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香格里拉旅游特色资源分析
2025-09-29 04:48:48 责编:小OO
文档
香格里拉旅游特色资源分析

摘要:香格里拉是迪庆藏民“心中的日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地,代表着永恒、宁静、和平,拥有着丰富的令人羡慕的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在立法、执法、守法、管理诸方面存在不足,以及在农村能源建设、林区职工利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旅游等方面存在问题,给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应当针对引起香格里拉森林资源衰减的成因,有的放矢地采取保护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香格里拉  旅游资源  资源分析及对策

1香格里拉概况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香格里拉”旅游线路的腹地。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659km,乘飞机5/6h可达。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之腹地,形成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雪峰连绵,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雪峰连绵,云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壮丽、仅中甸县境内,海拔4000m以上的雪山就达470座峡谷纵横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峡、澜沧江峡谷等大峡谷,再有辽阔的高山草原牧场、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庆的自然景观神奇险峻而又清幽灵秀。这里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等种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不必到就可领略藏族风情”。迪庆不仅有高原雪山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位于云南迪庆,海拔3280m的香格里拉,将可让来自低海拔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更舒服自在地观赏大自然美景和领略民族风情,而不必担心发生“高山反应”[1]。

1.1自然地理条件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缘,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在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9°16’之间,东部至东北部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南部至东南部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隔江相望,西部至西南部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交界,西北部与昌都地区毗邻。总面积23870km2,辖香格里拉、德钦、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三县,总人口33.4万人。自治州州府设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距省府昆明市706km。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迪庆州境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又属横断山脉西南腹地,地势北高南低,境内三山挟两江:即梅里雪山山脉、云岭雪山山脉、中旬雪山山脉,其间有澜沧江、金沙江自北而南贯穿全境。境内海拔在4000m以上的山峰有211座。全州平均海拔为3380m,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域占全州总面积的53%,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政区。 境内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地貌形态以山地、古高原和岭峰为主。高差悬殊大,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蜂,海拔6740m,是云南最高峰。最低谷海拔1480m,相对高差达5260m。州内气候属温带一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C一16.5°C,年极端最高气温25°10C,最低气温一27°40C。太阳辐射强,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迪庆奇妙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原始生态突出,雪山,草甸、江河湖泊交错分布,各种资源密集。迪庆是云南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之一。有着森林、生物、水能、畜牧、矿产、旅游等六大资源优势。迪庆是云南省最大的林区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全州林业用地161.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1.57亿m3,森林覆盖率为36.4%。

1.2 社会经济概况

1950年迪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获得。1957年,批准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多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沐浴着党的民族的阳光雨露,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1992年起,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属三县先后对外开放;1993年,云南省在迪庆召开扶贫现场办公会;1997年,云南省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暨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向世界郑重宣布:人们寻觅已久的人间仙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999年,迪庆“香格里拉”机场通航;2001年12月,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3年,省迪庆现场办公会召开,会议原则同意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规划了迪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121项,计划总投资174.51亿元。这一切,无不饱含着党、和、省对迪庆的亲切关怀,凝聚着迪庆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迪庆州委、州在党、和、省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省的部署,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五”完成情况 “十五”是该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初步完成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的第一步阶段性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十五”时期,迪庆州经济总量连续跨过10亿、20亿两个台阶。全州经济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各州市及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前列。2005年,全州完成生产总值27.98亿元,是“九五”末的3倍多,五年年均增长21.5%;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774元增加到2005年的 7727元。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地方财政总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9亿元,年均增长18.9%。县域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3亿元,连续突破10亿、20亿两个大关,增长到2007年的28亿元,增长了2倍。县级生产总值从4.8亿元,连续突破10亿、15亿两个大关,增长到15.6亿元,增长了2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4亿元增长到2.8亿元,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二产业增加值从0.8亿元增长到5.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从0.4亿元增长到2.6亿元,增长了5倍,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高,“工业强县”战略成效初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6亿元增长到7亿元,其中旅游业总收入从3.9亿元增长到25.3亿元,增长了5倍,旅游业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3573万元,连续突破5000万元、1亿元两个大关,增长到10188万元,增长近2倍,县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2%左右,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保持较高水平。县级三次产业比例由36.8 : 20 : 43.2调整到18 : 37.1 : 44.9,实现了“优一、进二、保三”的战略目标。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我县的“县经指数”连续6年保持上升态势,从第14位,上升到了1250位,五年累计上升394位。 县域人均生产总值从696美元,连续突破1000美元、2000美元两个大关,增长到2439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307元和2037元,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了人才市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服务中心,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12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以内。如期完成了“十五”扶贫开发计划,实施了新一轮扶贫攻坚,千方百计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五年共投放各类扶贫资金2.3亿元。按云南省2000年制定的人均500元脱贫标准,五年共计脱贫46877人,全县的贫困人口下降到8000人。

