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66人,学生基础较一般。目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听课效率低下,比较浮躁和骄傲,有爱做小动作的现象。需要对其加强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个别学生因生病耽误一些课,知识前后学习不够系统,因此,除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本学期重点基本题的训练外,还应对班级中的个别学生进行课后的辅导,以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
二、复习内容:
1.四则运算
2.空间与图形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读写及计量单位的换算。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应用
5.三角形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6.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7.综合考试及全面查漏补缺
三、复习目的及意义:
1.复习总目的: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的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存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难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复习措施:
1.按总复习单元的顺序进行知识方块分类的疏理性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2.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
3.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4. 选择性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5.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
6.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7.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8.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9.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优潜互助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