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古代诗歌四首15
2025-09-29 04:49:51 责编:小OO
文档
主备人        备课组长签字           编写时间           审核人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背诵这四首诗歌,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

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 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1、曹操:

2、王湾:

3、白居易:

4、马致远: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碣(  )石   竦(  )峙(  )   萧瑟(  )   澹澹(  )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二、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三、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四、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 秋思》的情景,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比较四首诗词思想感情的不同点。

二、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填空:

1、从诗的体裁看,《观沧海》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

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                 _。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_       _ “秋思”是_     _。作者      是_  _代著名_   _作家。

5、《钱塘湖春行》选自《     __》,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_(姓名),字_  _,号_     __。

二、填写下表:

题   目

作  者

朝 代

体  裁

内 容

观 沧 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秋思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三个小女孩》(节选)

季羡林

我生平有一桩往事:一些孩子无缘无故地喜欢我,爱我;我也无缘无故地喜欢这些孩子,爱这些孩子。

大约在50年代,当时老祖和德华还没有搬到北京来。我暑假回济南探亲。我的家在南关佛山街。我们家住西屋和北屋,南屋住的是一家姓田的木匠。他有一儿两女,小女儿名叫华子,我们把这个小名又进一步变为爱称“华华儿”。她大概只有两岁,路走不稳,走起来晃晃荡荡,两条小腿十分吃力,话也说不全。按辈分,她应该叫我“大爷”;但是华华还发不出两个字的音,她把“大爷”简化为“爷”。一见了我,就摇摇晃晃跑过来,满嘴“爷”“爷”不停地喊着。走到我跟前,一下子抱住了我的腿,仿佛有无限的乐趣。她妈喊她,她置之不理。勉强抱走,她就哭着奋力挣脱。有时候,我在北屋睡午觉,只觉得周围鸦雀无声,恬静幽雅。“北堂夏睡足”,一枕黄粱,猛一睁眼:一个小东西站在我的身旁,大气不出。一见我醒来,立即“爷”“爷”叫个不停。不知道她已经等了多久了。我此时真是万感集心,连忙抱起小东西,连声叫着“华华儿”。有一次我出门办事。回来走到大门口,华华妈正把她抱在怀里。她说,她想试一试华华,看她怎么办。然而奇迹出现了:华华一看到我,立即用惊人的力量,从妈妈怀里挣脱出来,举起小手,要我抱她。她妈妈说,她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但却没有想到华华挣脱的力量竟是这样惊人地大。大家都大笑不止,然而我却在笑中想流泪。有一年,老祖和德华来京小住时提起,听同院的人说,在上着锁的西屋门前,天天有两个“小动物”在那里蹲守:一个是一只猫,一个是已经长到三四岁的华华。“可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华华大概还不知道什么北京,不知道什么别离。天天去蹲守。她那天真稚嫩的心灵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望眼欲穿而不见伊人。她的失望,她的寂寞,大概她自己也说不出,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了。

到了今天,华华已经超过40岁。按正常的生活秩序,她早应该“绿叶成荫”了,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这“爷”?

1.下边对文中有关称呼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A.华华“爷”“爷”的叫喊声贯穿全文,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小东西”“小动物”是一种亲昵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喜爱华华的感情。

C.作者对华华的称呼由“华子”“华华儿”到“小东西”“小动物”,鲁迅《故乡》中闰土对“我”的称呼由“迅哥儿”变为“老爷”,这种称呼的变化在表达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称呼的变化也就是感情的深化,作者把对小姑娘的爱融于称呼的变化之中,看似随手拈来,其实是匠心独运。

2.下边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是符合原意的?(   )

A.大家为华华力量惊人而高兴,“我”则被她的惊人之举感动得想流泪。

B.大家为结果如人所料而高兴,“我”也被华华天真的举动深深感动。

C.大家为华华挣脱的力量之大而惊奇,“我”则为这样做伤了孩子的心而内疚。

D.大家为奇迹的出现而兴奋,“我”则为人们愚弄了可爱的华华而伤心。

3.下边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A.首尾呼应,表示“我”对华华的思念并未因彼此失去联系而淡化。

B.篇末点题,强调牵挂源于爱,彼此的牵挂使生命充满了无限乐趣。

C.“绿叶成荫”是“我”美好的猜想,也是“我”由衷的祝愿。

D.一个“爷”字情深意长,渗透了“我”对华华的思念与牵挂。

4.你认为文中哪个细节最感人?这个细节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特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