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残疾人再就业项目策划书
2025-09-29 04:48:43 责编:小OO
文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残疾人再就业项目策划书

  篇一:残疾人就业计划书

  广东省英德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培训就业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残疾人培训就业

  组织单位:英德市残联

  主持单位:英德市残联

  协作单位:亚洲商学院管理中心

  项目负责人:

  联系人:

  电话:

  项目策划人:英  

德市残联名誉副:段祖斌

  20XX年5月

  日12

  项目实施方案一、立项依据

  为了贯彻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出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部署”的和方针,根据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XX〕7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488号文件件指示精神及《广东广东省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粤发[20XX]9号)等有关法规,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有利于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号召各级单位以保障残疾人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主线,把思想统一到的精神上来,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国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二、立项目标: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让他们体面地生存。

  三、立项单位:

  广东省英德市残联

  四、项目培训目标1、总体目标:20XX年到20XX年,基本上解决英德市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就业问题,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机构;

  2、分段目标:

  2.1、20XX年6月1日—20XX年6月30日,完成残疾人招聘工作,统计、收集残疾人相关报名资料;

  2.2、20XX年7月1日—20XX年7月3日,对参加培训的残疾人进行此次培训的内容举行解答;

  2.3、20XX年7月5日,将参加此次培训的残疾人同志安排到英德市残联残疾人培训基地,并为培训做好动员工作;

  2.4、20XX年7月8日,举行残疾人培训就业的开学典礼;

  3、3013年9月1日,安排第一批培训的人员到有需求、有爱心的企业就业;

  4、逐步扩大培训就业人数;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提供创造自我价值的平台

  五、工作任务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优惠和扶持保护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

  六、组织形式:

  充分利用的扶持成立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为能适合岗位工作的残疾人进行相关技能、知识的就业培训,并推荐到有需要的企业就业;

  1、签订残疾人就业保障合同;

  2、就业培训中心定期跟踪管理;

  3、给用人单位授予残疾人就业单位的荣誉牌匾;

  (参考样本图片)

  4、为符合要求的企业申请免残疾人保障金;

  5、成立残疾人就业协会;

  七、实现方式:

  1、发挥亚洲商学院学员力量,组织有志于扶残助残的亚商学员、企业管理精英、市场营销精英、企业家等为广大残疾人进行授课、帮扶。以教培训为主导,提升残疾人的文化技能、掌握就业本领,实现残疾人集中就业、行业就业,进一步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授课内容:相关技能训练、就业、创业指导、康复指导、解读与引导。

  2、联系有关企事业单位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争取企业能够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让用人单位意识到,残障人在其他方面的生命品质要高于很多没有残障的这些人,只是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提供创造自我价值的平台

  他们缺乏他人一样的受教育机会,缺少伯乐。

  八、初期主要面向对象:

  肢体、听力、言语、视力轻度残疾人,重点突破农村残疾人技能提升与就业问题。

  九、长效机制保障:

  1、在已就业的残疾人培养骨干,通过骨干老带新,逐步扩大面。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成果,使残疾人能走上就业、创业的道路;

  2、残疾人反向知识输出:让他们向社会宣讲残疾普及知识,让其他人引起注意。做到与其他人的互帮互助。

  3、实施措施:培训进网络、到家庭。以网络及面对面培训形式为主,个别知识接受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到家辅导、就业后再培训的形式让残疾人能真正实现与正常人同等的社会价值观。

  十、就业观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让残疾人真正的融入社会,就必须让其获得同等的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力,让他们变得坚强、自信,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也只有获得了相应技能,取得了相应岗位后,他们才能减轻家庭负担,让一些困难家庭走出困境。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对其进行培训、引导,让他们通向世界。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部分残疾人因为缺乏技能无法就业,只能依靠或他人救济或帮助。即使有一些人有技能提升需求,也常因经济困难或行动不便难以实现。我们的团队主要解决有就业意识,技能需求的残疾人培训技能,促进其就业。

  十一、长远发展展望:

  当残疾人,都获得一定技能,获得一份岗位的时候,社会将变得更加美丽!

