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聚信电器有限公司厂房、综合楼工程位于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内梧村垌片,设计单位:廉江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施工单位:广东广基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工程总造价:68451900.42元整。总建筑面积:51070.2㎡。
工程内容:
1、厂房A栋:9704㎡,地上3层,建筑高度16.5m;
2、厂房B栋:9434㎡,地上3层,建筑高度16.5m;
3、厂房C栋:10749㎡,地上3层,建筑高度16.5m;
4、厂房D栋:3419㎡,地上3层,建筑高度16.5m;
5、厂房E栋14621㎡,地上3层,建筑高度16.5m;
6、厂房F栋1434.4㎡,地上5层,建筑高度18.3m;
7、综合楼:1708.8㎡,地上4层,建筑高度17.8m。
二、第二章 高支模施工
一、基本情况:
我公司承建的廉江市聚信电器有限公司厂房、综合楼工程。其中首层支模高度超过4.5米的厂房有:(1)A栋首层高为5.5米,最大梁宽为0.3米,梁高为0.9米,板厚为0.15米。B栋首层高为5.5米,最大梁宽为0.3米,梁高为0.9米,板厚为0.12米。C栋首层高为5.5米,最大梁宽为0.35米,梁高为0.9米,板厚为0.15米。D栋首层高为5.5米,最大梁宽为0.3米,梁高为0.9米,板厚为0.12米。E栋首层高为5.5米,最大梁宽为0.3米,梁高为0.9米,板厚为0.12米。
二、编制依据:
本工程首层支模高度超过4.5米,按照《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层高超过4.5米的楼层,梁板支撑应参照有关规定搭设,并作相应的支承层承载的验算。经我公司有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讨论,制定本方案。
2.1楼板支撑验算
(一)、设计资料及说明
计算对象以构件截面尺寸,跨度或层高最大者,其余较小者本着便于施工及节约材料的原则套用。因此选取首层局部楼板进行验算,参数如下:
(二)、结构布置:
板底横方木间距600,板底纵方木间距1000,支撑间距1000。木方均采用100×50。见下图:
(三)、板底模板计算:
荷载:
(1)恒载标准值:
110mm厚砼:24kN/m3 ×0.11=2.kN/m2
钢筋:1.5kN/m3×0.11=0.1650 kN/m2
模板:0.30 kN/m2
所以,恒载标准值gk=3.105kN/m2;
(2)活载标准值:
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2.5 kN/m2
所以,活载标准值qk=2.5 kN/m2
(3)荷载承载力设计值P承=1.2gk+1.4qk=7.226kN/m2;
荷载(刚度)设计值P刚=1.2gk=3.726kN/m2;
取每米板宽计算:P承=7.226kN/m
P刚=3.726kN/m
内力验算:
因为在实际砼浇注中,采用斜面分层工艺,在跨距较小时,可近似认为活荷载为均布且同时作用于各跨,即:不必考虑最不利荷载分布。
查《建筑施工手册》表2-15,得:
km=0.105;kv=0.606;kw=0.4
查《建筑施工手册》表2-54,得胶合板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为:
fv=1.2N/mm2;fm=20N/mm2;E=6500×0.9=5850N/mm2
所以:
M=km·P承l2=0.105×7.226×0.36=0.273kN·M
σ===4.21N/mm2<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可知符合挠度要求。
(四)、板底方木验算:
计算资料:
方木为红松E=9000×0.85=7650N/mm2
[σ]=11.7N/mm2
fv=1.4×1.3×0.9 =1.N/mm2
纵向方木承受的荷载:
支座反力:
Rb=P承*l=7.226×0.6=4.341kN
按五等跨梁计算:
求纵向方木内力:
查表得:km=0.105;kv=0.606;kw=0.4
M= km·P’L`2(L`为板底一层方木跨距)
=0.105×4.34×0.36=0.1kN·m
σ===1.968N/mm2<
可知抗弯符合要求;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可知符合挠度的要求。
(五)、板底二层方木验算:
1.计算资料:
查表得钢管相关参数如下:
W=5.08×103mm3;I=12.9×104mm4;E=2.1×105MPa;fm=205MPa
2.荷载计算:
方木线荷载:
3.内力计算:
km=0.105;kw=0.4;kv=0.606
M= (L为梁下立杆纵距)
=0.105×7.226×1.02=0.759KN.M
σ==9.11N/mm2<
可知抗弯符合要求;
=1.31N/mm2 可知符合挠度的要求。 六、立杆稳定性验算: 计算简图 立杆相关参数: A=4.×102mm2;g=3.84㎏/m;i=15.8mm;E=2.1×105;f=205MPa 支柱高6.8m-0.11m=6.69m 设叁道水平杆距地1.8m,即L≈1.8m 立杆及相关横杆重量 可知符合要求。 2.2梁底部支撑验算 (一)、设计说明: 本工程中二层最大梁截面尺寸350×800,因宽度较小,计算中不考虑设备和人员荷载。 (二)、梁底模板计算: 1、荷载: (1)恒载标准值: 800mm厚砼:24kN/m3 ×0.80×0.35=6.72kN/m 钢筋:1.5kN/m3×0.80×0.35=0.42 kN/m 模板:1.5KNm/m3× 0.018×1.2×1.2=0.3kN/m 木枋: 1.0KNm/m3× 0.1×0.05×1.2×10=0.6kN/m 所以,恒载标准值gk=8.129 kN/m2; (2)活载标准值: 振捣砼均布荷载: 2.0 kN/m2 所以,活载标准值qk=2.0 kN/m2 (3)荷载承载力设计值P承=1.2gk+1.4×0.35qk=10.73kN/m; 荷载(刚度)设计值P刚=1.2gk=8.856kN/m; 2.内力验算: 跨距较小因为在实际砼浇注中,采用斜面分层工艺,且在砼浇捣过程中,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较大,在时,可近似认为活荷载为均布且同时作用于各跨,即:不必考虑最不利荷载分布。 设l为横方木跨距。 查《建筑施工手册》表2-15,得: km=0.125;kv=0.625;kw=0.521 查《建筑施工手册》表2-54,得胶合板设计强度及弹性模量为: fv=1.2N/mm2;fm=20N/mm2;E=6500×0.9=5850N/mm2 所以: M=km·P承l2=0.125×10.73×0.62=0.483kN·M σ===8.94N/mm2< 可知符合抗弯要求;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可知符合挠度要求。 (三)、梁底横向方木验算: 计算资料: 方木为红松E=9000×0.85=7650N/mm2 [σ]=11.7N/mm2 fv=1.4×1.3×0.9=1. N/mm2 纵向方木承受的荷载: 由多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受力情况可知:最大支座反力出现在连续梁第二支座,查表可知kvb左=0.625,支座反力: Rb=0.625×2×10.73×0.6=8.05kN 每米均布反力P’=RB/1m=8.05kN/m(方木自重忽略) 求纵向方木内力: 查表得:km=0.105, M= km·P’l12 (l1为横方木跨距) =0.105×8.05×0.62=0.304kN·m σ===4.69N/mm2< 可知抗弯符合要求; 可知符合抗剪要求; 可知符合挠度的要求。 (四)、立杆稳定性验算: 计算简图 立杆相关参数: A=4.×102mm2;g=3.84㎏/m;I=15.8mm;E=2.1×105;f=205MPa 设两道水平杆,低排拉杆距地1.8m,即L=1.8m 支座处 =(0.606+0.526)× 17.956×1 =20.33KN<[N]=49.02KN 可知符合要求。 2.3支模方案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有 (1)梁模:梁模板采用18mm厚木工板,模板下采用木楞@600,竖楞上背方木横楞并Φ14螺杆@500对拉;钢管立杆共二排,间距@600,立杆离地面100设扫地杆,每隔1800设水平拉结杆。 (2)板模:底模下方木横楞@600,纵横楞@1000,钢管(钢支撑)横向@1000,纵向@1000,扫地杆和水平拉结杆设置同大梁支摸,另外须设剪刀撑增强刚度。 (3)拆模 大梁侧模因砼养护需要,砼浇注一天后拆除;底模及其支撑系统要等到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楼板模板的拆除见一般模板工程。 2.4支模施工注意事项 一、支模立柱的要求 1.支模立柱基础必须坚固。基面应平整夯实,以满足立柱承载力的要求。 2.立柱底部应铺设垫块,钢管立柱应采用底座构件,如用木垫块,厚度应不少于5厘米。 3.立柱间距必须按施工方案搭设,上下层立柱应同在一竖向中心线上,垂直度1/1000,绝对值不得大于100毫米。 4.上下层立柱接头应牢固可靠,接头宜采用穿心套接驳扣或臂扣锁紧,接头在水平位置宜错开不少于15厘米。 5.立柱与支承模板的木枋或钢枋要有可靠的连接,以防止滑脱移位。 二、水平拉杆与剪力撑的要求 1.立柱在4.5米以下部分宜设置不少于三道的纵横水平拉杆,其中下道拉杆其距地楼面作为扫地杆设置,然后沿竖向每隔不大1.8米设一道。 2.在立柱4.5米以上部分每增高1.8米,应相应增加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与立柱要有可靠的连接。 3.剪力撑与地楼面一般成45度角,由地楼面一直驳到顶部,与立杆连接牢固。 4.支撑主梁的立柱必须用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加密间距(密搭法)搭设,并在立柱的两侧边设置剪力撑。 三、安全措施的要求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模上下。 3.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扣安全带和戴好安全帽。 4.支撑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进行监护。 5.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与工具过于集中堆放。在任何情况下模板立柱承受的荷载均不得超过荷载设计值。 6.砼浇筑时,应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7.高支模范围内的地面应采用有效的排水措施。 8.不准假设探头板或未固定的立柱。 四、工序完工验收 1.高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项目经理要组织好架子工长、质安人员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由本公司技术和安全负责人复查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作业,严格把关。 2.高支模施工应按经审批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方案未经原审批部门的同意,任何人不得修改变更和验收。 五、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1.高支摸施工安全监督过程中,还要注意严格控制拆摸时间,必须按照《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有关规定执行,禁止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时拆除底模和支架,防止倒塌事故发生。 2.现浇混凝土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实际要求,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拆模时间一般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温度有关,因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0,气温在25℃的条件下,侧模板最早拆除的时间不早于混凝土浇灌后12小时,底模的拆除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能进行。 第三章 模板施工技术措施 3.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鉴于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本工程拟采用“一次成优”的质量控制法,以便在结构工程施工时为装饰工程提供优越的条件,其具体的施工流程说明如下: A、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序开工前将各工序部位的模板安装图详细绘出,工人按图施工,质检员严格按图检查验收。 B、认真做好工序交接检,当钢筋工程完工后应组织钢筋、木工班组长和技术员进行现场交接检,凡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完后方可封模。 C、提高模板施工质量标准,垂直平整度均要在规定范围之内,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D、模板拆模后要进行清理修正,涂刷隔离剂后才能继续使用。 E、为保证板缝能满足合格标准要求,在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用透明胶纸粘贴板缝。 3.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部尺寸 垂直度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及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 见下图所示 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图下载本文
3.3预埋件和预留洞的质量要求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验 方 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 高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 于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3.4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流程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