减轻道路货运压力

完善港口货运布局,和谐港口与都市进展,规划搬迁现状容奇港至了哥山。规划进一步扩大提升勒流港设计货运吞吐能力。

建立完善货运通道及站场设施布局

依靠高、快速路,建立完善三级货运交通通道。按照要紧产业园区、货运港口分布,结合对外高、快速道路网布局,规划布置“六大物流园区和六大专业货运中心”。

加大货运行业治理,促进物流业进展

大力进展专业运输,优化货运行业结构。加大货运市场信息化建设,成立货运服务信息中心;规范货运代理业进展,鼓舞开展多式联运代理,引导和培养货运代理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第三部分  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优化都市轨道交通布局

进展目标

建立与都市布局形状相适应,与土地利用相和谐的顺德都市轨道网络,促进中心城区进展,加快顺德区街镇的进展融合。

规划方案

上层次规划中与顺德有关的轨道交通线路有5条,分不为轨道1、2、3、6及7号线。为更好适应顺德都市进展要求,发挥轨道交通对都市进展地引导和带动作用,按照对都市土地利用布局及交通需求走廊分析,对既有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轨道3号线

既有规划中轨道3号线定位为轨道快线,沿三乐路和105国道等快速干道布设,偏离顺德中心城区及沿线各街镇中心区,不能提供直截了当的轨道交通服务。为支持顺德东部新城进展,更好服务于东部沿线各街镇客流需求,促进顺德东部各街镇融合进展,结合顺德东部土地利用布局,规划将原轨道3号线向东侧偏移并引入顺德东部新城,并在顺德学院站与广珠城际轨道进行衔接。

按照顺德东部都市进展轴线和客流需求主方向,规划增设沿北滘—陈村—广州新客运站方向的轨道3号线支线,形成“Y”型线路,加大顺德与广州方向的联系。

轨道6号线

既有规划在顺德西部轴线(乐从-龙江)规划有广佛珠城际和轨道6号线2条轨道线路。但从规划期内实际客流需求来看,西部轴线仅需一条轨道交通即可满足需求。鉴于广佛珠城际线将先于轨道6号线建设,为充分发挥城际线功能,规划期内轨道6号线仅考虑建设乐从段,并在乐从南市场与广佛珠城际衔接,通过换乘广佛珠城际实现乐从中心区-龙江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基于远景年交通需求进展存在一定的弹性,规划仍将预留轨道6号线,沿325国道连续南延至龙江、九江,支持顺德西部轴线进展。

轨道2号线

既有规划轨道2号线在顺德陈村镇境内要紧沿花卉大道布置,偏离陈村镇中心区。为更好服务陈村中心城区,并充分利用广州新客站和佛山禅桂中心城区带动陈村进展,结合陈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将轨道2号线在陈村镇内走向调整为沿佛陈路及其东延线布置。

轨道7号线

既有规划轨道交通7号线终止于大良凤翔工业区。为支持顺德中心区西部产业新城的进展,加大西部产业新城与顺德新旧中心城区,以及产业新城内各功能片区间联系,规划考虑预留轨道7号线远景年向南延伸,经富安工业区、马岗新区至容桂西部,并在马岗与肇顺南城际形成换乘枢纽。

规划方案汇总

顺德境内共规划市域都市轨道线路5条,即轨道1、2、3、6、7号线,其中轨道7号线为顺德-番禺之间都市轨道线路。规划都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总长约93.6公里,共设置车站53座,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7-1  顺德区规划都市轨道交通线路一览表

线路起终点顺德境内途经地区

及长度(km)

布设通道车站设置敷设方式
轨道1号线(R1)广州沥窖-顺德乐从奥园

乐从4.5汾江南路设小布、荷村、西海、奥园车站4座

地下
轨道2号线(R2)高超西安-广州新客站

陈村13.5佛陈路及其东延线设碧桂花城、谭村、花卉世界、陈村镇中心、陈村大道、陈村东车站6座

高架
轨道3号线(R3)狮山-容桂乐从、北滘、伦教、大良、容桂49.5(其中支线约5公里)

文华南路、银桂路、荷阳路、林上路、105国道、南苑东路、文秀路、清晖路、东乐路、环市东路、宝林路、民兴路以及桂州大道设置东平新城、北滘、伦教交通中心、大良街道、东部新城、容奇等车站共29座

地下部分要紧位于大良老城区内,鸡洲站至桂南路站部分,其余为高架

轨道6号线(R6)南海平洲-乐从市场(远景延伸至九江)乐从(远景至龙江九江)16.2(远景23.4公里)华阳路(南海大道)、东平新城裕和路、325国道设谭村、东平新城、文化中心等车站共9座(远景增龙山汽车客运站等4座车站)东平新城部分(华阳路-汾江南路段)以地下方式敷设,其余部分采纳地面或高架形式
轨道7号线(R7)广州新城-凤翔(远景至容桂)

伦教、大良(远景至富安、马岗、容桂)9.9(远景20)龙洲路、丹桂路、凤山路、勒良路、城中路、龙洲路设顺德站、新桂、大良街办、凤山西、凤翔工业区5座(远景增设马岗产业园等车站4座)伦教及大良旧城区段(广珠城际顺德站-凤山西路段)采纳地下敷设方式,其余地段采纳地面及高架敷设方式
小计93.6

(远景110.9)

53座(远景61座)

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

中运量公交引入的必要性及规划定位

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BRT、有轨电车和轻轨。

引入中运量公交必要性:顺德中心城区已形成中等规模的公交客流走廊,单纯依靠传统的地面常规公交已难以满足客流需求,需要尽快提供具有较高运能和高服务品质的骨干公交方式;规划轨道3号线建设周期长,且覆盖范畴有限,难以在短时刻内提供骨干公交服务;广珠城际建成在即,需要尽快提供大运量的公交模式进行客流集散。

按照顺德区客流需求走廊分析,规划重点在顺德中心城区引入中运量公交模式,包括顺德中心城区(伦教-大良-容桂)和东平新城(南片区)。

中运量公交规划定位:在轨道交通建成前,中运量公交模式将作为中心城区内公交体系的骨干,满足客流走廊需求,并可为轨道交通走廊培养客流。轨道建成后,将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与轨道交通有机衔接,共同构建形成顺德快速公交骨干网络,提升骨干网络覆盖密度。

