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5-09-29 04:48:10 责编:小OO
文档
《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050150 

课程中文名称:政治学

课程英文名称:Political-Science 

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开课学期:4

总学时:32      

总学分:2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要求达到:第一,系统了解政治学的内容体系、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第二,掌握政治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政治学实践中的问题;第三,熟悉政治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深入理解政治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形成和确立基本的政治思维。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简明、系统地向学生阐述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规律。  

2、掌握研究政治学所涉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4、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导 论:政治学研究及其意义                 2学时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4学时

政治学的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中国传统政治观;政治的含义。

西方诸种政治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学时

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进程、西方政治学发展进程;行为主义及其影响,政治研究的

科学化及其局限性。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2学时 

政治权力的意义和作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政治权利的意义及保障。

第四章 国家与                       4学时

国家的组织机构;与国家组织原则、国家权力关系及结构形式。国家及的概念

界定、的构成及形式。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4学时

政党与社团的政治地位、政党的历史演变;社团组织的类型、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政

党的定义及类型、政党制度。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4学时

良好社会的标志和条件、政治合法性的意义、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治理模式的变化。社会“善治”的标志和条件;政治秩序的含义、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治理的概念。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2学时

政治参与的特征及类型;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选举与选举制度、政治监督的意义;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监督的途径和机制。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2学时

政治文化的构成与类型;政治文化的作用;政治文化的含义、意识形态的含义、主要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4学时

政治发展的方式、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发展;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政治发展的含义、政治文明的含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多种形式的教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2、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课堂答疑、课程讨论、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生学习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后续课程:公共学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1]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1] 姜安.《政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陈振明.《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