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完整word版)《金融衍生品投资》自学考试大纲.doc
2025-09-29 04:50:24 责编:小OO
文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衍生品投资》

课程代码:08593

中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编写:李建华  徐水安 刘向华

2010年3月10日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金融衍生品投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投资理财"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金融衍生工具基本知识和投资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从事理财工作者和具有一般经济知识的自学应考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金融衍生品的理论基础,以适应处理国内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并运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积极参与日益激烈和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金融衍生品投资》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注意与本专业所开设的《金融学》、《投资学》、《理财学》等课程相区别,应充分体现本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有着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职能。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

第一章衍生金融工具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演进过程,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功能与基本特征,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类型,并了解全球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一般)

1、识记: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阶段.

2、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金融衍生工具发展演变的动因分析。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功能与基本特征(重点)

1、识记:价格发现的含义。

2、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功能;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3、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发现功能.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种类(重点)

1、识记:远期类衍生金融工具;期货类衍生金融工具;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互换类衍生金融工具;场内交易;场外交易;金融工具积木分析法。

2、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分类;金融衍生工具积木分析法。

(四)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概况(次重点)

1、识记:场内市场;场外市场;汇率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活动;利率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活动;股价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活动。

2、理解:汇率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特点;利率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特点;股价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远期类衍生金融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理解远期合约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并掌握商品远期交易、外汇远期交易、远期利率协议、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等远期类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定价方法以及功能,并能结合实例理解远期合约的定价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远期类衍生金融工具概述(次重点)

1、识记:远期合约;多头;空头;远期合约的到期日;交割价格;保值;投机;价格发现;传统的远期类金融工具;远期股权合约;中断式远期外汇合约。

2、理解:远期合约的功能。

3、应用:远期合约的损益分析.

(二)商品远期交易(重点)

1、识记:商品远期合约的定义;储存成本;便利收益。

2、理解:商品远期交易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3、应用:商品远期交易的定价原理。

(三)远期外汇交易(重点)

1、识记:远期外汇交易的含义及合约内容;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升水;贴水;平价;掉期率;固定交割日的远期外汇交易;择期远期交易;利率平价理论;无抵补利率平价;抵补利率平价;远期均衡利率;现代远期汇率理论。

2、理解: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远期外汇交易的特点;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远期外汇交易的报价及清算方法。

3、应用:利用利率平价理论决定远期汇率的方法;用现代远期汇率理论决定远期汇率的方法;

     (四)远期利率协议(重点)

1、识记:远期利率协议的含义;FIR条款中的重要术语; 

2、理解:远期利率协议的本质特点;远期利率协议的优缺点;远期利率协议的收益率曲线定价法;远期利率协议的短期利率期货定价法。

3、应用:FIR的报价及结算。

(五)远期交易综合协议(一般)

1、识记: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的含义;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的重要术语;远期交易综合协议报价的市场惯例。

2、理解: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的特点;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的结算方法。

3、应用:远期交易综合协议案例分析.

(六)远期合约定价原理(重点)

1、识记:连续复利;套利;跨点套利;夸时套利;远期价格;期货价格;即期价格。

2、理解:远期合约定价理论的假定;远期合约定价理论;远期价格、期货价格与即期价格的关系。

第三章  期货类衍生金融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期货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期货交易的功能和作用,了解期货市场的构成与运作,掌握商品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的分类、特点及交易策略,理解期货定价的基本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期货类衍生金融工具概述(重点)

1、识记:期货交易;现货交易;期货标准合约的基本要素;套期保值(对冲);投机;套期图利(套利)

2、理解: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期货交易与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期货交易区别于其它衍生产品的特点;期货交易的功能;期货交易的作用。

(二)期货市场(次重点)

1、识记:期货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2、理解: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期货市场与远期市场、股票市场的关系。

(三)商品期货(重点)

1、识记:商品期货标准化合约的基本内容;农产品期货的主要品种;金属期货的主要品种;能源期货的主要品种。

2、理解:商品期货上市的条件;影响各类商品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四)外汇期货(重点)

1、识记:外汇期货的含义;与外汇期货交易有关的基本概念.

2、理解:外汇期货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外汇期货的特点.

3、应用:外汇期货对冲的基本作用。

(五)利率期货(重点)    

1、识记:利率期货;国债期货;短期利率期货;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利率套期保值

2、理解:利率期货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利率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判断利率期货套利可能性的3种方法.

(六)股票指数期货(重点)

1、识记:股票指数期货;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品种;股指期货交易的特点;基差;持有成本.