规划方案

方案布局

中心城区:按照中心城区“一主两翼,两组团”的都市进展布局,按照满足大良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与在建广珠城际轨道站点的衔接、加大中心城区(德胜新城CBD)对周边的辐射的差不多布局原则,结合中心城区规划轨道网络和客流需求形状分析,在中心城区共规划有4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全场约61公里。

中运量1号线,由广珠城际顺德站至广珠城际顺德学院站,连接东部新城顺德站片区、大良旧中心区、德胜新区、东部新城逢沙新区;中运量2号线,东西贯穿大良老中心区连接富安工业区,并南延连接广珠城际线顺德大学站和顺德港;中运量3号线,连接东部新城与马岗片区;中运量4号线,由容桂至德胜新区,东西贯穿容桂并北延连接德胜新区。

东部新城(南片区):新城南片区内部客流需求走廊呈“一主两辅”分布形状,依据“两辅轴”通道走向,新城内部规划2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全长约21公里。

中运量5号线由禅城石湾公园经东平新城至顺德北滘莘村;中运量6号线由乐从西良教村经乐从镇、东平新城至北滘西滘村。

技术形式及敷设方式

技术形式:鉴于现代有轨电车具有适应性好、环境友好,造价低、道路资源占有少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交通工具,符合顺德以后进展要求,规划举荐顺德中运量公交采纳现代有轨电车形式。

敷设方式:考虑道路条件、路段交通流量等情形,顺德旧城区内可考虑采纳高架形式,新城区部分预留空间采纳地面形式。为减少对道路两侧景观阻碍,保证道路沿线的通透性,高架形式中运量系统举荐采纳跨坐式或者悬臂式。

构建一体化的都市道路网络

规划目标

整合公路和都市道路,构建布局完善、等级结构合理、功能层次清晰的一体化都市道路网络体系,加大各街镇之间联系,促进各街镇都市化进展。

规划方案

功能层次

除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以外,按照承担区内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规划将顺德区内都市道路分为干线性主干道、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等四级。此次规划重点为干道系统(包括干线性主干道、一般主干道、次干道)。

表9-1  顺德区内都市化道路功能层次分级体系

道路等级功  能
干线性主干道承担街镇之间较长距离交通,并为高、快速路集散
一般主干道承担街镇内部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
次干道承担街镇内部各功能片区之间以及片区内部的交通,并对都市主干道交通进行集散
支路承担街镇内小区的出入集散交通
干线性主干道

规划 “四横六纵”干线性主干道,承担顺德区相邻组团之间的中长距离交通联系,如下表。为确保干线性主干道功能实现,结合现状存在的咨询题,规划具定了105国道、南国路、325国道-龙高路等道路及节点的优化改造方案。

表9-2  规划干线性主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功  能备  注
四横荷岳路承担乐从、北滘、陈村沿线片区的交通联系在建,红线已控
龙洲路

承担龙江、勒流、顺德中心城区之间的客、货运交通改建完成
南国路承担大良、勒流、杏坛之间的客、货运交通已建
原横九路承担均按沿线各片区之间的客、货运交通及对外交通在建,红线已控
六纵325国道承担东平新城、乐从与龙江之间的联系已建
百安公路承担勒流、杏坛、均安之间的的联系已建
岭南大道要紧承担东平新城南北片区之间的联系以及东平新城对外交通联系富安路以北段已建,其余段红线已控
华阳路-港口路-二环路要紧承担东平新城、勒流港口、勒流镇、杏坛、均安之间的客货运交通

新选部分,已与镇街和谐落实
环镇西路-伦桂路承担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容桂各城镇之间的联系在建,红线已控
105国道承担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容桂之间的客货运交通105国道已建,红线已控
一般主次干道

中心城区共规划一般主干道30条,规划次干道85条,总长约456公里;外围街镇(乐从、龙江、陈村、北滘、勒流、杏坛、均安)共规划一般主干道325公里,次干道458公里。经现场调研,与各街镇及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和谐,此次规划对镇街内各条一般主次干道均进行落实。

(1)中心城区

表93 中心城区规划一般主干道一览表

道路名称红线操纵备注
世纪路-伦教工业大道

45米向西接勒流规划道路,红线操纵45米,已控,一环东线南延线与勒流路网衔接处线位,按与镇街线条线位落实。

新丰路-羊大路-伦教支三百一十路

40-45米

西接勒流规划路网,红线操纵40米,新成路-羊大路段红线已控。

伦教横八路-伦教横十三路45米结合东部新城最新规划,道路西起伦桂路,东至伦教纵十六路。

顺翔路-凤翔路-凤山路-市良路30-40米

西接大良横五路,东至伦教纵十六路,要紧承担勒流、大良老城、东部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
大良横一路-红岗路-清晖路-东乐路30-60米

红岗路以西36米,红岗路-清晖路30-33米,东乐路滨海路以西40米,以东60米,西接大良横一路、杏坛横一路,东至伦教纵十六路,要紧承担勒流、大良老城、东部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

盘龙北路-逢沙纵二路40-50米

西起105国道,北至东星高速与番禺规划路网衔接
碧水路-逢沙纵一路156米结合东部新城最新规划,全线差不多沿水道两侧布置,西起105国道,北至逢沙纵四路,要紧承担德胜新城与东部新城之间的联系。

