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首医大考研复试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儿科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2025-09-29 04:49:07 责编:小OO
文档
首医大考研复试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儿科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北京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学校有19所附属医院、21所临床医学院。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458人,其中研究生4652人,本科生5310人,专科生1775人,预科生15人,留学生706人;成教生3129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37581人(校本部1480人,附属医院36101人),其中有院士7人;正高职称2352人,副高职称3570人;教授858人,副教授1254人;博士生导师673人,硕士生导师1113人。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儿科学专业是以自胎儿至青春期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的学科。

复试科目与人数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105102 儿科学1
01 (全日制)新生儿疾病研究1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④--无
复试时间地点

由学校定,复试前查学校研招网

复试内容

  包括英语、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听力测试、笔试、面试和技能操作等,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等。

  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内容与考核方式

复试科目 考核方式 满分 合格分数 
1.英语(公共外语与专业外语) 笔试 100 60 
听力与口语 
2.专业知识 笔试 100 60 
口试 
3.专业技能 操作 100 60 
口试 
总 分 300 180 
复试参考书

复试材料

申请者 审核所需材料 
本校申请者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参加过我校今年暑期夏令营并获得结营证书者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2)本科学校推免工作主管部门开具的已经获得推免资格或入围推免资格面试的证明,加盖公章(原件) 

其他申请者 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2)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原件) 

3)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4)本科学校推免工作主管部门开具的已经获得推免资格或入围推免资格面试的证明,加盖公章(原件) 

复试分数线

门类(代码)专业名称总分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医学(10)临床医学(专业型 1051)31054190
复试经验

考研复试时,不能选择的十种导师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其导师责任重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要负有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对考生的研究生涯至关重要。所以在服饰之前,考生最好到方面打探一下导师情况,看看是不是以为考的导师。今天启道考研复试班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复试中不能选择的十种导师:

第一种、对学生“漠不关心”

每个导师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可能培养很多名学生,每个学生对导师来说是诸多学生之一,但是对每个学生而言,他的几年研究生生涯是他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而导师就是这段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人,是领路者。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在一个导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或许可行,但人数多了以后就有一个规模化培养的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导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采用梯队团队,在答辩时候不认识自己学生的情况出现,为了学生自己的研究生前程,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选择导师时尽量不要选择这种特别忙,对学生“漠不关心”的导师。

第二种、对学生“呵护过紧”

对一个学生来说,导师一个月关心一次和半个月关心一次,差别可能会很大。但关心的次数过多过频也未必合适。创新需要空间,学习研究需要时间,所以导师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怎样判断对学生是不是呵护过紧呢?有多种迹象可供观察,如在组会时学生不会讨论;学生不会提批评性、建设性意见;或者是导师在与不在大不一样,导师在场学生不肯交流,导师不在场学生可以交流得很好,等等。

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通过打探目标院校学长学姐的情况,多方面探知。

第三种、“光当老板”

导师地位建立在三个权威基础之上,学术权威、道德楷模和经济资助的争取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确实建立起权威来。但是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关系。

虽然现在的学生经常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单数不管这个称呼是爱称,是憎称,还是戏称,导师自己都不应以老板自居。

所以,启道考研复试班提醒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导师的观念如何。

第四种、“尽做监工”

导师们应该做到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尽快成长,而不是整天监督学生每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也无助于学生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导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能要求学生过于循规蹈矩。完全循规蹈矩的学生可能成就也不高,而且要求学生完全循规蹈矩,可能会引起学生反感,引发师生关系紧张。

所以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了解目标导师是把学生当学生,还是视学生为劳动力、下属。

第五种、“处事不公”

导师处事不公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导师断错一事便会挫伤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导师也不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亲疏远近,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或不信任导师,或奉承之风盛行。如果在学生中出现这样的风气,就和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就很难出成果了。

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学生了解导视情况,避免选择将学生待遇过度细化、量化,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平衡的导师。

第六种、“治学不实”

现在的科学很大一部分已经是“软”科学了。我这里并不是说“软”科学就不好,但治学需要尽可能的“实”,但又不可能完全“实”,因为人脑具有“造概念”与“逻辑批判”两重功能。“造概念”功能太强会变成空想者,“逻辑批判”功能太强则没有创新,这需要一个平衡。借用胡适先生的话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所以寻找导师,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选择制造平衡的导师。

第七种、“批评不停”

自信是学生很重要的品质,千万不要剥夺学生的自信。导师不要总是批评学生,屡屡的心理挫折会使学生无措手足。偶尔一次严厉的批评是必须的,但是经常的批评是会产生负面效应的。

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选择导师,不宜选对学生批评不停,择滥用话语权的导师。这会引起创新意识的泯灭,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师生关系紧张。

第八种、“快速扩张”的年轻导师

年轻导师在初始阶段往往和其他研究组攀比学生数,喜欢多招学生。但是其实还不知道如何指导这么多的学生,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科研项目来支持这些学生的研究;同时年轻导师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招到最好的学生。年轻导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还处在攻坚阶段,过早分散精力会导致成就不高。

所以,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尽量不要选择年纪过轻的导师。

第九种、“用心不专”

导师在其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往往是比较专注的。随着其学术地位的上升,就容易受到庞杂事务的干扰,从而分散精力。导师自己如果不够了解,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就不会很中肯。导师要时刻把握研究方向,准确区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 

所以,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不要选择杂事较多用心不专的导师,不利于自己的研究。

第十种、“逐末忘本”

学生在研究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钻牛角尖。导致丧失研究方向,忘记了真正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与导师的判断力、价值观有关。导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是重要的”这一价值观,认准方向以后往下走,不要过多理会细节。当然也有可能出来一个细节是重要的、可以出成果的,这就需要导师的判断力,也要让学生具有这样的判断力:做大事,顶天立地,原始创新。

所以,启道考研复试班建议选择有判断力的导师,切莫选择逐末忘本的导师。

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尽量避免这十种不太好的导师表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导师才是真理。最后,启道考研复试班预祝大家复试成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