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翻译批评与欣赏 The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of Translation
学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研究生专业:翻译硕士(口、笔译)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翻译硕士专业选修课,适用该学科的2个方向:口译和笔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懂得比较和欣赏译文的多样性,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译者的对同一原文给的不同译文,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同时让学生了解采用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开展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翻译鉴赏与批评概述
1.充分了解翻译鉴赏与批评的目的和意义,旨在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翻译技能。
2.掌握翻译鉴赏的批准和翻译批评的尺度。
(二)翻译鉴赏
1.了解翻译鉴赏的重要性,掌握翻译的鉴赏能力,必须具备较好的英汉语言技能。
2.了解文体差异与翻译的多样性。
3.了解翻译鉴赏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
4.了解如何进行翻译鉴赏来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
(三)翻译批评
1.了解翻译批评必须建立良好的翻译理论之上,因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基本环节。”
2.学会翻译分析,依据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鉴别译文的优劣,尤其要从跨文化交际效果上探讨译文的好坏。
3.学会多译本评析,了解翻译错误分析的重要性。
4.了解文学翻译批评的意义。
5.了解应用翻译批评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6.了解翻译批评的对象,它不是指译者而是指译文,翻译批评就是品评译文。
7.了解翻译批评的标准,认清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非恒定性。
8.了解并掌握翻译批评的方法。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批评,但它又不能不借鉴文学批评。但决不能将翻译批评等同于文学批评。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 内容 | 学时 |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
1 | 翻译鉴赏与批评概述 | 4 | |
2 | 翻译鉴赏 | 16 | |
3 | 翻译批评 | 16 | |
合计 | 36 |
1、先修课程:无
2、教学方法与建议:面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需用多媒体教室
3、考试方式:论文形式为主、平时作业为辅
(1)平时作业 30% 期中论文 20% 期末论文 50%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作业要求: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5、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1)Reiss著 《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李明编著 《翻译批评与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书:
(1)杨晓荣著 《翻译批评导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2)马红军著 《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3)周仪等著 《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姜冶文等主编 《翻译批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许均著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年
(6)汪榕培著 《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7)毛荣贵编 《走出翻译误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
(8)彭启良编著 《翻译与比较》,商务印书馆,1980年
(9)单其昌著 《汉英翻译讲评》,中国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年
(10)乔曾锐著 《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11)李亚丹主编 《英译汉名篇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姜冶文等主编 《翻译标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辜正坤编著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陈安定编著 《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15)傅仲选著 《实用翻译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刘宓庆著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17)刘宓庆著 《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
(18)喻云根主编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9)袁锦翔著 《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20)张培基译注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