马岗大道-德胜中路-红棉路-顺番公路

60-90米

向西接杏坛纵十一路,向东接黄览干线,西部干线西边部分红线宽60米,东侧红线宽90米,要紧承担马岗、德胜新城与东部新城之间的联系。

容桂横一路-容奇大道

43-60米

容桂大道-105国道段红线操纵43米,其余段红线操纵60米,已控。

五沙横一路50米五沙横一路段红线操纵50米,已控。

容桂横十四路32-45米

红线已控,按镇街已和谐线位落实,向东与番禺规划路网衔接,需和谐预留与东星高速衔接的可能,以分流顺德科技工业园区对货运交通
建业路45米红线已控38米,调整红线

文华东路-容新路-新发路45米105国道以东段已控,文华东路-容新路段红线调整。
容桂横三路-桂洲大道45-60米

容桂大道-105国道段红线操纵45米,其余段红线操纵60米,已控。向西预留与杏坛工业园区规划路网衔接的可能。

容桂横十七路-文海路45米红线已控。
容桂横四路60米已控30-35米,向南侧调整红线。

世龙路-大良纵三路-龙海路

40米世龙段,已控33米,调整红线,富安工业区段已控,规划新增富安接容桂段,红线操纵40米,接西部产业新城龙海路。

荣业路-银翔路-城西路-容桂纵十二路

35-45米

南国路以北部分红线宽度35米,以南部分红线宽度45米,已控,向北延伸至伦教,西部产业新城沿线各功能片区间的联系。

荔奇路-伦教纵五路40米要紧承担伦教东、新城北、大良老城的交通联系。
甲子路-蓬莱路-文秀路30-45米

北接北滘环镇北路,甲子路段,红线操纵45米已控,甲子路段红线调整,要紧承担伦教东、新城北、大良老城的交通联系。

新基北路-环市北路-宝林路-祥和路-丰源路

35-45米

新基北路段红线操纵45米,已控。要紧承担伦教东、新城北、大良老城间的交通联系。

新桂路-新桂南路-南国南路30-35米

新桂路段35米,南国南路段30米。

近良路-金沙大道-容桂大道30-45米

金沙大道段43米,已控;容桂大道段,镇街部分路段已控35米,调整红线,结合地势落实线位。

大艮路-滨海东路-华桂路-观绿路35-45米

红线操纵大艮路,滨海东路35米,华桂路、观绿路45米,要紧承担大良新老中心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伦教纵十九路-驹荣路-逢沙横二路

40-60米

北接伦教横十三路,伦教纵十九路段红线操纵40米,驹荣路段宽度60米,承担东部新城各功能片区间的联系,依据东部新城规划新选。

伦教纵十九路-逢沙横一路

45米红线已控。要紧承担东部新城内部交通的联系。

逢沙纵四路-容桂纵三路

50-60米

容桂段红线操纵50米,逢沙段红线操纵60米。

眉蕉路-容辉路45米红线已控
容桂外环路60米红线已控
五沙纵一路40米红线已控,要紧承担五沙片区内部南北向联系。

表94   中心城区规划次干道一览表

道路名称红线操纵备注
伦教横一路25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水厂路-科技路-伦教横二路30-37米

厂路段红线操纵37米,已控,科技路-伦教横二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伦教纵八路以东段略有调整。

裕成一路-新熹北一横路-伦教支三百三七路30米裕成一路-新熹北一横路段已控26米,调整线位,新熹北一横路与伦教支三百三七路衔接段线位调整,伦教支三百三七路段红线由24米调整为30米。

新伦羊路-泰安路30-45米

新伦羊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23米,调整红线,泰安路段红线操纵40.5米,已控。

世龙三横路-三坊大道-羊额大道-旧伦羊路―振兴东路-振华路-新熹路-伦教支三百七五路-伦教横路30米世龙三横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羊额大道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14米,调整红线;旧伦羊路―振兴东路-振华路-新熹路-伦教支三百七五路-伦教横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20米-27米,调整红线。

路-伦教横四路30米红线已控
南苑路30米

南苑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

良河路-新窖工业路30米红线由规划20米增加至30米,取消东乐路至南国路段,南侧终点断在东乐路。

桂畔路-绿云路16.5-24米

市良路以北段红线宽16.5米,以南段宽24米,已控

昌宏路-大良支四百二十五路-大良支四百七十路

20-24米

红线已控,终点处直截了当与红岗路顺接,形成T型路口。
环市北路34.5米

西起105国道,东至新基路,红线已控

新基路20米

西起新宁路,北至环市路,红线已控

伦教横九路

40米

红线已控
大良横二路32米红线已控
大良横三路30米红线已控
振业路-展业路

24米红线已控
广汉路24米红线已控
环市南路33米红线已控
新城区横一路30米

红线已控
伦教横十二路32米

红线已控
新城区横二路

30米红线已控
逢沙横三路30米红线已控
德民路45米红线已控
兴业路33米红线已控
马岗沿河路45米承担马岗、德胜新城、西部产业新城之间的联系,规划新增。
德南路-沿江大道20米红线已控
逢沙横四路28米红线已控
五沙支十路25米红线已控
五沙支十四路25米红线已控
容桂横十五路32米红线已控
新宝路30米已控24米,调整红线,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容桂横十三路38米红线已控
昌明东路47.5米红线已控
容桂纵十路-容桂横六路-建业路25米容桂纵十路已控,容桂横六路-建业路已控20米,调整红线

宝西路-昌西路-容桂横九路30-45米

宝西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昌西路段红线操纵45米,已控,容桂横九路段红线操纵35米,已控。

容桂横七路-兴华路-富华路-新有路-容桂横八路25-40容桂横七路-兴华路-富华路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新有路-容桂横八路,红线操纵40米,已控。

文明西路-容桂横十六路38米红线已控,105国道以东段,按镇街提供操纵线位落实。
容桂横五路3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最新操纵性规划调整线位
桂新路27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一路30米已控25米,调整红线

伦教纵三路

30米红线已控
大良纵一路40米

红线已控
大良纵二路40米

红线已控
成业路-良龙路38米红线已控
良河路-大良纵五路20-30大良纵五路20米,良河路30米,已控

伦教纵四路

30米

红线已控
伦教纵六路-顺钢路-锦龙路

20-30米

桂畔路以南段20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八路30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十路30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十二路-丹桂路

20-30米

龙州路以南段红线宽20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一路30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十三路30米红线已控
鉴海路-近良路28-40米

