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5-09-29 04:49:26 责编:小OO
文档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丹阳市大泊中心小学  殷梅凤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那么,如何有效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我个人认为是校本培训。它是以校本教研为基点,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可以大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一、理解校本教研的意义

校本教研源于校本培训,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而组织的。校本教研应有两个层面上的理解:其一,指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基于并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开展的教学研究;其二,指上级教研单位为了某项课题研究而深入学校内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教学研究。以上两层理解都强调针对学校的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校本教研准确的涵义应是:着眼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以学校实情为出发点,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在上级教研单位的直接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而开展的教学研究。

      二、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

      教研立校,科研兴校,教科研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新理念下的教育要求教师开展科研型教学,提高教学中的科研含量。而校本教研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及学校特色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利于填补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

      校本教研课题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课题的归宿,最终是服务于实践。而不同于有些课题纯粹为了观点立住脚到学校收集数据进行研究,最终是服务于课题。因此,校本教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课堂上怎样提供问题情境,怎样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提出有价值问题,又如何筛选学生的问题进行探究等。所以说校本教研的开展能最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校本教研的实用性促使学校形成教科研的特色

 校本教研课题必须基于学校实际,它才有支撑点,才有生命力。它不同于单纯的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它依据学校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与困难,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帮助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更具实际性。同时借助专家的指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往往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促进学校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

    3、校本教研的能动性促进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校本教研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并在专家指导或课题组带领下自主开展的探究活动。因此,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兴趣、特长,进行设想——实践——再设想——再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促进个性发展。

      4、校本教研的互动性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

      校本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单方面地洗耳恭听教研员的意见,而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自由的阐述、讨论、辩论中,观点会越来越鲜明,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这对于参与教师都是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

      校本教研必须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创设和谐的教研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形式,唤醒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成长。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坚实基础。许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疑惑囫囵吞枣,这样教师始终不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而实施校本教研,要求教师突破自己,做到课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实施时能不能顺利落实;课中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教与学的活动及时灵活调空,使动态的课堂不断有新的资源生成;课后,好好反思一下,有些什么收获,还存在些什么不足,今后怎样改进。这样,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师运用理念的催化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同伴互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保证。教师问题的提出,可以通过教师群体的智慧,发挥团队合作、互补共生、群策群力、互动成长的巨大优势,发挥集体的智慧,整合集体的力量,使每一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弥补个人的局限与不足。 

(1)备课式教研。为了更好地发挥备课的作用,本学期我校以同年段同学科设立备课组,选定备课组长。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有中心发言人,有准备具体内容。中心发言人预先填写好《备课记录》,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从而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2)案例式教研。案例教学式教研指的是围绕所研究课题,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通过评议,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又为听课老师提供学习研讨机会,引以为鉴。 

(3)沙龙式教研。教学沙龙式教研是一种由教师自愿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讨论会。沙龙式教研营造出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让教师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气氛浓,所以教师乐于参与,愿意深入探讨。

(4)专题式教研。专题式教研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就是以研究的课题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它以教学改革过程遇到的复杂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计划的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

    3、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支持。专业的引领能弥补我们专业水平的欠缺、理论知识的贫乏。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多与专家接触,聆听专家的意见,以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专家对于理论知识的研究精专,有一定的深度,有时我们的一些教学现象就必须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加以结实,而基于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要借助于专家的引领,才能解开谜团。教师在不断磨练中,知识水平会逐渐提高,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4、骨干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先锋作用。骨干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先行者,他们在教学教研上先行一步,有了成功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教科研成果,是学校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校本教研引路人。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校本教研正常有序地开展,有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