2旅游资源概念

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2]。

3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类型

3.1旅游资源分类

3.1.1地文景观

地文景观是指地球内、外引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3]。

香格里拉的地文景观主要有它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江纵谷区。

3.1.2水域风光 

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配合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水体景观,就称为水域风光。

香格里拉的水域风光主要有碧塔海、洋塘曲、香格里拉大峡谷三江并流、虎跳峡。

3.1.3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是指由动、植物及其相关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各种过程与现象。

香格里拉的生物景观主要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金丝猴、小熊猫、野熊、黑麝、金钱豹、自鹇墨兰、雪莲、报春、百合、冬虫夏草、贝母、雪上一枝篙、珠子参等。 

3.1.4 天象与气候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是指旅游活动的环境与背景,又是旅游者的重要观赏对象香格里拉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要有云雾、彩虹等。

3.1.5遗址遗迹   

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历史遗址。

香格里拉的遗址遗迹主要有茶马古道、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

3.1.6建筑与设施

建筑与设施是指溶入旅游的某些基础设施或专门为旅游开发而建设的建筑物和场所。

香格里拉特有珍稀动物生态园、佛塔等。

3.1.7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因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具有旅游文化的有形或无形的商品的总称。

香格里拉的旅游商品主要有藏装服饰上的佩刀、贝母、虫草等。

3.1. 8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是指以社会风情为主体,反应社会风貌、人文意识、人文教育以及人文文化等内容,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的活动性、过程性旅游资源。香格里拉的人文活动主要、康巴艺术节、宗教活动羌姆、拉姆等。

香格里拉评级的旅游资源不多,等级并不高,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与香格里拉大峡谷三江并流世界级自然保护区为级别最高的资源类型,与拉萨市、自治区相比,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优势并不明显(表1)。  

表1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系统

主类             基本类型                                   数量 
地文景观     香格里拉大峡谷 巴拉格宗雪山                                  2

水域风光    碧塔海 洋塘曲 香格里拉大峡谷三江并流、虎跳峡                 4

生物景观     自鹇墨兰 雪莲 报春 百合 冬虫夏草 珠子参     小熊猫           14   

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雪上一枝篙 贝母金丝猴、、野熊、黑麝、金钱豹
天象与气侯   云雾 彩虹                                                    2

遗址遗迹    茶马古道  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                      2

建筑与      特有珍稀动物生态园 佛塔 松赞林寺 东竹林寺 龟山寺 博物馆等     6

设施      
旅游商品   佩刀 贝母 虫草 糌粑                                           4

人文活动    康巴艺术节、宗教活动 藏历新年                                 3

                                                                                                                                          

4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特色

4.1变化莫测的雪山

哈巴雪山主峰孤傲挺跋,山顶终年冰封雪冻,四坐卫峰环立拱卫,远呀望去,恰似一尊银铸宝鼎,雄奇中透着无限灵性。随着季节的变化,雪山变幻莫测,时而云雾飘渺,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吞吐”;时而云蒸霞蔚,宝鼎托云欲飞[4]。