环市路以北部分红线操纵28米,以南部分40米,已控

环城路-东苑路18-30米

环城路红线30米,东苑路18米,已控

县东路-东康路20米红线已控
新桂北路30米红线已控
碧潭路24-30米

红线已控
伦教纵十八路30米红线已控
伦教横十二路32米红线已控
大良支五百五十路35米红线已控
伦教纵二十路30米

红线已控
伦教纵二十三路32米红线已控
延年路45米红线已控
近良路30米红线已控
逢沙纵四路30米按照东部新城规划联系内部小岛间交通,红线已控。

新城纵一路30米

红线已控。

龙盘西路60米红线已控
民安路33米红线已控
国泰路33米红线已控
五沙纵九路-五沙纵七路25米红线已控
五沙纵二路25米红线已控
五沙纵三路25米红线已控
五沙支十三路25米红线已控
容桂纵十三路30米已控24米,调整红线,结合镇接最新控规调整线位

大福路32米红线已控
华基路45米红线已控,容奇大道已北段,结合镇接最新控规调整线位

纵十一路-翠竹路24米红线已控
振华路-文华路35-45米

振华路段,红线操纵35米,已控,文华路段 红线操纵45米,已控。纵六:体育路-文星路-容桂纵八路,体育路-文星路红线操纵25米,已控,容桂纵八路段,红线操纵35米,已控。

体育路-文星璐-容桂纵八路

25-35米

红线已控
容港路-容桂纵七路35米红线已控
达盛路-容豪路-建丰路24-36米

容豪路-建丰路,红线操纵36米,已控,容豪路-建丰路衔接段规划新增;达盛路段红线操纵24米,已控。

天河路24米红线已控,桂洲大道以北段,按镇街最新控规,北延天河路
华窖路30米红线已控
华福路35米红线已控,北延接容桂支路,北延段闲暇操纵30米

朝光路25-38米

红线已控
(2)乐从镇

乐从镇共规划“六横五纵”一般主干道道路网络以及“十横十二纵”次干道网络,如下表。

表95  乐从镇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裕和路一般主干道50米

红线已控,向东接北滘环镇北路,按东平新城南片区最新控规落实线位,环镇西路已西段按镇接提供操纵线位调整。
横二银桂路45米红线已控,向东与乐北一路衔接,加大东平与北滘之间的联系

横三三乐路65米

红线已控
横四乐一路45米红线已控30-36米,调整红线

横五乐三路45米红线已控30米,调整红线

横六环镇南路(325国道以东)60米

红线已控
纵一环镇西路一般主干道6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提供线位调整,一环南线以南红线操纵42米,已控,按镇街提供线位调整;向北预留与禅城镇中路衔接的可能。

纵二汾江路42-50米

乐一路-乐五路段,红线操纵42米,已控,其余部分红线操纵50米,已控。

纵三华康路40米红线已控
纵四文华路50-60米

红线已控,按镇街提供线位调整;一环南线以北红线操纵50米,已控,乐一路-一环南线段按镇街线位调整,三乐路-乐一路段调整理顺线位。

纵五百顺道40米三乐路以北段已控,以南段为新选道路
横一天虹路次干道25-36米

禅西大道-环镇西路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其余段红线操纵36米,已控

横二新吉路25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横三华富路36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横四万福路30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横五吉庆道南30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横六乐七路25米红线已控

横七乐二路36米红线已控

横八乐五路36米红线已控

横九乐四路25米红线已控,连通325国道以东段

横十乐六路25米红线已控20,调整红线

纵一乐从纵一路次干道36米红线已控,向北与南庄规划次干道衔接

纵二乐从纵二路24-25米

一环南线以北红线操纵25米,已控,一环南线以南红线操纵24米,已控。

纵三乐从纵三路30米乐一路-环镇西路段红线已控,其余路段红线操纵15-20米,调整红线。

纵四乐从纵四路30米红线已控

纵五从三路-镇安路25-30米

镇安路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从三路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调整从三路北段线位,与镇安路衔接。

纵六同庆道-腾兴路25-30同庆道段红线操纵30米,腾兴路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纵七吉庆道30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纵八吉祥道36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纵九乐从纵五路36米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纵十文德道-乐从纵六路36米文德道段红线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新选乐从纵六路段。
纵十一百合道25-30荷岳路以北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荷岳路以南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纵十二永兴道30-36米

荷岳路以北段红线操纵36米,已控,荷岳路以南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按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线位。

(3)龙江镇

龙江镇共规划“五横五纵”一般主干道道路网络, “七横七纵”次干道道路网络,如下表。

表96  龙江镇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北华路一般主干道60米红线已控,向西调整线位与南海沙头定太路衔接,向东调整线位与勒流良勒路衔接。

横二人民路40米

325国道-龙江工业大道段已控30米,调整红线,并按镇街线位调整;龙江工业大道-华北路段亿控20米,规划预留。

横三龙江横五路60米红线已控,个不路段线位结合地势进行微调。

横四龙铁路40米红线已控16-20米,调整红线,朝阳路接环狮路段,优化线位。

横五聚龙大道60米工业西路-龙峰北路段为规划预留段,有较大拆迁,其余段镇街规划已控;向东与勒流银城路衔接。
纵一沙九路一般主干道45米结合南海规划线位及镇街操尽情形调整线位。
纵二龙江西路50米红线已控,藤心红家具厂以南段线位调整,接325国道,325国道-聚龙大道段红线调整,由25米调整为50米。

纵三龙山大道40米调整红线,沿龙山大涌西侧加盖,接龙高路。
纵四丰华路36-50米

龙洲路以北段红线操纵36米,已控22米,调整红线,龙洲路以南段红线操纵50米,已控

纵五东华路5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镇街操纵路网线位调整。

横一江堤路次干道25米沿顺德水道南侧,规划新增
横二龙江横一路30米红线已控

横三南海新村路-文华路25米红线已控

横四龙江横四路25米沿河涌规划预留
横五工业大道-华西大道25米红线已控

横六龙江横六路24米沿跃进河规划新增,红线操纵24米,向东接里海路。

横七龙江横七路25米甘竹溪北侧新规划次干道,红线操纵25米,镇街已控12米,调整红线。

纵一龙江纵一路次干道30米利用工业片区(龙山西侧)已控道路,红线操纵30米

纵二龙江纵二路

30米利用工业片区(龙山西侧)已控道路,红线操纵30米。

纵三龙江纵三路

30米沿佛开西侧(原禅西大道线位),新增次干道
纵四永兴路36米结合佛山综合交通规划,调整规划线位
纵五老325国道30米红线已控

纵六西华路24米红线已控

纵七登东路24米已控22米,调整红线,按镇街镇街操纵路网线位调整

(4)北滘镇

北滘镇共规划“四横四纵”一般主干道网络, “十二横十一纵”次干道网络,如下表。

表97  北滘镇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裕和路-环镇北路一般主干道50米

杏均路以西已控36米-46米,调整红线,按镇街提供线位调整线位。

横二乐北一路40米规划新增,加大北滘与东平新城的联系,新选及调整已规划化道路红线。
横三乐北二路36米规划新增,加大北滘与东平新城的联系,新选,北滘老城段调整红线,新城段已控。
横四中发路-东发路-广教工业大道40米红线已控28米,调整红线。

