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指南
2025-09-29 04:48:18 责编:小OO
文档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指南

一、预防肌萎缩及增强肌力

      受累肌的肌电图检查出现较多的动作电位,就应开始增强肌力训练,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瘫痪肌肉的功能有部分恢复时(肌力为2-3级),可进行范围较大的助力运动,当受累肌的肌力增至(3-4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

二、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后由于部分肌肉的瘫痪常会导致相应关节活动度变小或关节活动受限,应积极通过调整体位摆放及各种康复训练进行预防与治疗。

三、感觉再训练

让患者学会去辨认周围神经系统受干扰后产生的异常类型感觉冲动的方法。

(一)定位觉训练 早起感觉再训练

(二)两点辨别觉训练 后期感觉再训练

四、疼痛的治疗

(一)脱敏治疗 不适感觉的再训练。不断地增加刺激使患者对感觉过敏的耐受力逐渐增加,逐渐适应和接受该刺激强度。

(二)综合运用各项理疗措施 综合运用各项理疗措施

(三)口服药物治疗

(四)局部注射及手术治疗

五、运动协调性训练

神经肌肉的控制训练是让患者在意识控制下个别的控制某一活动的原动肌;而协调训练则是让患者在意识控制下训练如何在神经系统中形成预编程序的自动的多块肌肉的协调运动的记忆痕迹,其目的是使患者能够随意的再现多块肌肉的协调的自动的运动形式,而且这种形式比单块肌肉的产生动作更平稳精确有力

六、矫形器和外固定架的应用

周围神经损伤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有时需要使用上下肢的固定性、矫形性、承重性和功能性矫形器,适当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肢体的活动功能,并可能避免实施某些修复手术。

七、心理康复

损伤后,患者不仅劳动工作学习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日常生活能力也可能出现困难,加之对康复前景的忧虑,促使患者承受心理负担。因此,心理康复十分重要。

八、全身状态的保持

保持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整体的健康水平不至于下降,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损伤后康复的重要但易忽略的一部分。因此,除了局部的功能锻炼,还应在康复治疗总体计划之内指导训练

九、肿胀防治

卧位时应垫高患肢,坐 立位时用肩托或三角巾等悬吊患肢

鼓励患者坚持尚有功能的肌肉收缩带动关节活动,肢体被固定时则每天多做肌肉静立性收缩

按摩患肢或使用气囊脉冲加压、减压交替治疗,以促进患肢的静脉与淋巴回流使用弹力带或弹力袜等预防活动后双下肢肿胀

十、作业治疗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社会环境改造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作业治疗的一个主要工作内容,治疗师应该训练交给患者如何在现有的身体条件下完成各种日常生活能力,不仅需要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必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严重的患者暂时不合适接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待功能改善后再开始进行。

十一、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及其康复

一、神经卡压性疾病的康复治疗

消除和缓解症状 治疗原发病因 间歇性夹板固定疗法 保护装置 矫形器 理疗 抗炎止痛治疗 糖皮质+止痛药的局部注射治疗 运动疗法 外科手术接触压迫 中医传统疗法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策略

1、闭合性损伤

首先必须进行各项专科检查排除骨折和继续出血的可能。康复治疗的主要任务:防止或减轻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等变化,尽可能加快恢复进程。

2、开放性损伤

神经减压松解术后  术后48小时即应开始缓慢而温和的主动和被动运动,继以超短波、音频等软化可能形成的新瘢痕组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