4.2 奇峡

香格里拉大峡谷风景区由巴拉格宗大峡谷、木鲁峡谷、碧让峡谷三部分构成。峡谷以其原始丰厚的自然生态,雄奇险峻、清秀幽深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神秘的藏民族风情被中外探险家称为“奇峡”。峡谷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品味高、综合性强,尤以惊、险、奇、美著称;这里的藏传佛教和神山圣地为代表的藏族民俗风情文化独具魅力,是中外游人公认的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蓝月峡谷。

4.3神秘独特的民族文化

迪庆藏族自称“博”操藏语康巴方言,使用藏文。在迪庆,藏族至今保存着许多自古沿袭下来的礼仪语言,平时对话寒喧有固定的三种形式,尊重语、客气语、普通语。在语音上保留有相当多的古藏语的复辅音声母,尤其是在迪庆香格里拉县的话最为明显。

约在公元前七世纪,象雄王朝的势力进入迪庆,苯教随之传入。公元六世纪吐蕃南下经营迪庆,佛教也传人境内。十一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各教派次第形成,与此同时各教派陆续从、四川两条线路传入迪庆,并形成一定势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藏传佛教在迪庆藏族文化中富有极大的感染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4. 4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

香格里拉区位较好,交通便利、香格里拉境内除了有良好的森林覆盖和众多的珍稀植物雪莲、报春、百合、冬虫夏草、贝母、雪上一枝篙、珠子参等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包括金丝猴、小熊猫、野熊、黑麝、金钱豹、自鹇墨兰等,大部分都是国家级的珍稀保护动物。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构成了区域良好的生态旅游大背景。

5旅游资源特色基本特征

正确认识和了解旅游资源的特征,对于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具有的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旅游资源具有观赏性、地域性、多样性、综合性、季节性、不可移动性、可持续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

5.1季节性

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纬度和地势、气候、日、月运动等因素决定的。纬度的高度,使地面获得的热量出现了差异。高纬度地带,太阳高度角低,地面接受的太阳能少,因此出现了一年四季景观的变化。严寒而漫长的冬季,使河湖封冻,树叶枯落,以绿色旅游为内容的观光业出现淡季,而以滑雪、滑冰为内容的体育旅游进入旺季。除了地理纬度的因素外,地势的高低、坡向等,也会直接影响自然景观发生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高山峡谷区,即使在适于旅游的旺季,也会出现从山麓至山顶的景观四季变化。总之,这种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变化使旅游业出现了淡季旺季。如:5月至7的杜鹃花开的美景   7月至8月的避暑佳节等等。

5.2多样性

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广泛,地域的不同而个大景观的特色也不同。旅游资源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如生活在这里的迫庆藏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境内与汉、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一起,多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睦共处。当地的藏族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正是这种相依相成的民族关系,藏族才生存和发展到了今天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几乎囊括形成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5.3融合性

在全自治区,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 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比如:香格里拉大峡谷三江并流区更是所有自然旅游资源集合点,原始森林、水域风光、生物景观、远山、 夕阳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5.4原生性

香格里拉旅游资源并非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形式发挥吸引功能,实现旅游价值。旅游资源的种类越多,联系越紧密,整体功能就越突出,综合性也就越强。如:没有了三江的并流也合不成壮丽的香格里拉峡谷。

5.5地域性

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广泛,地域的不同而个大景观的特色也不同。旅游资源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如生活在这里的迫庆藏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境内与汉、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一起,多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睦共处。当地的藏族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正是这种相依相成的民族关系,藏族才生存和发展到了今天。

5.6奇特性

通过香格里拉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日喀则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雄奇壮美的雪山及峡谷。

5.7广泛性

旅游资源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品种的多样性,类型的复杂性,分布的多域性。我们在前面讲旅游资源分类时,已经从不同角度罗列了它的类型,其中既有看得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实物,又有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体验感受的风俗民情、传说典故。有古代的,也有现实的和新生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它们从不同的形式,渗透于各个领域、各个地区。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有的在都市,有的在乡村。总之,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它们的“形迹”。如日喀则藏历新年,康巴艺术节[5]。