纵一僚龙路一般主干道45米 

红线操纵45米,已控,向北预留与陈村花卉大道衔接。

纵二林上路-林港路50-90林上路段红线操纵90米(含河涌),已控,按镇街提供线位调整;林港路段红线操纵50米,已控45米,调整红线。

纵三环镇东路(美的大道)

46米已控,按镇接提供线位调整
纵四西海大道45规划新增,北接白陈路,向南,预留南接新基北路
横一北滘横一路次干道30米规划新增,结合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
横二北滘横二路3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三北滘横三路35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四北滘横四路30米林上路以东段已控25米,调整红线;林上路已西段沿河涌调整线位,红线操纵为30米。

横五北滘横五路25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六北滘横六路(南源路)30米红线已控
横七河西路-南河路3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八北滘横七路25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九北滘横八路25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十新业四路25米红线已控
横十一北滘横九路25米沿河堤路调整红线
横十二兴顺大道30米红线已控
纵一北滘纵一路次干道30米规划新增,结合东平新城南片区交通规划落实
纵二北滘纵二路25米已镇线现有道路为基础,调整线位及红线
纵三北滘纵三路30米已控20米,调整红线,按镇街提供线位落实线位

纵四南乐路3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纵五跃进路-工业大道24-30米

工业大道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按镇街操纵路网,结合地势落实线位;跃进路段红线操纵24米,现已控20米,调整红线。

纵六北滘纵五路(广场南路)36米红线已控
纵七北滘纵六路(广场北路-积校路)25-36米

广场北路段红线操纵36米,已控;积校路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17米,调整红线,105国衔接处,镇接规划线位拆迁量大,调整线位。

纵八南源路(105国道以南段)30米红线已控
纵九北滘纵八路24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纵十北滘纵九路3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纵十一北滘纵十路24米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5)陈村镇

随着广州新城客站的建设,陈村需加大与广州南站的联系,目前仅有105国道,难以适应以后进展要求;往南与北滘、伦教联系目前也仅有105国道;在镇区内部,随着北部广海等工业区的建设以及陈村镇区的建设,陈村南北向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大。规划重点加大陈村与广州南站的交通联系,完善陈村镇区与北部工业区连接网络。

陈村镇共规划“三横三纵”一般主干道网络, “八横六纵”次干道网络,如下表。

表98  陈村镇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文登路一般主干道36米红线已控,向东接南海林岳大道至广州新客运站。

横二工业路40米红线已控,按镇街线位调整,向东接番禺规划道路至广州新客运站。

横三佛陈路60米向西接澜石禅城澜石二路,规划新选,向东接番禺新桂路。

纵一花卉大道西

一般主干道40米已控35米,调整红线,向南接北滘僚龙路

纵二花卉大道东

40米已控35米,调整红线,向北与南海平五路衔接。

纵三陈村大道47米已控,按镇街镇街操纵路网线位调整
横一陈村横一路次干道30米已控20米,调整红线

横二花卉大道北及东延线36米

已控35米,调整红线,向东延伸花卉大道北至陈村大道

横三陈村横二路30米

红线已控

横四陈村横三路30米

红线已控

横五陈村横四路30米

现操纵为25米,调整为30米

横六勤政路36米

已控25米,调整红线

横七南忠路40米红线已控,新选线位连通东西两侧道路
横八陈村横五路30米花卉大道西以西段红线已控20米,调整红线,花卉大道西以东段红线已控

纵一花卉大道西次干道36米佛陈大道以北段已控,佛陈大道已南段,调整衔接线位,红线操纵由25调整为36米

纵二陈村纵一路30米规划新增
纵三安民路30米结合佛山综合交通规划,调整规划线位
纵四永兴路36米结合佛山综合交通规划,调整规划线位
纵五陈村纵二路25米红线已控

纵六勤政东路30米

下时期结合新产业园区规划,落实线位
(6)勒流街道(除富安工业区)

勒流街道共规划“三横三纵”一般主干道道路网络,“八横五纵”次干道道路网络,如下表。

表99  勒流街道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勒流横一路一般主干道45米

向西接乐从规划主干道,向东接伦教世纪路,要紧承担乐从、黄连、伦教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向西与乐从规划主干道衔接,勒流纵三-l勒流纵四段红线调整,按45操纵;结合伦教规划路网,调整线位接伦教世纪路。

横二银城路-光明路-横四路45米

向西接龙江聚龙大道,向东接伦教世龙三横路,要紧承担勒流城区与黄莲工业片区之间的联系;向西与聚龙龙路衔接,勒流纵一路-勒流纵四路段,红线拓宽,按45米操纵。

横三勒流横八路60米向东接伦教规划世龙七横路,要紧承担伦教西南部居住片区与黄莲工业片区之间的联系。红线已控

纵一城西路-城东路-镇和路一般主干道45-60米

向西连接龙江北华路,向东连接良勒路,要紧承担勒流城区沿线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龙洲路以北红线操纵60米,已控,龙洲路以南,红线操纵45米,已控