  十二、短期梦想:

  让农村的部分残疾人能有机会走出自己的村子,看一看外边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未来,亲身感受一下祖国发展的巨大成果。

  十三、终极目标:

  建立残疾人职业学校;

  十四、项目推进困难:

  英德市各类残疾人合计63288人,占总人口的5.86%,其中:肢体残疾14556人、听力残疾15822人、言语残疾1266人,视力残疾8860人、精神残疾6329人、智力残疾31人、多重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提供创造自我价值的平台

  残疾13291人。需要全面掌握残疾人自身生活的情况,并根据残疾人的身体、文化、素质情况进行分类,仔细分析,并且需要核实情况,加以认证,保证项目开展的针对性,重点推进,逐步实现老带新的模式。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指导。十五、项目优势:

  1、亚洲商学院在中国内地已经有八年的在职经理教育培训经验,目前在国内各种企业就职职业经理人的学员人数3820名,学员企业单位3000多家,有丰富的用人单位资源,并且所有的学员都有企业管理、企业培训的经验,可以在学员中组织助残义工团作为师资支持,并逐步吸引社会相关技能师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服务;

  2、国家相关的支持与地方的帮助,见附件:《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及《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十六、工作计划

  1、计划书经英德残联审批后交上级批准并立项,并需得到的支持并立案!

  2、项目启动后制定定详细的前期运作资金计划,并通过申请补贴、社会支援、企业赞助筹备运作资金;

  3、组建团队,并制定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残疾人创业中心、后勤管理中心相关的章程、管理资料、具体实施并落实;

  4、成立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并做好就业培训前期的基础建设;

  5、与有岗位需求的企业签订就业培训、人员上岗合同,针对企业的需求选定适合岗位的残疾人,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社会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人际关系的交往、团队的融洽、自信心等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就业,并享受平等的待遇;对就业的残疾人建立信息档案跟踪管理,并定期回访、长效跟踪;对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企业颁发“扶残助残先进单位”的荣誉牌匾,并为就业单位申请优惠;

  6、为残疾人申请就业补助、优惠;

  7、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篇二:残疾人创业之路“计划书”

  残疾人创业之路“计划书”

  创业计划

  各位领导您们好!我是一名二级残疾人,家住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东哈村笋子湾屯。姓名邓纯义,性别:汉族,年龄35,身份证号码452628197908112413。现在在加尤镇街上一家店面规模50㎡注资约10万元的【服装零售店】但本人还有一个创业计划希望能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位朋友的支持。

  这些年我在工作之余都会进残疾人群和聊天室跟残疾朋友们聊心事,得知很多的残疾朋友的生活现状因无法克服而困苦,我身为一名残疾人也亲身体会到很多的无奈和辛酸,虽然现在国家从多方面给于优惠和低保生活的照顾。还是不能从根本解

  决不了残疾人脱贫和走出自主创业的心理阴影…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我现担任镇残疾联合会理事,经过这一年的时间考虑探索,凭着自己做生意的经验(祥接我个人事迹)和对残疾人的了解,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领一部分残疾人共同去创业,带领咱们群体走出弱势共同奔向小康。为我残疾人早些自主创业有以下几个计划;

  一,让更多的残疾人树立自信,踊跃探索克服自卑的心理。

  在当今网络发达时代,特别是加大宣传残疾人自主创业和对残疾人创业、康复多方优惠的号召,加上本人这些年在这市场竞争激烈当中总结出的经验,预想开一家“服装改补店”,还是有利可图,现在卖衣服的店很多,但他(她)们都是成批进货,路途遥远,对部分质量问题不方便拿回去调换,花过3-5块到我店里几分钟就改好、还有大家买回来的裤子是不是都要改一下脚边才能穿呢?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在网上购物,买回来的服装大部分不合体,换货来回邮寄费和时间都不怎么划算,花5-10元到店里改一下就好,还有乡下老百

  姓勤俭节约缝缝补补还可以穿一阵子,可年轻多出门在外务工,有部分在家也不会做这些活,就图个简便,顺街天拿来缝补一下,花过几块钱就能穿了,何乐不为…..店面地点选在学校附近,还会有很多学生来光顾我们的生意,想想学生不在父母身边,衣服裤子破了怎么办?这是我们提供服务的机会。

  二,我会找一些行动稍微差一点的残疾朋友进行技术培训

  【烫衣服,换拉链,改裤脚的一些手工艺等】多种适合他(她)们发挥各自之长。让他(她)们在掌握一技之长以后回各自的地方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店铺。发挥残疾人自主创业精神。还可以招一些头脑和手灵活的(也就是下肢残疾人)来做打字、复印、下载歌曲、传真之类的活。学有所用,是人们最大的幸福。让我们的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逐渐壮大我们的团队。我们共同承诺:【对每样工序明码标价,杜绝乱收费,对孤寡残疾老人实行免费服务,让我们会凭着一种残疾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去打动每一位顾客】

