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2025-09-29 04:49:20 责编:小OO
文档
2020 版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

幼儿园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专家押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办者是(    )

A.杜威   尔2.认为“儿童具有吸收力心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3.北方的冬天飘着鹅毛大雪,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几个小朋友在玩堆雪人的游戏。这里的堆雪人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D.规则性游戏

4.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学校考核小组的教师代表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成员人数的(    )

A.30%      D.60%

5.明明在班上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孩子,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捣乱,因此教师经常说他调皮,时间长了其他的小伙伴也说他调皮,不是好孩子,不和他一起玩。这位老师违反的学前教育基本原则是(    )

A.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B.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6.教师提供适合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寻找法

C.发现法    D.操作法

7.实现保教结合原则的前提是(
A.良好的师生关系B.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C.掌握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D.良好的心理素质
8.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作9.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    )

A.系统性和灵活性 序性和灵活性 定性和差异性 定性和灵活性    10.

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这体现了

(    )原则。

A.参与性    )

A.测验法   法1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13.每当客人告别时,妈妈总是一边说“宝宝,和阿姨再见”一边摇动孩子的手,这样多次重复以后,一听到“再见”,孩子便自动摆手作再见状。该种学习方式是(    )

A.动觉强化方式   式14.有的儿童在活动中,交头接耳,左顾右盼。这属于(    )

A.注意起伏      D.注意分散

15.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作(    )

A.动机性遗忘   忘16.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A.《》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职业教育法》    17.

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成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

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于外的 现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    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18.儿童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是在(    )

A.2~3 岁  岁左右  岁    D.学龄初期

19.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20.《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文件中明确提出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 2015 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

A.91%      D.98%

二、填空题

1.学前教育基本原则是根据学前教育的     、任务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 在总结了长期的学前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行为目标是一种用     的儿童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3.社区教育起源于     。

4.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     地位。

5.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的反映。

6.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思维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     。

7.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想象可分为     想象和     想象。

8.在父亲对儿童的影响发展中,     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个方面。

9.言语有两种功能,一种是交际功能,另一种是     。

10.国家教育考试由     确定考试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11.1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     》。

12.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受人落后”。在团队合作中,最好首先做到     。

13.教师热爱学生的作用表现在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

14.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     。三、简答题

1.简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幼儿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法及其种类。

3.大班幼儿心理发展表现出哪些一般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教育?

4.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谈谈你对“爱岗敬业”的理解及在工作中如何践行。

四、论述题

1.试述幼儿观察力发展的表现。

2.谈谈你对广义学前教育和狭义学前教育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题

1.我国某地区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私立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园的教学,不惜巨资引进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购买教具,可是却不重视卫生保健工作,没配备保健医生,保育员素质较低,传染病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能力较差;卫生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记录不详细、不准确, 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不足,安放位置达不到标准要求,消毒工作整体未形成量化管理;硬件设置未达到

《托幼园所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幼儿活动室、卧室混用,卧室通风采光差;部分幼儿园仍使用旱厕, 个别幼儿园混用便盆或座便器,大大增加了幼儿,尤其是女孩生殖道传染病感染几率。少数幼儿园新生入园时不体检、晨检。

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2.在幼儿园里,常有一些能力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但又脾气急躁、容易冲动、不友好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并不受同伴的欢迎。

请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参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福禄贝尔。

2.B 【解析】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提出了“儿童具有吸收力心智”。

3.A 【解析】堆雪人是结构游戏。

4.C 【解析】略。

5.A 【解析】教师的做法导致明明被排斥,没有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给孩子贴上了“坏孩子”“调皮”的标签。

6.D 【解析】让幼儿在摆弄教具、材料的过程中运用感官感受知识的方式是操作法。

7.B 【解析】教师与保育员的配合及教师与幼儿的和谐平等关系是保教结合的前提。

8.A 【解析】略。

9.D 【解析】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保证幼儿园一日生活顺利进行的基本原则。

10.C 【解析】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11.D 【解析】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作品)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作品分析法。

12.B 【解析】略。

13.A 【解析】婴儿期条件反射建立的方式有四种(就是选项中的四种),宝宝利用摆手的方式与“再见”联系起来,采用动觉强化的方式建立条件反射。

14.D 【解析】幼儿注意的分散是消极的,注意转移都是积极的。题中是一种消极的注意分散,而不是积极地从注意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15.C 【解析】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是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幼年期健忘”。

16.C 【解析】略。

17.D 【解析】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18.C 【解析】儿童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是在 3~6 岁。

19.D 【解析】略。

20.B 【解析】略。二、填空题

1.目标 2.可观察或可测量 3.二战后的丹麦  4.主导  5.能动  6.前运算阶段  7.再造 创造  8. 性别角色 9.概括和调节功能  10.教育行政部门  11.儿童权利公约  12.谦虚为怀,戒骄戒躁 13.爱学生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基础 14.基本途径

三、简答题

1.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和哲学、宗教紧密相联;

(2)强调儿童在活动中自然生长;

(3)强调人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4)强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

(5)创制了引起活动的学具——恩物;

(6)强调作业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2.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配合讲述、讲解向幼儿显现实物、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和表演,借以说明和印证所讲授知识的—种方法。直观法主要包括观察、演示、示范、范例、欣赏等。

(1)观察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吸引幼儿感知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

(2)演示法。教师向幼儿涨势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使幼儿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

(3)示范法。教师通过自己或幼儿的语言、动作、声音或通过经过选择的图画、剪纸和典型事例, 使幼儿进行模仿学习的方法,是各活动常用的方法。

(4)范例法。按教学要求提供给幼儿一种可模仿的榜样。

(5)欣赏法。教师指导幼儿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陶冶情感的方。

3.特点:好问好学;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教育对策:(1)认真耐心的回答幼儿的各类问题,满足其求知欲;

(2)提供符合该年龄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的活动,促进其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能力的萌发转变;

(3)教给幼儿必要的认知方法,如观察、记忆的方法;

(4)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

4.(1)爱岗敬业就是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2)在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虚心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爱护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

四、论述题

1.(1)观察目的性加强:小班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常常会忘掉观察任务;中大班幼儿观察目的性有所提高,他们能按照成人规定的观察任务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观察持续的时间与观察的目的性的提高有密切联系。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2.(1)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

(2)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 0~6 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学前教育可以细分为学前早期教育(0~3 岁)和学前幼儿教育(3~6 岁)。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

同时还可在亲子园、托儿所等早教机构中开展亲子活动予以配合,3~6 岁的学前教育是在幼儿园中实施的,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在学前机构中进行的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等。

五、案例分析题

1.(1)案例所述现象是幼儿园的“重教轻保”现象。很多幼儿园认为教育就是智育,智育就是上课, 上课就是教识字和计算,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

(2)从幼儿园的任务来看,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任务,二者缺一不可。所谓“保育”,是指对幼儿身体的照顾、保护、养育和促进,以及对幼儿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所谓教育,就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国的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初步进行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牢固树立“保教并重”的观念,“保” 和“教”二者不能偏废,不能割裂。保育员和教师应该在各项活动“保”“教”结合,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3)从幼儿园保教任务的具体目标来看,体育是幼儿园的首要目标和任务。体育必须保证幼儿必须的营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

(4)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看,幼儿的保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身心发育尚未完善,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处在人生关键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

2.原因:这主要与该种类型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性格特点有关。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能力强、聪明、会玩、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只是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一个方面,在交往过程中,能否受到其他同伴的欢迎,关键要看其亲社会行为的多少,而脾气暴躁、容易冲动、不友好则正是其亲社会行为较少的表现,所以就较难为其他同伴所接纳,出现交友困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