纵二沿公路涌大道60米

要紧承担勒流城镇沿线片区之间的联系;红线已控
纵三

勒流纵四路45米北连勒流横一路,南接勒流横八路,红线由30米调整为45米

横一勒流横二路次干道24米

与龙升路衔接。与龙升路衔接处为新选线位,黄莲段红线由20米调整为24米

横二勒流横三路24米红线已控

横三勒流横五路24米已控20米,调整为24米

横四宝城路24米红线已控

横五勒流横五路25-36米

勒流纵四以西段红线操纵36米,勒流纵四以东段,红线操纵25米,已控。向东接伦教横一路

横六勒流横七路24米红线已控
横七勒流横九路30米

红线已控
横八勒流横十路50米

红线已控
纵一勒流纵一路次干道25-36米

龙洲路已北红线操纵36米,已控,龙洲路以南红线操纵25米,衔接处优化调整,红线操纵25米,已控

纵二龙升路30-36米

龙洲路已北红线操纵36米,已控;龙洲路以南红线操纵30米,现红线操纵20米,调整红线

纵三勒流纵二路30米红线已控
纵四勒流纵三路36米光明路以北段红线操纵24米,已控;光明路以南段红线操纵30米,已红,线位按照镇街提供路网进行调整;南北两段衔接线位调整,重新选线,红线操纵30米

纵五勒流纵五路50米

红线已控,按镇接已控线位调整

(7)杏坛镇

结合西部产业新城规划,杏坛镇共规划“三横二纵”一般主干道网络,“五横七纵”次干道道路网络,如下表。

表910  杏坛镇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杏坛横一路一般主干道45米向西接番顺公路,向东接富安工业区主干道,要紧承担富安、杏坛沿线片区之间的联系;番顺公路-百安公路段,红线由30米调整为45米;百安公路-杏坛纵三路段为新选衔接线位,红线操纵45米;杏坛纵三路-杏坛纵八路段为规划已控段,红线操纵45米;杏坛纵八路以东段为新选线位,与富安工业去主干道衔接,红线操纵45米。

横二杏坛横三路-齐杏路50米

河涌已西段红线操纵50米,原镇接规划红线为16米和30米,现调整为50米;齐杏路段(含河涌)红线操纵70米,已控,河涌两侧道路设置为单向行驶;承担杏坛沿线各功能片区的联系,分流南国路的交通。

横三杏坛横五路60米

接容奇大道,红线已控
纵一杏均路一般主干道50米

南国路以北段,现红线操纵42米,调整为50米;南国路-齐杏路段,现红线操纵33米,调整为50米;齐杏路以南段红线操纵50米,已控

纵二杏坛纵十一路

60米

北接马岗大道 

横一二环路次干道60米已控
横二杏坛横二路45米

已控
横三杏坛横四路30米

按镇街操纵路网线位调整,二环路以西段红线已控,二环路以东段原操纵红线为20米,调整为30米

横四二环连伦桂路20米

红线已控

横五杏坛横五路

30米红线已控

纵一杏坛纵一路次干道30米

现操纵为20米,调整为30米

纵二杏坛纵二路30米红线已控

纵三杏坛纵三路30-45米

齐杏路以北红线操纵45米,已控;齐杏路以南段红线操纵30米,已控。

纵四杏坛纵四路30米

红线已控

纵五杏坛纵五路30米

红线已控

纵六杏坛纵六路40米

红线已控

纵七环镇东路30-40米

二环路以北段宽度30米,红线已控

(8)均安镇

均安镇共规划“两横两纵”一般主干道网络、“十一横八纵”次干道道路网络,总长68公里,具体如下表以所示:

表911  均安镇规划一般主干道、次干道一览表

通道道路名称道路等级红线操纵备注
横一横十一一般主干道48米杏均路以西已控36米,调整为48米,杏均路以东,已控。

横二横向百安公路60米

红线已控

纵一杏均路一般主干道50米

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纵二二环路60米红线已控

横一均安横一路次干道30米百安路以西已控,百安路以东已控20米,调整为30米,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二均安横二路30米

百安路以西已控,百安路以东已控20米,调整为30米,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三均安横三路30米

调整线位,百安路两侧道路衔接
横四均安横四路30米

红线已控

横五均安横五路30米

结合河堤调整线位
横六均安横六路30米

已控25米,调整红线

横七均安横七路30米

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八均良路26米

红线已控,按镇街操纵线位调整

横九均安横八路26-32米

环山东路段红线操纵32米,已控,其余路段红线操纵26米,已控22米,调整为26米。

横十均安横九路24米红线已控
横十一均安横十路60米红线已控
纵一均安纵一路次干道30米

红线已控
纵二均安纵二路30米红线已控
纵三均安纵三路30米结合地势及已操纵路网调整线形及红线宽度
纵四均安纵四路39米

红线已控
纵五均安纵五路26米

红线已控,需预留跨河道桥梁

纵六均安纵六路26米

已控16米,调整红线

纵七均安纵七路30米红线已控,结合均安已控路网调整
纵八均安纵八路42米红线已控,结合均安已控路网调整
与周边都市道路衔接

规划次干道等级及以上道路网络与周边都市道路衔接点共22处,其中广州市11处、中山市8处、江门市3处。

规划立交节点

规划立交99座,其中已建、在建立交24座,新建立交75座。

第四部分  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创新公共交通进展模式

进展目标

顺德区公交进展近年来取得较大成绩,但公交服务品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公交在网络、设施、运营、财政与票价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咨询题,但根源在于目前实行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交运营治理模式。

进展目标: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按照交通需求总体供需平稳分析,2020年全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方式的出行比例达到45%,其中地面常规公交占公共交通50%。

进展思路:以公交经营模式改革为基础、以网络优化调整为导向、以设施建设和公交运营改善为支撑,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

规划方案

大力推进公交运营改革

在分析总结禅城区和顺德北滘镇推行交通共同体(Transit Community,简称TC)模式改革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区大力推行交通共同体模式改革,使顺德公交逐步实现由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向为主导的公交共同体模式转变。

优化公交网络布局

实施广佛客运班线同城化改造,构建广佛城际公交网络。适应广佛同城化进展要求,逐步实现广佛客运班线公交化、公交网络同城化。近期(2015年)共规划顺德-广州之间的广佛同城化公交线路16条,其中广佛快巴9条,广佛城巴3条,广佛公交4条。

优化完善都市内部公交网络,支持都市化进展。理清公交线网层次结构,均衡公交线网分布,提升边远地区及街镇内部公交线网覆盖密度,在街镇内部开通小巴接驳线路,改善出行需求较小地区居民的出行环境。近期共规划公交线路80条(暂不考虑专线车),其中保留16条线路,调整44条线路,新增20条线路,取消2条线路。

