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1.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新表达的灵感。真正是在“利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2.整合教材资源,合理、创新使用教材;拓展生活实例,让学生学得更丰富。
“教材只是提供范例”教师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理念。在深挖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如:在“我和我的动物朋友”环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和动物之间相处的小故事”时,结合学生的所讲所述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喜欢”不伤害动物、“如何做到自我保护”不让自己受伤害。
教材中的绘本内容“动物是人类的老师”这一话题相对,进入教材的任何板块都略显牵强。如何顺势而引,我是这样做的:当学生通过看图片、交流了解了更多的动物,从心里变得更为喜欢动物时,我把“你们看,动物和人类相处得多么和谐亲密啊!而且,你们知道吗?动物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呢?小朋友们,你们有谁知道人类从动物的身上学到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做为承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感去认识动物为人类做的贡献,教师再将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得的启示的相关图片拓展给学生,从而让绘本内容变得更丰富起来。
“要使教材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教师必须要正确理解教材”。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就是通过一幅幅画面的展示,一个个真实生活中的案例讲述,让学生从与动物的相处中体验到相互陪伴的友情,相互依恋的共生共存关系。进而提升珍爱生命的意识,坚定与动物共生共存的观念。课堂交流深化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起到了让课堂引导生活的作用,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推进着,润物无声。
3.有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课堂教学唤发生机,实现高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而道德与法治课涉及的图片、资料又很多,如何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技术,并与教师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给道德与法治课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就借助电子白板让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如,课始的猜谜环节,课中的“认识动物”环节;“我和我的动物朋友”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和动物之间相处的小故事”时穿插播放相关的图片;在“动物是人类的老师”环节教师将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得的启示的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等,一方面是教师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重功能,如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视频播放、图片插入、文字展示等功能,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信息化、生活化走进课堂,从而打造温馨课堂;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引导学生谈自己对所看到的视频或图片的感受,从而将“爱护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学会自我保护”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与热情,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课堂上,教师能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重功能去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与互动的氛围,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而且,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为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提供了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方式:将教师要教给学生理念的行为变成为了学生主动在互动交流中自主获取的一个过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一个角色转变过程——教师真正立足了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获取。教师既尊重了每一个孩子,又给了孩子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孩子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而又健康地获得体验,获取成功。
可以说,教师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资料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呈现,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声、光、色的交互融合中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画面,认识到了世界因多样动物的存在而多姿多彩,对身边的动物有了亲近感,对自然界有了共在感,也产生了好奇心,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让单调的说教在有声有色中丰富多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