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复习内容 | 复习 要 求 | 重 点 | 难 点 | 方法 |
6月12日 | 四则运算 |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学会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 |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 正确熟练计算三步式题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13日 | 位置与方向 |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 确定位置的方法。 |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 14日 |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率等,能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 运算定律的掌握与简便计算 | 熟练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 15日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基数单位,会读、会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置,求出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 16日 | 三角形 | 1、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2、能够辨认和区别不同的三角形。 |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 画三角形的高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 17日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 18日 | 统计 |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 正确绘制统计图。 | 正确熟练绘制统计图。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6月18日 | 数学广角 |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 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 归纳知识当堂训练 |
内容 | 教材教材P2—P16 | |
课题 | 四则运算 | |
教学目标 | 通过复习,巩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三步式题。 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思考等学习习惯。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小括号的作用。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同级运算的顺序, 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有关0的运算。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学生交流汇报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效果很好。 |
内容 | 教材P17—P26 | |
课题 | 位置与方向 | |
教学目标 | 通过复习,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 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方向 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学生交流汇报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学生掌握了位置与方向方面的知识。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效果很好。 |
内容 | 教材P27—P49 | |
课题 |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 |
教学目标 | 1、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掌握运算定律。 根据具体情况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二、复习目标: 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算定律 2、归纳整理运算定律、公式。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学生交流汇报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通过复习,掌握运算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内容 | 教材P50—P79 | |
课题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
教学目标 |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大小比较、 生活中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学生交流汇报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通过复习,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
内容 | 教材P80—P94 | |
课题 | 三角形 | |
教学目标 |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学生交流汇报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通过复习,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个别学生需加强训练。 |
内容 | 教材P95—P107 | |
课题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
教学目标 |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 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 的数感。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 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 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一 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学生交流汇报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通过复习,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
内容 | 教材P108—P116 | |||
课题 | 统计 | |||
课时 | 2课时 | 主备教师 | 肖会芬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会看折线统计图,数据的简单分析,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通过复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
内容 | 教材P117—P123 | |
课题 | 数学广角 | |
教学目标 | 通过复习,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 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感受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 |
教学准备及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流 程 | 动态修改部分 | |
一、复习目标: 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问题的规律。 一条线段两端不植树问题的规律。 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二.复习指导: 1、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2、归纳整理知识。 三.学生归纳 教师巡视: 四.检查学生归纳效果: 五.更正 教师点拨: 六.当堂检测: 七.讲评,补漏。 | ||
反思: 通过复习,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问题的规律。一条线段两端不植树问题的规律。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感受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