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胡壮麟_语言学教学大纲
2025-09-29 04:51:06 责编:小OO
文档
英语系 英专教研室制订

二零一零年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语言学教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系                       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两个,即: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的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介绍英语语言的内部结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及与人的心理、社会、文化艺术、信息科学、教育等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听讲与自学,对英语语言学、语言学分支、流派及其发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等,提高对英语的理性认识,初步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从事英语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课程要求那些对语言学有兴趣并有意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和所学的语言学知识从事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用英语进行表达或撰写论文。

二、课程教学要求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必要的语言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研究、运用语言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及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2.系统了解语言学各分支的知识,即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3.了解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的基本知识与研究方法。

4.了解语言学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5.能够用英语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撰写语言学方面的论文。

三、先修课程

英语语音,英语语法,以及英语专业基础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语言的定义特征,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2.元音和辅音的类别以及描述方法,音位过程;

3.词素的定义和分类,词的构成方法;

4.三种句法关系,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5.单词与句子的涵义关系;

6.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教学难点:

音位过程,句法关系,涵义关系以及合作原则。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1.教学手段

(1)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采用多媒体教学)

(2)学生自学、撰写学期或章节论文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 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注重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然后在课上一起讨论,也可以在本课程网站上发帖讨论,或在线完成作业等。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  语言学导论(6学时)

1.教学内容

(1)1.1 为什么学习语言; 

(2)1.2 语言的定义;

(3)1.3 语言的定义特征;

(4)1.4 语言的起源;

(5)1.5 语言的功能;

(6)1.6 什么是语言学;

(7)1.7 语言的主要分支;

(8)1.9 语言学的一些重要区别。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语言以及语言学的定义;语言的定义特征;语言学的一些重要区别,包括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2)难点:语言的定义特征,尤其是任意性与移位的定义特征;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等。

第2章  语音(4学时)

1.教学内容

(1)2.1 语音是如何形成的; 

(2)2.2 辅音与元音;

(3)2.3 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

(4)2.4 从语音学到音系学。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语音学,音系学,最小对比对,协同发音和同化的定义;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分类;属于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要符合的条件;

(2)难点: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定义;具体的同化规则,如:齿音化,软腭化等等。

第3章  词汇学(2学时)

1.教学内容

(1)3.1 单词的定义; 

(2)3.2 词语的形成。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语素,自由语素,粘合语素,词干,词根,词缀,曲折和派生的定义等等;词语的构成方法,例如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等等;

(2)难点:语素的分类;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等等。

第4章  从单词到篇章(4学时)

1.教学内容

(1)4.1 句法关系; 

(2)4.2 语法结构和它的成分;

(3)4.3 句法功能;

(4)4.5 短语、小句和句子;

(5)4.6 递归性;

(6)4.7 篇章和语篇。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从属结构,并列结构的定义;三种句法关系,例如:位置关系,替代关系和同现关系;如何应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2)难点:直接成分分析法;区别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第5章  意义(4学时)

1.教学内容

(1)5.1 意义的意义;

(2)5.3 单词间的涵义关系;

(3)5.4 句子间的涵义关系;

(4)5.5 成分分析法;

(5)5.6 一个综合理论。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单词间的三种涵义关系,如:同义,反义与上下义关系;句子间的五种涵义关系,如:同义关系,不一致关系,预设关系,包涵关系,和互相矛盾关系等等;一个综合理论和成分分析法;

(2)难点:涵义关系;一个综合理论和成分分析法;

第7章  语言与文化(2学时)

1.教学内容

(1)7.1 什么是文化; 

(2)7.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3)7.3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分类以及文化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2)难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第8章  语言的使用(4学时)

1.教学内容

(1)8.1 言语行为理论; 

(2)8.2 会话含义理论;

(3)8.3 后格赖斯时期的发展。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和叙事句之间的区别,三种行事行为理论:言外行为,言内行为和取效行为;合作原则,准则的违反,含义的特征;

(2)难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七、学时分配

章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实验教学学时
第一章6
第二章4
第三章2
期中考试2
第四章4
第五章4
第七章2
第八章4
期末复习周 答疑

2
期末考试辅导2
总计32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口试;闭卷,开卷)

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70%。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胡壮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一版),戴炜栋,何兆熊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语言学高级教程》,胡壮麟,姜望琪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新编语用学概要》,何兆熊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认知语用学概论》,熊学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论语言和语言学》,许国璋,商务印书馆,2001年;

[6]《当代句法学导论》,温宾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7]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8]John R. Searle.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9]Ronald Wardhaugh.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10]Standra Lee Mckay.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年。

审 核 意 见

执笔人:课程所属教研室:英专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意见:

                                    年     月     日

院(系、部)意见:

年     月     日

教务处意见:

年     月     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