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5-09-29 04:53:04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陈金贵

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9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识图画图的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内容相对抽象,需要教师投入个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领学生去学习。图形的学习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小学的学习是一个奠定基础的过程,需要学生加以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能力;培养策略

        一、日常教学重视学生画图能力

        1、直观实物向示意图过渡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呈现给学生的是示意图,试卷的内容题目同样是以示意图的形式呈现,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示意图的理解。学生在日常进行直观地实物观察之后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化,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实物的平面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对于示意图和实物之间学生也要学会进行转化。这需要教师在日程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观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像示意图过渡,由真实向想象过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观察物体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由实物向示意图进行过渡,在起初上课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准备了道具,让学生利用真实的正方体进行拼凑从而进行观察,之后将道具回收让学生自己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模型,并且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将自己所想象的模型进行绘制,不仅要能够熟练的根据实物绘制出示意图,也要能够根据示意图绘制出实物模型,如此帮助学生做到由实物与示意图之间的自由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几何作图能力培养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作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较好的作图能力能够减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部分阻力,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进行解答。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几何作图能力,在作图的过程中注意把握细节,并且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将作图作为数学解题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作图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教师在进行作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做好榜样,注意作图的细节以及规范性,言传身教使学生对这一方法进行掌握。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在每节课上课的过程中我都会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绘制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要求学生标注出长方体、正方体的长宽高,以及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要求学生讲述这两个几何体之间的不同,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在讲解本单元的试题时,在分析应用题时,我都会让学生自己绘制相关的几何图形,结合图形理解题目中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做题之前先画图的习惯,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绘制示意图,加强学生的几何作图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作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会学生看图培养识图能力

        1、示意图与数学问题共现

        对示意图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是进行解题的一个关键,审清示意图才能更好地进行题目作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认清图才能进行之后的题目分析。在数学的几何题中,通常是示意图与题目共同呈现,需要学生结合题意对几何示意图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把握题意,将题目与示意图进行结合,随后进行作答。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抓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并在示意图中进行标注,并且在示意图中学生也要注意观察,从中发现隐藏信息,这样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减少部分阻力,帮助学生更好进行解题工作。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折线统计图时,统计类的问题大多数的信息都会体现在统计图中,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够观察出发展趋势、升降起伏。我在给学生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会引导学生来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所呈现的内容,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且结合题目内容进行分析,更好地把握题意,减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障碍。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我也会在之后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明白题目中的已知信息、未知信息以及需要进行解答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清晰的解题思路,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在之后的学习中进行适当地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2、指导学生理解图中信息

        对于示意图信息的正确理解是进行解题的关键一步,只有对示意图中的信息正确理解才能够在做題的过程中掌握好题意,保障做题的速度和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示意图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理解,结合题意与示意图中的相关信息寻找答题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对示意图进行观察和理解,循循善诱进行分析,教会学生分析示意图的方法,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路,在之后的解题过程中能够进行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扇形统计图时,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解题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解题思路和看图的方法,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学生示范解题的过程,首先在看到扇形统计图时,第一步要看统计图的表头,明白统计图的统计事物。其次看图例,明白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信息,随后观察图形中的各个部分的占比,做到心中有数。结合题意对扇形统计图做进一步的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做出相应的解答。根据一步一步的指导让学生也能够养成相应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帮助学生体会画图价值作用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重视画图的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在画图和不画图进行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画图解题的重要性。通过两者的对比,让学生注意到通过画图解决问题能够更加高效,并且正确率也有所保证。教师在设计对比情节的过程中也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亲自实践之后,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重视画图的作用,在解题时能够积极的运用画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人教版总复习中的图形与几何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画图的积极作用,我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准备了一道关于立体几何的数学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内容绘制示意图进行解答,二组的学生只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之后将两组进行调换,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两种方式的不同。最后将两组的作答内容、作答速度进行比较,清晰可见的是运用画图的一组学生答题速度要明显的高于二组学生,正确率也相对较高。通过真实的比较让学生发现作图的重要性,以此来鼓励学生在之后的题目作答过程中学会使用画图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四、多元评价鼓励学生积极画图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对待小学生要有耐心,积极的进行引导,通过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在进行画图学习的过程中多元化的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鼓励的过程中注重方法和方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优秀之处。教师的鼓励能够给学生带来信心和不断向前的动力,并且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两者的交流。

        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人教版认识图形时,在带领学生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之后,我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来根据所讲图形的特点绘制这三个平面图形,其他的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绘制。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给与学生指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在学生绘制结束之后,我先是对学生敢于上台的勇气加以肯定,随后指出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引以为戒,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并且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后也试着绘制图形,丰富自己课余生活,增添乐趣。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画图的作用,让画图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学生进行高效解题的重要方法。通過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识图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将示意图与题目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题目作答。画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认真配合,从而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个人的学习水平,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2]袁晓莉.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