  三,在我们队伍壮大的同时我想邀请一些喜欢公益事业的在

  校生和专业人士帮助设计管理方案,邀请他们协助残疾人多方技术培训,更多的残疾人拥有技术,让他(她)们都感受到拥有一技之长带来的生活乐趣..真正树立自尊自爱,真正达到自立自强

  四,在我们队伍壮大的之后我们也会邀请一些有爱心的企业

  老板和领导还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监督我们帮助我们成立残疾人自己的创业基金会。这个计划我想用5年的时间完成,希望我们的努力会给国家减轻一些负担,之后的大街小巷不再有残疾人为生活而乞讨,让每一位残疾朋友都高喊幸福的口号——我们也能自食其力了!向正常群体呐喊——我们不再是弱势群体,也需要融入正常大众的队伍来。

  五,目前本人以投入六万多购买设备和店铺规划,要搞好这

  支队伍走向稳定繁荣的路还望当地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我代表我们这支残疾人队伍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个计划希望能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计划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还望大家能给宝贵的建议和意见。现在已有部分残疾朋友加入了这个队伍,希望之后的还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进来协助指导,残疾朋友加入到我们的【残疾人创业之路(群号367622374)】群里来共同携手为我们目标而奋斗个人事迹

  邓纯义,(证书字号:45102720XX000173),1979年8月出生在凌云县加尤镇东哈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家里贫困和身体残疾的原因15岁初中未毕业就缀学回家,刚步入中少年的我就成了待业者。俗话说“穷则思变”。不能被命运所屈服,不能被困难所压倒。在一次次的痛苦和彷徨中认识到,人穷但不能失志,外出打工同样可以学到真本领,打工同样可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带着这份执著,去找同村的薛老板娘学做服装手艺,坚决用技术改变命运。那时乡下还没有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加上跟她还不熟悉毅然去找她也不是顺利的事,我有每天到她家附近等她

  篇三:扶残助残社区项目计划书

  社区工作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康体嘉苑--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实习社区名称:淮安市生态新城康体嘉苑社区

  项目小组组长:高雨同成员:程凤婷陈光陈益峰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孙靓(生态新城富城路办事处办事员)学校指导教师:

  制定时间:20XX年1月4日

  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20XX年12月

  生态新城康体嘉苑社区扶残助残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康体嘉苑社区——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一、项目概要

  (一)社区简介

  康体嘉苑社区位于淮安市生态新城西片区,通甫路东侧,体育中心北侧,总占地面积约为203亩,建筑面积为18.69万平方米,共1524户。康体嘉苑社区由原来的严卓村、金牛村、运南村以及富城村四个村规划合成的一个社区,作为村民拆迁的安置房来使用,曾被评为省安置房中的“金品工程”,于20XX年9月开工,20XX年8月竣工。20XX年9月2日,生态新城富城路办事处成立,统一对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

  康体嘉苑社区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为新城分局,并在每个村设立一个党支部。该社区的公共娱乐场所有4家,并配有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百姓大舞台、社区卫生服务站,另外社区还建立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为居民的文化娱乐、衣食住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近两年来,康体嘉苑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服务单位的原则,紧紧围绕社区和谐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居民的公益活动,服务广大群众,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项目背景

  据统计,我国现在共有8500多万残障人士,身体的残疾导致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遇到诸多困难,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从而会产生轻视自己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接触和交流,对未来也表现出焦虑或悲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残疾人士不仅不能健康成长,连基本的人际交往也会出现问题。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可知,虽然残疾居民不同于正常人,但也应有享受正常人幸福生活的权利。所以,扶残助残,帮助残疾人士改善消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淮安市生态新城康体嘉苑小区共有住户1500多户,其中残疾家庭有210户,并且有部分家庭存在两个以上残疾人。20XX年1月4日起,生态新城富城路办事处配合上级,积极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为

  进一步了解本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推进扶残助残项目的开展,我们实习小组以调查员的身份,将“扶残助残,有你有我”作为项目主题,基于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的指导,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对本社区残疾人进行走访和调查,为帮助残疾居民增强自信心,帮助残疾人士建立良好的支持网络,正常的融入社区,建立扶残助残的阳光社区为目标,我们制定了此项目计划书,并在实习期间对项目部分内容进行了实践。

