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究
2025-09-29 04:49:32 责编:小OO
文档
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究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使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在此,就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小的想法,希望能和各位同人进行探讨,听取宝贵意见。

一、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作文选材的思想性。应试教育使作文教学日益忽略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扭曲了作文的本来面目;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在作文前,教师过多强调选材要有意义,能概括出中心思想的题材来写,每次这样反复强调,学生的心目就形成一个题材的框框,自然会使学生忽视周围的很多丰富多彩有趣味的素材。这种做法:不仅封闭了学生的灵感,而且,这样作文练习也是索然无味的。

2、重读轻写,对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热衷于把作家的创作经验不加分析地移植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上来,一味强调多观察、多积累素材,而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无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所遭遇的智能结构上的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学生在写作时不能较好地运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阅读教学材中没有很好联系作文来教学,干瘪瘪的分析、讲读归讲读,作文管作文,井水不犯河水,造成讲读与作文的脱节,学生写起文章来就难了。

3、目前的作文课堂大多遵循着一种教学模式:写前指导—-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的作文训练一般是依附于阅读教学体系下的被动训练,不善于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导致的后果就是就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缺乏材料,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古人曾经说“得之在俄倾,积之在平时”,一篇佳作的形成,必定得力于长期的积累形成的深厚功底,没有“读书破万卷”,那得“下笔如有神”呢?

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1、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学习的动机决定的,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意识与兴趣,这种意识就会在其心底变为练习的激情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驱动他调动意志的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去克服困难。

如何激发内驱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呢?首先要加强对作文差生的辅导,课前给他们专门布置预习题,课堂上有意识地要求他们回答预习的问题,再专门询问他们哪些地方不理解,感到困难,予以反复指导,教师将作文修改后再读给学生听,并就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某些困难作重点强调。

2、注意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

写作是一种技术,对于技术而言,反复的操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技巧,目的还在于写作,事实上也只有在写作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体味、掌握写作的知识与技巧,进行实践训练,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数量保证,数量不足,训练的效果就会打折扣。  有了数量的保证,并不意味着实践训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训练质量如何对于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要保证写作训练的质量,一是要加强学生日常积累的训练,培养学生从阅读中、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熟读精思,是提高学生写作最有益的读书方法,精华的片断需要反复咀嚼品味,要读得滚瓜烂熟,熟到使文章的语言若出于自已的口,使文章思想若出于自已的心。二是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写作的人应该记住,学习写作不单是在空白的稿纸上涂上一些字句,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思想。” 

3、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学生信息接受量

我们常说学生的应试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家长大都不愿意提倡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考试的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被囿于“两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为此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滋润作文田园,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做到多看、多读、多听。作文与一个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因此,多看、勤听、常说,何愁写起作文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风行水上,写出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一格呢?

4、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能力

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是解决教师批改作文难的一种有效方法,按照教学中原理和写作能力培养规律而言,训练次序为三个台阶:一改语言表达;二改结构技巧;三改谋篇立意。就是说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有三个逐步提高的境界:第一境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改,达到文通字顺,进而语言活泼生动;第二境界是要达到结构完整,文气曲折贯通;第三境界是求得题旨鲜明,独特新颖有个性。系统地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完全可以成为中学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5、培养学生善于积累作文材料的良好习惯

初中学生常常出现望“题”兴叹,“无米不锅”,的情况,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善于积累,我在指导学生积累方面,归纳为“五多”,即多观察、多思考、多练说、多练写、多修改。

多观察。多观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多留心观看,发现它们的特点,抓住它们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积累那些作文的好材料。

多思考。从观察生活,到动笔成篇,每一个环节都要深思熟虑,力求收到最佳效果。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学作文而不注重多思,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多练说。说和写是两种不同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方式。说,用的是有声的语言;写,用的是书面语言,二者关系也是密切的,一般地说,说话流利的人,文章也常常比较顺畅,说话杂乱的人,文章则往往没有条理。

多练写。能力是可以训练形成的,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多写多练,“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几十个字也好。”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道出了一个客观规律,中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提高写作是受益无穷的,只要学生留心观察思考,笔下就有永远写不完的东西。而你重要的是写,用自已的真话去写,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拘形式,多写贵在认真。

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会使文章有较大的提高。

做到这“五多”,便有了写好文章的本钱和本领,一份汗水必然换来一份收获,写作水平也必然会有不断的突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了台下十年功,就不怕台上几十分钟了。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全面考虑事物的各个方面,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从而写出既标新立异、又合乎情理的文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