构建全区快速公交通道网络

为提升公交快线服务质量,缩短街镇之间的出行时刻,支持全区的融合进展,结合顺德区公交客流需求走廊分布情形,规划沿干线主干道布置“三横三纵”的快速公交通道网络,总长约150.9公里。快速公交通道形式包括道路公交专用车道(BUS LANE),以及高承载车道(HOV,即除公交车外,承诺大于一定载客量的大型客车通行)。

加快推进公交场站规划建设

按照公交客流和运力进展需求,结合公交场站规划布局原则及规划标准,顺德区内共规划各类公交场站119个,其中首末站87个,一样枢纽站10个,综合车场17个,修理厂5个,总面积约60.8公顷。

统一全区公交停靠站建设标准,加快停靠站更新改造,完善停靠站点布设。为完善顺德区智能公交系统建设,提升公交服务的科技含量,逐步推行公交电子站牌服务。

加大公交服务质量监管

建立监管考核评鉴机构,建立考核内容、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监管考核方式及制度、评定考核等级及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加大公交财政扶持

建立公交进展专项资金,保证TC模式下公交运营及公交枢纽、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落实。

完善慢行交通设施

进展目标

绿色、生态的自行车交通。结合顺德区“岭南魅力水乡”都市进展特色,构建自行车生态休闲廊道;改善交通条件以发挥自行车短距离出行和接驳公交的功能;进一步实施机非分流措施,逐步形成地区性的自行车通道网络和配套设施;

安全、便利的步行交通。重点建立完善行人过街设施系统,满足干线道路两侧联系需求,保证行人过街交通安全;完善道路人行道设施,营造舒服宜人的步行交通环境。

舒服、休闲的水上“巴士交通”。依靠丰富的水网资源,构建水上“巴士交通”系统,打造顺德区水上休闲交通网络。

规划方案

自行车网络

结合要紧水道(容桂水道、顺德水道、桂畔海以及大良河)和山体滨江绿化带、轨道、中运量及水上巴士系统建设,中心城区构造“两环四联络线”的自行车休闲廊道网络,长约127公里(单向)以及214公里(双向)的自行车通勤廊道;东平新城(南片区)构造28公里的自行车休闲廊道和56公里的自行车通勤廊道。共规划80个自行车停车场。

人行过街设施

按照过街设施设置原则,重点针对主干道及以上的高等级道路,结合两侧用地规划及近期过街需求情形,完善行人过街设施。规划在14条道路新设144座立体过街设施。

水上巴士

围绕生活性水道网络规划构筑水上客运交通干线网络体系,总长约165公里,并设置10个内河码头和45个上下客点。

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进展目标

顺德区在推进都市对外客运站场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专门大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以下咨询题:场站以公路对外客运站场为主,功能单一;布局分散,缺乏整合;要紧为对外场站,缺乏内部的客运枢纽。

进展目标: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形成支持都市内外交通之间和都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高效转换的枢纽体系,提升都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

规划方案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

要紧服务于都市对外客流出行,实现都市对外出行方式与市内交通方式(公交、小汽车、自行车等)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对外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与都市轨道、公交、出租、自行车等都市公交方式接驳。按照顺德区城际轨道、公路、客运港口等不同的对外交通出行方式,规划对外综合客运枢纽23个,其中,城际轨道16个、公路客运枢纽6个,客运港口1个。

内部综合交通枢纽

要紧服务于都市内部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客流转换,实现都市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内部综合客运枢纽一样结合都市轨道站点以及各镇街中心区客流集散中心布置,以实现都市内部轨道与轨道、轨道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流转换。按照轨道交通线站位规划及各街镇中心客流集散中心分布情形,共规划设置18个都市内部综合客运枢纽。

打造平稳和谐的静态交通

进展目标

现状顺德区停车缺口大,中心城区大良、容桂停车供需矛盾专门突出。既有公共停车场利用率低,停车场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路边停车车满为患,存在长时刻占位停车现象。路边占道违章停车现象严峻,阻碍动态交通的正常运行。

进展目标:建立规模适宜、布局合理并与道路设施和公交设施相和谐的停车系统,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保证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坚持都市动静态交通平稳。近期大良、容桂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以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辅、以路边停车为必要补充、供需和谐的静态交通格局。

策略与方案

完善制定中心城区停车规划配建指标

按照停车需求分类供应以及停车设施区域差不供应原则,完善制定顺德区停车规划配建标准。

适度提升公共停车位的规划供应

在大良、容桂中心区内,针对公共停车需求缺口较大区域新建公共停车场或将改建立体停车库;改善及提升配建停车位的供应;规范路边划线停车供应,设置咪表停车。

完善停车收费

按照用者自负原则,利用经济杠杆调剂作用,研究建立与停车规划、建设、治理相和谐的停车收费,充分利用既有的停车资源,鼓舞支持多元化的建设投资,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加大停车治理力度

调整现有路内停车位布局,取消布局不合理、对动态交通阻碍较大的凤山东路、等主次干道上的路边划线停车位;加大道路停车治理,加大对交通拥挤区域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实施主动有效的交通治理

进展目标

近年来机动车交通增长迅速,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治理没有引导向公交和行人优先方向倾斜,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货运交通对都市客运交通干扰咨询题突出。

进展目标:通过小汽车和摩托车拥有量和出行使用量,加大交通组织治理,优化配置各种交通方式对道路时空资源的使用,和谐客货交通运行,逐步实现高效、和谐、安全和环保的都市交通系统。

策略及方案

加大交通需求治理,缓和小汽车、摩托车交通增长

缓和小汽车增长。研究提升环保标准,提升小汽车入户门槛,合理调整停车收费标准,提升车辆使用成本等措施。

缓和摩托车增长。研究实施摩托车限量发牌、鼓舞缩短摩托车报废年限及提早报废等措施。研究落实近期在中心城区实施部分路段和区域限时通行的措施。加快公共交通进展,为实施禁电限摩措施制造有利前提条件。