2、理解:股指期货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利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股指期货的套利策略;利用股指期货套利应考虑的因素。

(七)期货类工具的定价原理(次重点)

1、识记:基差;理论基差;价值基差;持有成本。

2、理解:期货的持有成本定价理论;外汇期货价格的计算;利率期货价格的计算;股指期货价格的计算.

第四章  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期权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了解期权市场的构成与运作,了解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指数期权的分类、特点及交易策略,理解期权定价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几种典型的期权交易策略进行套利与套期保值.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期权类衍生工具概述(重点)

1、识记:1973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开始期权的场内交易,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现状,期权品种推出的历史;期权的定义与相关概念,按不同标准划分的期权的种类;期权市场的构成与运作,期权市场的交易方式,期权的交易过程,以及期权清算所和保证金的作用。

2、理解:期权与期货的联系与区别。

(二)各种期权合约的分类与特点(次重点)

1、识记: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指数期权的合约定义、分类与特点。

2、理解: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指数期权合约的应用及交易策略。

3、应用:运用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指数期权合约的交易策略进行投机与套期保值。

(三)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原理(重点)

1、识记:期权价格主要由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构成;影响期权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期权的执行价格、期权合约的有效期限、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性、无风险利率、股票分红率、标的资产收益;二项式定价模型与Black-Scholes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期权定价的基础;期权价格的无套利关系,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的看跌――看涨平价(Put—call parity)。

3、应用:利用二项式定价模型、Black-Scholes模型为期权定价。

(四)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及交易策略(重点)    

1、理解:无保护的头寸分为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卖出看跌期权;有保护的头寸包括有保护的期权、价差期权、组合期权;套利与套期保值的基本思想。

2、应用:运用各种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及交易策略进行套利与套期保值。

第五章   互换类衍生金融工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互换交易的产生、发展,掌握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理解互换的基本原理和定价原理,能运用互换来进行风险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互换类衍生金融工具概述(次重点)

1、识记:互换合约的概念与分类;互换交易的特点包括表外交易、可进行长期安排、场外交易、可暂时改变给定资产或负债的风险与收益。

2、理解:互换交易从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到货币互换的产生、利率互换的出现、商品互换的出现、股权互换的出现到新品种互换的出现;互换市场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品种多样化、结构标准化、功能扩大化、参与机构多元化、监管国际化。

(二)各种互换的基本概念与特点(重点)

1、识记:利率互换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结构,利率互换可划分为利息互换、固定利率与固定利率互换、浮动利率与浮动利率互换,利率互换主要应用于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负债管理、对利率风险保值;货币互换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结构,货币互换可划分为交叉货币利率互换、固定利率与固定利率的交叉货币互换、浮动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交叉货币互换,货币互换主要应用于套利、资产负债管理、套期保值、规避外汇管制。

2、理解:固定价格换浮动价格的商品价格互换的机制与特点;商品价格与利息互换的机制与特点;股权互换的概念与主要特点;股权互换主要分为股权收益――固定利率股权互换、股权收益――浮动利率股权互换、股权收益――另一股权收益股权互换。

3、应用:运用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进行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负债管理、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管理。

(三)互换合约的定价(重点)

1、识记:将互换视为金融套利、零息票互换定价的两种定价方法.

2、理解:互换套利定价方法和零息票互换定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3、应用:运用互换套利定价方法和零息票互换定价方法对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进行定价。

第六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金融产品创新中的期权创新、互换创新和混合证券的基本概况,掌握这三类创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类型、特点,了解其定价方法,能根据具体金融环境为客户分析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机理。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期权创新(重点)

1、识记:创新期权与标准期权的不同点;合同条件变更型创新期权,如百慕大期权、复合期权、远期开始期权等,路径依赖型创新期权,如亚式期权、回望期权、障碍期权等,相关期权,如价差期权、篮子期权 、交换期权等期权创新的品种。

2、理解:新型期权的定价包括封闭结构法、树状图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停止时间。

2、应用:应用封闭结构法和树状图法为新型期权定价。

(二)互换创新(一般)

1、理解:互换创新的品种包括合同条件变更型、其他类型的互换创新以及混合互换。

2、应用:应用合同变更型互换进行套期保值和降低筹资成本。

(三)混合证券(一般)

1、理解:分解法为混合证券定价.

2、应用:利用混合证券来进行公司财务管理。

第七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应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技术,了解风险管理领域的新趋势,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筹资、企业投资、资产组合配置、公司合理避税中的应用,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重点)

1.识记:市场风险概述、种类及其管理的发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呈现出新特点,主要手段依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而定;信用风险概述、种类,近20年来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应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已成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趋势;信用衍生产品的分类。

2.理解: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基本原理。

3.应用:利用期货、互换管理市场风险,利用信用互换、信用期权管理信用风险管理.