  二、理论框架

  我们此次项目的工作对象是社区中的残疾居民。这些人员普遍表现为生理上存在残疾,缺乏自我照顾、正常生活的能力。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分析制定工作方案时,社区照顾模式成了社区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工作的方法之一。

  社区照顾是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网络,联结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服务支援和设施,让有需要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的家庭环境下得到照顾,过着正常的生活,加强在社区内生活的能力,达到与社区的融合,并建立一个具有关怀性的

  社区。社区照顾按照服务提供者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两类。

  社区照顾的技巧与服务方式分为社区层面和个人家庭层面。在社区层面的技巧与服务方式包括资源调动、社区联络、社区教育和社区照顾训练。此次项目以服务对象的需要为导向,社会工作者从微观的个案工作方法、中观的小组工作到宏观的社区工作方法,每个层面的工作都有人、财、物的调调、管理与服务的整合。

  社区照顾模式的策略主要指我们使用什么方式使服务的使用者和服务者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我们使用什么方法建立社区照顾的服务网络,已完成社区照顾的任务,实现社区照顾服务的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

  1、确定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群及居住所在,与之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并探索他们自身的潜能与资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建立社区照顾网络和自主组织。分为:直接服务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同类型服务对象的互助组织的服务系统,社区危机处理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

  在方案设计实施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做好相关的跟进,监督以及评估工作。在随时根据社区可变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服务方案,从而使服务方案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促进社区整体的发展。

  三、项目目标

  (一)项目总目标

  帮助残疾人进行正常社会活动,培养居民对残疾人的关心照顾意识,残疾人之间加强沟通,协助社区建立一个帮扶残疾人士的阳光康体社区。

  (二)过程目标

  1、加强社区全体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他们主动关心、照顾社区残疾居民的社会意识,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观念。

  2、帮助残疾居民增强自信心,正常的融入社区,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

  3、充分挖掘和动员社区内外资源,在社区中形成支持网络,建立照顾和关怀的阳光社区。

  4、普及对残疾人保障和福利方面的相关,让残疾人享受到社会相应的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减少其待遇上的不平等。

  5、加强社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增设残疾人志愿服务小组,搭建一个平台,让残疾人得到更好更专业的服务。

  四、受益群体分析

  (一)资格

  康体嘉苑社区内的残疾人士,包括各个年龄层的男女残疾人士,及不同类型和不同致残原因的残疾人士。具体服务对象是由于身体残疾导致生活行为方式出现偏差,面对人群和社会采取逃避方式或悲观态度,有自卑情绪的残疾人

  (二)特点

  1、康体社区内残疾人士数量较多,占社区总人口的14%,男女人数相差不大,且分布于不同年龄层。

  2、康体社区内残疾人涉及的残疾类型范围较广,包括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视力残疾及精神残疾。残疾等级也不一。同时致残原因较为繁多,总的来看,可分为四类:先天残疾、因病致残、因工致残、意外事故。

  3、社区内残疾人士较为敏感,很少在社区内走动,参与社区事务与各项活动,对外界有一定的抵触性。其日常生活多依靠自身或家庭,较少接受到社区的照顾和帮助。

  4、康体社区居民均为原拆迁地村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对医疗保障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很多人身体遭受伤害之后,因为各种因素,缺乏有效的治疗和服务,致使原本可以改善甚至治愈的疾病得不到解决,成为长久之痛楚。

  五、拥有的资源及可调动资源

  (一)拥有的资源

  1、人力资源

  居委会工作者若干,实习小组成员,社区登记志愿者若干。全国残疾人服务于需求专项调查人员。

  2、物资

  社区原有的相关的活动设备、宣传栏和展板等;社区具有一定的社区活动经费。

  (二)可动用的资源

  1、社区原有的相关的活动设备:康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室、志愿服务工作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电脑、活动器材等设备,以及社区拥有的资金与新进物资。

  2、康体嘉苑每周一、三、五开放的文体活动中心“百姓大舞台”。

  3、社区辖区内的各单位及支持、相关的赞助商以及社区居民。

  4、康体社区残疾人基本资料、残疾等级和他们对于教育、社会保障、康复和文化体育等方面需求的详细信息。

  (三)项目资金来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