6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分析

在旅游的资源丰富的条件下香格里拉在旅游的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在旅游存在脏、乱、差等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大的条件下欠缺旅游时专业的导游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

 表2旅游资源类型评价等级表

级别          类型 
五级  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  
四级    金丝猴、小熊猫、野熊、黑麝、金钱豹 雪莲花 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
三级   茶马古道 康巴艺术节、宗教活动 
二级    报春、百合、冬虫夏草、贝母
一级    彩虹 云雾  服饰
7香格里拉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7.1提升旅游环境质量 

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继续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开展公民旅游意识宣传教育活动,树立“人人爱护花草树木”的旅游、环保的意识,营造亲近旅游、支持旅游、保护生态、热情好客的良好社会氛围。

7.2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持久宣传主题形象,围绕主题形象定期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形象;加强旅游形象整体宣传促销;加强旅游形象宣传的多层面合作,使之成为系统工程;坚持把旅游形象促销与旅游产品促销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注重与周边地区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促销整合。

7.3加大对旅游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经济产业,对有关人才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加大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强培养专业人才。导游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旅游规划和经营管理的人才也严重不足,影响了林周县旅游业潜力与优势的发挥[6]。

8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对策

8.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必须从和观念上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尤其是转变领导干部的观念,使香格里拉旅游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市场”可以完成的交给“市场”。在开发项目和投资方式、企业组织和运作、旅游产品的包装和促销等方面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从规划、协调、、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扩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的覆盖面,把旅游产业培育成迪庆真正的经济增长点。

8.2优化布局, 提升旅游品位

首先,改变过去重自然景观轻社会景观、重山水轻经济效益的开发布局模式,走山水结合、城乡统一和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旅游模型。依靠迪庆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将普达措、梅里雪山、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三个国家公园和虎跳峡、巴拉格宗大峡谷景区等五大景区做大、做强、做精。其次,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把旅游业的发展同城镇体系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加快主要旅游线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再次,改善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

8.3强化人文内涵,增加旅游文化内涵

各级、必须确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共同发展的战略,强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快民族手工艺品的组织生产,以及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与包装,使它们与旅游紧密结合,并创造财富。迪庆境内有众多寺庙,宗教文化丰富,可以借鉴河南少林寺旅游文化营销的成功经验,努力保护好传统的宗教活动场所。此外,把民歌、端午赛马节等极具特色的表演加以开发利用,突出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让人文旅游引领旅香格里拉旅游业。

8.4扩大合作交流,建立联合促销机制

开发旅游业应主动走出去,与兄弟省市尤其是四川、、丽江、大理、怒江等地区积极合作,协同开发,联合促销。要改进促销方法,提高促销水平,增强客源市场的针对性,走大香格里拉旅游开发之路。同时,要对香格里拉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服务咨询、网络促销、旅游节庆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快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

8.5开展可持续旅游,开发和保护并重

香格里拉海拔高,其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易遭破坏而恢复困难,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承受着比其他地区更大的压力和更高的成本。因此,香格里拉的旅游开发应把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开发和保护并重[7]。

9总结  

香格里拉经济基础薄弱,光靠自身力量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具有困难,必须要争取国家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运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迪庆旅游资源丰富,可选择以资源来换资金的方式,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以吸引投资者,招商引资,用开发商的资金来开发旅游,既让开发商有赚头,又让当地富强起来。但在招商引资方面,要投资商所投资的项目要不对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影响到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永久的富强就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Baidubaike.com

[2] 李茂春;新编迪庆风物志[J].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旅游资源开发与评价[M] 马耀峰  宋保平  赵振斌 著   

[4] http://www.ynta.gov.cn/Item/995.aspx

[5]    旅游地理学[M]  崔痒   周丽君 著

[6] 李明森,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特点,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J]

[7] 齐扎拉,“香格里拉”保护与发展的探索及行动.思想战线,2001,27(1):70-72[J]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