(二)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般)

1.识记: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筹资、企业投资、资产组合配置、公司合理避税中的作用。

2.理解:如何利用可转换债券、可互换债券、附认股权证的债券进行企业融资。

第八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其度量

一、学习目的和需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衍生金融工具面临风险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衍生工具风险度量方法的发展过程,并掌握在险价值计量法,掌握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概述(次重点)

⒈ 识记:衍生金融产品面临的风险、成因、分类与识别。

⒉ 理解: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的产生及其负面影响.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衡量方法(重点)

⒈ 识记:早期和现代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度量方法。

⒉ 理解:最重要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计量方法——风险价值模型。

⒊ 应用: VaR模型的建立、应用范围及作用

(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的计量(次重点)

⒈ 识记:预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的比率法、全面计值法的定义.

⒉ 理解: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测量的三个层次:敏感性分析、VaR和压力实验。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的计量(一般)

⒈ 识记: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定义、分类。

⒉ 理解: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计量方法的发展。

⒊ 应用:三种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法: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KMV模型、Credit Risk+方法。

第九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方法,掌握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管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概述(次重点)

⒈ 识记: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⒉ 理解: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⒊ 应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

(二)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的管理(重点)

⒈ 识记: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与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

⒉ 理解:衍生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信用限额、准备制度和信用衍生产品,以及产品信用升级、净额结算协议和保险等其他技术。

(三)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风险的管理(重点)

⒈ 识记: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⒉ 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交易策略。

⒊ 应用:衍生市场交易风险管理的两种方法:价格预测、缺口和限额管理.

(四)衍生金融工具操作风险的管理(重点)

⒈ 识记:衍生金融工具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⒉ 理解:衍生金融工具操作风险的定性管理技术和定量管理技术.

⒊ 应用:衍生金融工具操作风险的外部管理方法——保险.

第十章 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远期类金融工具、期货类金融工具、期权类金融工具和混合类金融工具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理解期货和期权的主要种类,认识远期结售汇和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远期类金融工具(次重点)

⒈ 识记: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及其产生和发展.

⒉ 理解: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期货类金融工具(重点)

⒈ 识记:各期货分类:商品期货、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

⒉ 理解:我国各分类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⒊ 应用:3.27国债事件的原因分析。

(三)期权类金融工具(次重点)

⒈ 识记:认股权证和外汇期权宝。

⒉ 理解:认股权证和外汇期权宝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混合类金融工具(次重点)

⒈ 识记:可转换债券。

⒉ 理解:目前我国可转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一章 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特点,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在发展中的问题,认识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次重点)

⒈ 识记: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特点。

⒉ 理解: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次重点)

⒈ 理解: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⒉ 应用:对中国发展衍生金融工具问题的思索。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

一、考核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自学教材

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衍生金融工具》,叶永刚主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30学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衍生金融工具概论2
第二章远期类衍生金融工具3
第三章期货类衍生金融工具4
第四章期权类衍生金融工具4
第五章互换类衍生金融工具3
第六章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2
第七章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应用2
第八章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及其度量4
第九章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4
第十章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1
第十一章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发展前景

1
合        计

3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意、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通常用现金进行结算的期货交易是(  )

    A。利率期货    B.外汇期货

    C。商品期货    D。股票指数期货              答案:D

2、在期权交易中,买方为了换取一定的权利而支付给卖方的一笔费用称之为(  )

  A.期权费      B。履约保证金

  C.执行价格    D.敲定价格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有2-5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关于股指期货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是抽象的股价指数

B.交割可以采用现金,也可以采用一揽子指数成份股

C。股指期货既可以用来套期保值,也可用于投机

D.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

E.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达到参与整个股市的目的          答案:ACDE

     2、期权按权利不同来划分,主要分为(    )

      A。看涨期权    B.看跌期权    C.美式期权

      D。欧式期权      E。双向期权                     答案:ABE 

(三)名词解释题

     1、基差                    2、百慕大期权

(四)计算题

     1、假设ABC公司股价在9月中为¥55元.你看淡股价后市,并希望在预计的跌势中套利,你以¥2元/股的价格买入ABC公司10月执行价格为¥55元的欧式看跌期权合约1份(每份1000股)。请计算:

(1)如果合约到期时股价跌至¥50,你的利润是多少?

(2)如果合约到期时股价涨到¥60,你的损失是多少?

(五)简答题

     1、简述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2、有哪些衍生金融工具可用于规避市场风险?

(六)论述题

     1、试述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