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边坡防护形式
2025-09-29 04:45:16 责编:小OO
文档
  边坡防护形式:当填方高度H≤3.0m时,边坡坡面采用植草防护,当填方高度H>3.0m时,边坡坡面采用三维植被网防护。

  一边挖方路堑边坡防护:

  边坡坡率:挖方路堑边坡坡度根据地形、岩土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因素,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综合设计,其设计原则如下:弱风化至微风化层采用1:0.5~1:0.75,强风化层1:0.75~1:1,全风化岩土、土质及碎石土层则采用1:1~1:1.5。

  边坡防护形式:当挖方高度H≤5.0m时,边坡坡面采用植草防护,当填方高度H>5.0m时,边坡坡面采用三维植被网防护。本次设计范围内因受园区规划红线设置了两段挡墙,挡墙立面与挡墙结构图详见岩土专业相关图纸。

  4)特殊路基处理

  特殊路基主要为地质条件复杂的路堑边坡,路堤基地湿软或软土地基处理。

  特殊地质路段路基需做专项设计。

  5)路基排水

  工程修筑后,尽量减少对原有水系的干扰和破坏,通过设置纵、横向排水构造物使原有水系贯通,路面排水采用雨水口收集,排入城市雨水管的方式。靠近山体挖方路段,通过设置边沟及山坡截水沟等设施完善道路自身排水系统。

  6.公交系统设计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公交规划,本次实施路段共设置3组公交站点,沿A1号路布设,设置地点为学校,医院。

  7.交通工程设计

  见交通工程分册

五、施工要求

  1.路基材料要求

  1)路基填方材料规定:路堤填料以透水性较好的粗粒土如砂性土为宜,不得使用腐植土、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以及工程性质不良的粉土。液限指数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图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均不得直接作为路堤材料。

  2)路基填方材料强度: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填方材料强度符合下表要求时方可使用。

项目分类(路名地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方路基

上路床(0-30cm)

810
下路床(30-80cm)

510
上路床(80-150cm)

415
下路床(150cm一下)

315
挖方路基上路床(0-30cm)

810
上路床(30-80cm)

510
注:表列强度按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对试样浸水96h的CBR试验方法确定。

  2.路基施工

  1)路基施工前应清楚地标腐植土、植被、垃圾等,会同相关单位查明现有地下管线、暗涵等。路基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中发现有未曾查明的地下管涵时,应通知设计单位处理。临近现有建筑物及桥涵的开挖应注意观测和防护,确保建(构)筑物及施工安全。

  2)路基土方施工前必须做好排水工作,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标积水。

  3)填方路基施工时一般应自路中填至路基边缘,路基土天竺横断面应做成屋顶式,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在排水设施尚未形成以前,路基边开设临时排水沟并有出路,保证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不受雨水贺外来水的影响。

  4)路基挖填土方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雨天,应停止进行。

5)水文地质不良路段,应先排除或降低地下水位后方可进行路基施工。

6)填土以透水性较好的土质为宜,不准用腐植土、淤泥及工程性质不良的粉土。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

7)填土的土质必须均匀,不得夹有泥块和其他不良土质。如使用不同种类的土壤填筑时, 应以同一种类的土壤填筑在一起,不同种类的土壤不能夹杂填筑,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陷或产生水囊现象。填土中如有团块,应先粉碎后再摊铺碾压。

8)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必须满足路面结构图中规定的设计标准。路基填土应分层碾压,根据压实机具功率,每层的松铺度控制在20cm~30cm,压实宽度应每侧宽出路床20cm,压实到不见轮迹,并测定密实度。每层均应有压实度实验报告,路基土方完成后,沿线应按闺房要求做回弹模量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9)路基碾压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进行,最佳含水量根据填土的土质实验确定。

10)在现状地面纵、横坡陡于1:5时填筑路基土,或在新老路基衔接处填筑路基土,均应按规范要求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

3.水稳层施工

1)施工之前应根据设计强度标准,通过实验确定材料配合比和混凝土的最佳含水量,并根据施工时的气候条件确定施工时的含水量。

2)混合量的摊铺、拌和、碾压及养生等施工工艺均应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执行。

3)混合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应对表面进行回弹模量和实际弯沉值的测量。

4)未尽事宜请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4.路面施工

1)本次涉及路面结构为新建沥青路面,施工时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

2)各基层施工完毕后,均须按施工验收规范测定弯沉值,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施工时注意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并注意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一般比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施工稳定高10℃~20℃。

4)人行道铺装必须密实平整,无空洞,面层无污染。

5)路缘石的安装应整齐、弯道圆顺、勾缝整齐,缘石表面质感统一、无污染。

6)注意雨水口处路的碾压,应有足够的强度。

7)施工应避免在雨天进行,每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加强养护。

5.其他注意事项

1)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所有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现行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执行。

2)原地面标高按实测纵横断面设计,如有出入以现场实测为准。

3)已做竖向设计的交叉路口,路面标高按竖向设计图进行控制,纵断面图和平面图标注的路口标高为理论上的计算标高。未做竖向设计的路口,在考虑汽车行驶及路面排水要求基础上,与现有的道路路面顺接。

4)道路范围内的现状排水沟、涵均须按相应排水专业图纸进行改、移建。

5)每到工序完成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本说明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施工验收及设计规范执行,不能确定处,请与设计人员联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