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风格多样的静物画教学设计
2025-09-29 04:48:33 责编:小OO
文档
风格多样的静物画

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南岳初级中学  王明华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色彩对比关系的明度、纯度、色调等图片展示出不同色彩搭配所营造出风格多样的静物画。高明度的画,亮丽、明快;低明度的画,稳重、深沉,产生统一、舒缓的节奏。两幅冷暖色调不同的静物图画,对比出冷暖色调对于色彩情绪的导向作用,暖色系列温馨、热烈;冷色系列清爽、宁静。纯度对比差异很大的图片,可以给人浓郁的感觉。对比色相则创造出欢快、活泼的气氛。2幅改变原有色彩与组合关系的图片,个性鲜明,现代风格独特;1组用照片和水粉表现的对照图片,色彩关系写实自然;1组原画和做改变色调练习的对照图片,启发学生产生联想。

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主要通过对《风格多样的静物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创新意识。提倡探索运用多种材料、手段大胆表达自己对静物画的感受和认识,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形表现能力。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和尝试不同材料效果,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主要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了解色彩的主观性,交流对静物画观念的理解和情感。

在“欣赏·评述” 学习领域中,侧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认识不同材质、形式的特征。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对静物画色彩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要尊重认识角度、认知程度、作品风格的多元化。

整合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份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和教师及学生的作品作业等,增加教学特色,补充教学资料。综合应用相关资源,重新组合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认识用不同的色彩关系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氛围,关注、喜爱艺术,热爱生活。可以从美学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意识到优秀的静物画,是文化品位的一种外在表现。

教学目标:

(一)显性内容与目标:

分析讨论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对比等关系,同时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尝试创新静物画。

(二)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对人们情绪和心理的影响,了解色彩与风格的关系,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味。

重、难点:

重点:色彩关系换位练习。

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多种风格的静物画色彩关系图片,多种材质资料等)、彩色纸等。

学具:对自己收集的色彩关系的图片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准备颜料、彩色纸、固体材料和可塑材料、及剪刀、双面胶等工具。                                                  

《风格多样的静物画》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出示准备的教具:瓶、盘、水果、花等。

学生尝试组合,教师点评。

学生观察分析对象,选择其中喜欢的对象进行组合。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了解组合过程中要注意的构图、色彩等方面。
播放课件,用丰富多彩的色彩对比效果,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多种风格的静物画。学生观看图片,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如绘画、图片、作品等。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引起学生对风格多样的静物画的兴趣,并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归纳总结都有哪些色彩关系?”

教师点评

总结色彩关系的分类

一位同学总结,一至二位同学补充自己的意见。

 使学生了解静物画的色彩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
(1)展示学生带来的资料;

(2)欣赏和分析课本上的范例;

(3)演示课件;

1.学生展示和讲述带来的资料;

2.学生分析课本上的范例;

3.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

讲述自己对不同色彩关系的感受。

分析并总结色彩关系的基本规律。

谈谈自己对色彩关系的理解。

  进一步使学生从众多的画面感受到色相、纯度、色调、冷暖、构图对比所营造的不同气氛。

    

演示课件,进一步组织学生大胆构想,把一幅静物画做不同于原画效果的多种色彩关系的换位练习,鼓励独创意识。畅谈自己的构想。

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完善构思。

启发学生的创作欲

进行发散思维

确定一幅画,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给学生分组,例如:自然分组、兴趣分组、男女分组等。

按小组创作。

准备材料、工具;

分析讨论,实施最佳方案;

确定主题风格;

决定实施步骤。

发展学生用色彩造型组织的能力,大胆表现自己对静物的色彩感受能力,提倡集体合作方式。
 教师配和学生,做咨询服务。暖色调会给人开朗、兴奋与刺激的感觉,而冷色调则给人安定与沉静的感觉。要表现暖色调静物就避免或少用蓝绿色,表现冷色调静物就避免或少用红橙色学生应特别注意。请多名同学介绍收集的资料,其他同学补充发言。培养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练习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及时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

鼓励学生独创意识。

  逐步完善设计,实施制作。

多材质,多形式的尝试。

遇到问题互相探讨。 

  给学生技术上的支持,帮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提高创作能力。 
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请多名同学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自己。 培养不同的特色,鼓励多种风格。
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生的分析不全面。

教师:创设气氛,用大量精彩、新颖的图片引导学生。

2、学生在创作设计时,色彩选择或构图不够大胆。

教师:(1)、提供基本色调,进行小稿构图和小稿色调训练。

     (2)、提供一幅经典的名画,再进行局部色彩的设计,运用其中的色

彩,进行换位设计。

     (3)、规定设计情境,进行多种色彩关系练习。

3、练习的时候,色彩选择比较单调,不同色彩面积、比例过于平均等问题。

教师:建议学生在调色的时候,运用对比色进行设计。应以一种对比色为主

色,相对应的对比色只作为点缀。参考黄金分割的比例,进行色彩体量分配。

最后选用一些中性色统一效果。 

资料袋:

1、名词理解

色彩:是用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来确认的。它分为有彩系和无彩系两大系列,有彩系即彩色系列,原色:红、黄、蓝,间色:两中原色的重合;复色:三种以上的颜色相加;无彩系即黑、白、灰系列色彩。色调指色彩外观的重要特征与基本倾向,一般分为明度基调和色彩基调,色彩基调又有冷、暖色调之分。

和谐: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多样化中的特殊的统一。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为一切组成部分的内在有机联系,和谐是美好事物的重大特征之一,现实事物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是艺术中和谐的根源。

2、用色常识

了解世界的文化,对设计的国际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颜色来说就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禁忌色。如:日本人忌绿色,以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欧美许多国家平时忌黑色,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他们一向认为花色是凶兆;巴西人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忌黄色;埃塞俄比亚的人认为对死者哀悼的时候才穿淡黄色的衣服,因此,他们出门做客的时候绝对不会穿淡黄色的衣服;比利时忌讳蓝色,如遇不详之事,都用蓝衣作为标志;泰国人忌红色,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颜色,死人的姓氏是用红色写的。

3、色调的区分

通常,人们把色彩分为冷色系和暖色系,红橙类的色彩能让人联想到火、太阳等事物属暖色系,青蓝类色彩能让人联想到冰、海等事物属冷色系,冷暖感不明显,属于中性色系。

暖色系色调,如:红、黄、紫红等,会让人有膨胀感与前进感。反之,冷色系色调,如:绿、蓝、蓝紫等,会予人有收缩及后退的感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