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个人建议父母育儿必读书单
2025-09-29 04:47:47 责编:小OO
文档
个人建议父母育儿必读书单 

--------------------------------------------------------------------------------

孩子已经四岁多了,我常常惊诧于孩子成长的迅速,虽然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如何做个合格的家长,但常常感觉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0-6岁孩子的成长几乎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后半生,虽然历史上早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但我们是否能有孟母的育儿意识,有孟母为了孩子的绝然,还真是不好说,以下是我从读过的一些育儿书中挑选了一些,个人感觉了我以前许多观点,建议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看看。就本人的感觉,这些书最好不要看电子版,电子版可以作为是否购买的依据,但这些书真的是需要反复看好多次,每次都有深一步的理解。

首先推荐看红宝书级别的几本书,首先转变我们一些错误、陈旧的观念,观念变了,才能理解孩子,理解了孩子才有真正的爱,没有父母不爱孩子,可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爱孩子?再看那些具体的操作级手册,才可以系统理解。

以下是书单:

红宝书级别:《爱和自由》,

《童年的秘密》,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说明:培养、修正正确的育儿观念,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再看具体操作方法

操作级手册:1。《捕捉儿童敏感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倾听孩子》

2。小巫的书:《和孩子划清界线》

《给孩子自由》

《让孩子做主》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3。成人童话《小王子》

提高父母修养:《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痛苦在于各种选择,人性的弱点让人们逃避痛苦的选择,正视自己的弱点,而不是回避弱点,让自己坚强起来。

以上图书需要反复看,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教育孩子读书学习不可少,相互交流不可少,反思不可少.以下是一些书评,部分摘自:李跃儿网(http://bbs.liyueer.com/)

《爱和自由》 

孙瑞雪老师结合儿童之家的情况概括性的介绍了蒙特梭利的学说。如果嫌蒙氏几本书太多内容的话,不妨从此处入手。引入了心理胚胎、吸收力的心灵等概念,最重要的是将爱和自由这个教育方法展现给读者。阅读完之后,你会希望进一步了解蒙特梭利。我读完之后,为了孩子对成人的爱,而心酸几度落泪,从来以为自己是爱臭臭最多的,孰料,真正被爱的人其实是我自己。

本人特别推荐《爱和自由》,若同事有怀孕的,要我推荐书的,我一般都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观念,建议为人父母者必读。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与《给孩子自由》

可以算是入门书籍。如果一个家长不愿改变自己的观念,或是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往后的一切就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了。尤其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展示给我们,孩子的幸福究竟在那里,一个教育工作者是怎样转变自己的观念,带给孩子幸福的。每一个文字都会敲打我们的心,直至我们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幸福在何方。这就是引发教育观念转变的引子。

《童年的秘密》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孩子的本质和特性,提出了敏感期的观念,揭示了“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的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那些的行为背后包含着如此重大的意义。我们因理解开始自省,而理解是真爱的基础。

《发现孩子》前半部分将《童年的秘密》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后半部分则从意志培养、智力发展、想象力的培养方面着重介绍了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我个人认为“爱的导师”这一节真的能够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在培养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受着孩子的引导而成长。做父母(一辈子的职业)难道不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契机吗?我想没有哪个职业比这个更有挑战性、更有意义。

《有吸收力的心灵》揭示了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我们这些直接教育者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这应该是在以上两本书(《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的基础上延续,从理解孩子开始转变教育观念到真正理解什么是儿童教育,说是一场也不为过,三本书的历程,我们可能要走很久。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和《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则是从方法上介绍如何实施蒙氏教育,操作性比较强。之所以这两本书要放在《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之后,是因为,程序应当在理解之后。如果能够掌握前三本书的内容,并吸收入心的话,这两本书只是提供一种方法而已了。我认为观念始终是第一位的,否则,蒙氏只会沦为“蒙氏教具学习”教育。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操作性极强,既有心理上的分析又有详细的方法介绍,技巧性比较强。我想家长所困惑的内容,里面都有解答。例如:孩子语言行动后面的潜在信息、礼貌、撒谎、偷窃等等。这本书犹如一本开锁大全。我想每一位家长都值得去阅读。甚至可以立刻解决一些问题。

《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是孙瑞雪老师的新书。用庞大的实例引导我们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如果够细心,你会从例子中学会如何去观察孩子。但是,我认为这本书好像是儿童之家的老师们的工作手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我也不知道应当用什么词语表达——没有想象中那么尽人意,这样说行吗?

《养育儿子》《养育女儿》揭示了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从生理因素到心理因素都有详细地分析。因此,我们是应当根据孩子的不同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我不相信男女一样的说法,而这两本书也决不是鼓吹男女不平等,现在有点而被搞怕了,一提到男女差异,常常就被人臭骂,好像分出差异就非要分个优劣似的

《窗边的小豆豆》

用一个孩子的成长把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展现给我们,由于是个完整的故事,我们会长叹:原来上学可以是这样的美好!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好像不存在。

我个人感觉《窗边的小豆豆》是讲述一个被传统学校认为是“有问题”(上课不专心听讲,问一些奇怪的话题等等,不原意坐在座位上,老搞小动作)的小学生如何在巴学园健康成长的过程。其实是说明巴学园把握了教育孩子的真谛,抓住了孩子的天性,引导鼓励孩子去学习知识,去体验生活,去探索世界,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填鸭的对象。

巴学园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就是我们成人也向往那种学生生活。虽然我们现在无法找到这样的学校,但这本书对我们有启迪意义的是可以借鉴巴学园的做法来教育我们自己的孩子。

《小王子》

这是本百看不厌的书,但是不见的每个人第一次都能看出深意。在这本书了里,从儿童的视角看成人的世界,每个父母都能从这本书里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一面剔透的镜子,照出成人世界的虚伪及龌龊。

《倾听孩子》

《倾听孩子》可谓速成教材。那些为了孩子哭闹、发脾气、恐惧而头疼的家长,不啻找到一个良方。

但是,如果对孩子的本性不了解的话,家长们会为了倾听而倾听,感觉到非常累,一旦做不到,会产生内疚感。程序问题似乎大过了事情的本质。如果不掌握孩子的本质,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家长会发出“是不是每一次都要倾听”的感概,致使家长的行为不是顺从与内心的,那么家长就会关心:我又没有按程序倾听,而不是关注事情的本质。给孩子爱和自由是根本,倾听只是一个手段。

建议这本书最好在《童年的秘密》或是《发现孩子》之后再读一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