加大道路交通治理,提升交通运行效率,保证交通安全

优化大良、容桂中心区交通信号操纵,扩大交通信号操纵范畴。

和谐客货运交通运行,减少货运对都市生活性交通的干扰

在广珠西线高速、一环南线、珠二环、高富路等高快速路建成后,过境货运交通及都市对外货运交通将可通过上述高快速路进行分离,现有都市干线道路、中心城区可考虑实施货运禁行措施,以减少货运对都市客运交通的干扰。

第五部分 行动打算

近期行动

行动目标:完善区域交通设施加大顺德对外交通联系,初步形成多式联运的对外交通格局;初步建立全区快速交通网络,中心城区与外围街镇,以及外围街镇之间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得到加大;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全方式分担率由目前2%提升到10%以上,自行车道、人行过街设施持续完善,慢行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行动打算:围绕上述三方面的行动目标,相应提出13项行动策略和55项具体行动措施。

投资估算:整个投资估算包含都市道路、都市轨道、快速公交、公交场站、区域交通设施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至2015年,顺德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为536.6亿元,约占2009-2015年GDP总额的2.6%。其中,由国家、省有关部门投资约134亿元;由区投资建设的资金(含提供及多元化筹资)约402.6亿元。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51  近期行动打算表

目标策略行动措施

I

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1、广珠城际衔接

(1)配合广珠城际轨道在建工程,配合推进广佛环线规划建设

(2)协同广珠城际5个城际轨道站建设,同步建设交通接驳站场设施

(3)建立完善与5个城际轨道站衔接的周边道路设施

(4)开行与城际轨道站接驳的公交线路21条

5、构建顺德-广州同城化公交

(5)调整现有顺德-广州班车客运线路及运营模式

(6)新增广佛快巴线路9条

(7)新增广佛城巴线路4条

(8)新增广佛公交线路3条

6、和谐推进区域高、快速路建设

(9)配合推进珠二环高速、太澳高速的建设工作

(10)连续推进一环南延线、乐龙路、高富路建设以及碧桂路改造工程

(11)新建广明高速、江南高速公路

(12)加快江南高速前期研究工作

7、加大与区域客货运交通枢纽衔接

(13)加大与广州南站的衔接,开行接驳广州新客运站的公交线路6条

(14)加大与广州南沙港口的衔接,东延三乐路、龙洲路、珠二环以及容桂东部东宝路接东新高速

II

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9、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15)组织开展轨道3号线前期规划研究

(16)主动推进3号线建设

(17)配合东平新城南片区轨道交通(1号线延长段、6号线新城南片区段)规划建设

12、推进市域快速公交通道建设

(18)研究并设置全区“三横三纵”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及HOV车道105公里

13、推进中心城区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建设

(19)开展顺德中心城区中运量公交示范线路(1号线)的前期规划研究,尽快启动建设

(20)开展东平新城中运量公交示范线路(4号线)的前期规划研究,尽快启动建设

(21)研究并推进中运量2、3、5号线的规划建设

16、完善区内道路网络

(22)推进南国路、龙洲路等干线性主干道快速化改造

(23)推进伦桂路、华阳路、裕和路等道路建设,加大镇街之间联系

(24)推进官绿路北延、齐杏路、华北路等道路建设,完善镇街内部道路网络

III

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17、进展便利舒服的公共交通

(25)成立顺德区公交共同体治理中心,连续在全区推广公交TC模式改革

(26)优化完善公交网络布局,调整、新增公交线路条,提升线网覆盖密度

(27)加快公交场站设施建设,近期建设35个公交首末站,5个综合车场和2个公交大修厂

(28)统一全区公交停靠站设施标准,完善停靠站设施布置

(29)制定在TC模式下公交服务质量标准,包括发车间隔、车型要求、司售人员要求、运营票价

(30)建立公交服务监控中心,完善制定公交服务考核方法,加大对公交服务质量监管考核

23、建立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

(31)推进中心城区“两环线+6联络道”自行车休闲道建设

(32)结合道路新建及路边停车治理,建立完善自行车通勤网络

(33)结合自行车休闲网络、轨道公交枢纽站点,设置自行车公共停车场15处

(34)完善人行过街设施,新建105、325、碧桂路等干线道路立体人行过街设施58座

(35)改善道路交叉口行人过街安全,包括新增人行横道灯数、加设护柱、增设左转辅助标线、在右转线道加上黄色横间减速标线

(36)完善现有自行车通道网络的标志和标线,改善现有自行车通道的通道条件

29、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37)完善顺德客运港的公交场站、出租车停靠站等配套交通接驳设施

(38)结合广珠城际的建设,规划建设江碧站、北滘站、顺德站、顺德学院站、容桂站城际综合换乘枢纽

(39)完善各镇街交通中心功能,使之具备与都市内部公交接驳功能

(40)结合轨道、中运量公交建设,推进北滘新城、伦教、东部新城等都市内部交通枢纽建设

33、建立平稳和谐的静态交通

(41)适度扩大公共停车场供应,新建改建华盖路、钟楼公园、鉴海路美食城、千禧广场、桂峰路体育公园等公共停车场5座

(42)规范路边划线停车供应,设置路边咪表停车

(43)取消布局不合理、对动态交通阻碍较大的凤山东路、清晖路、东乐路、东苑路、凤祥南路、振华路等6条主次干道上的路边划线停车位

(44)加大违章停车路段治理力度

(45)修改完善停车收费标准,完善收费

(46)修改完善停车规划配建标准

39、实施主动有效的交通治理

(47)缓和小汽车增长,包括提升环保标准、合理调整停车收费标准,提升车辆使用成本等措施

(48)缓和摩托车增长,研究在中心城区实施摩托车限量发牌措施,以及缩短摩托车报废年限及提早报废的鼓舞措施

(49)研究在中心城区部分公交发达区域和路段摩托车使用

(50)错时上下班

(51)扩大信号操纵范畴到全市的城区,优化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区域交通操纵信号配时

(52)结合近期道路建设打算,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交通监控等道路基础设施

(53)结合近期高快速路网的建设,调整和优化过境和对外货运交通组织

(54)研究对105国道,中心城区干线道路如南国路大良段、容桂街道桂州大道等实施禁货

(55)加大中心城区道路货运交通治理,实施分时段、分类不的货车通行区域许可证制度,规范货车对道路的使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