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2025-09-29 04:48:46 责编:小OO
文档
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四大热点问题。不难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 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三、说学情

对于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因此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目的旨在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由初中的感性认识为主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难点: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重难点的突破主要是(1)通过教授读图方法及步骤让学生在反复读图中真正掌握图表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通过课堂活动及问题思考明白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五、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六、说教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说学法

1、 学会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的阅读方法(横纵坐标及曲线的含义)

2、 学会掌握柱状统计图的技能

八、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二>课堂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PRED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PRED问题导入人口问题,然后从数量这个最直观的角度看人口变化的情况——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2、[讲授新课]导入图片1.1世界60亿人口日,由书上的图片入手,并加入一些趣闻,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针对人口自然增长和自然增长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概念的充分理解。

探究主题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

(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及判断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坐标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表示的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不断增长

归纳提升: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和工业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过渡]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同样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异的。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探究主题二: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

(课本图片展示)1.4 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1)认清图例,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2)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结合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归纳提升:两类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很快政治上的,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针对课本的图片,采用问题引导法,将思考问题逐个分解,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同时,结合表格对比法使问题更清晰化。

探究主题三:

通过之前探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出现的人口问题和解决对策,树立学生的人口发展观。(结合课本图片1.5“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并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图片来直观说明各个国家存在的不同的人口问题。)通过讨论法,结合学生自身所处中国的例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吸引学生注意,更好地掌握不同国家针对不同的人口现状所采用的人口;同时,补充一些典型国家的例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归纳提升:两类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两类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人口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鼓励生育、

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的抚育费用高,经济发展受阻,人口素质提高难度大,就业压力大,环境、资源压力大。实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课堂反馈与提高

   多媒体显示学案上的练习题及图,让学生思考,并视察学生的做题情况。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