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电子表格教案
2025-09-29 04:53:17 责编:小OO
文档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方法启发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第一课时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

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故──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4.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4.从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德国人爱花之“真切”?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风情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

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

读课题,质疑问难

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联系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交流。

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

读第二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课文

二、品读课文,再感“美丽”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说说哥廷根的美丽指什么?

1.引出第三自然段:

出示: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指什么?这样反复写的目的是为什么?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

2.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吧!再读第三自然段: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体会花之多,花之美。

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会有怎样的感受?

(怀念祖国和故乡,思念亲人)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之美。

5.仅仅是花美吗?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6.理解:耐人寻味。这种境界指什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这一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再读第三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之美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前后呼应,三感“美丽”

四、总结全文,激发阅读兴趣

1.再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

2.当作者再一次踏上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踏上他曾经留下生活的痕迹和情感的哥廷根,他会想起什么呢?

3.补充阅读《季羡林先生》一书中《再返哥廷根》一文。

4.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 

1.配乐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

2.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

"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背

正是这样的情绪,使得季羡林在文中这样写道:“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配乐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诵这一段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26 威尼斯的小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哗笑、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6个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6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教学方法启发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

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

26 威尼斯的小艇

第一课时

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

3.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4.全班交流:

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

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

自由交流感悟。

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

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

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

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

2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学生谈感受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全班交流:

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

读出小艇的美

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

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威尼斯的小艇

第二课时

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

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

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

2.说: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

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

4、演: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坠入水中。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播放威尼斯地方的音乐……)

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

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

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

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

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美”。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作业

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

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

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

5.如果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一首曲子,你想选择哪一类的音乐?(抒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配乐朗读。

6.小结: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

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

  

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设计
26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27* 与象共舞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按摩、尴尬、绅士、气氛、感染、笨重、陶醉、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彬彬有礼、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教学难点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27* 与象共舞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

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

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

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读后说话训练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 )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 );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 )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 );在农场里,泰象就是( );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灵气?

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⑤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三句话: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

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2.透过泰国的大象,你看出泰国是怎样的国家?泰国人有怎样的性格?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课堂交流。

板书设计
27* 与象共舞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28* 彩色的非洲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大饱眼福、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丰富对非洲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方法启发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非洲的彩色”

三、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

彩色的非洲

1.自由谈谈对非洲的印象。

2.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

(2)朗读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4.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概括:

5.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划一划: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

①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

“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什么?你想说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自由谈谈对非洲的印象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默读课文,思考:

(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4)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

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创设情境,介绍“非洲的色彩”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最难理解的句子是哪一句?

①出示句子:“那些蝴蝶经过防腐处理,制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

蝴蝶变成了工艺品,它们彼此的颜色怎么还会“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呢?“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会“目不暇接”?

②有感情朗读,把蝴蝶的多,色彩的美,你的眼花缭乱表现出来。

(3)自由读第七自然段,非洲的音乐、舞蹈和非洲人的性格怎么也会是彩色的呢?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1.自主作业:

(1)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

(2)摘抄描写非洲的优美的文句。

(3)请你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当无数的色彩斑斓的蝴蝶一下子全部呈现在你眼前时,灯光、蝴蝶的色彩,交相辉映,纷纷映入你的眼帘,你一会儿看这朵,一会儿又看那只,眼花缭乱,所以种种色彩就“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了。

①展示非洲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印象。

②强悍而热情的非洲人用他们的奔放的舞蹈在向人们说着什么?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

摘抄描写非洲的优美的文句。

请你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五、总结:

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唤人们对和平的心态对待这片淳朴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你伸出友谊之手,共同保护这片奇异的土地。
板书设计
28* 彩色的非洲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口语交际 习作八

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现自己独特的看法。

3、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敢于想象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教学方法交流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展示自己一周的收获

二、围绕话题小组交流

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

1、讨论:这一周中,大家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说各自不同的看法。讨论的要求是:

(1)把这件事说清楚;

(2)你的看法是什么;

(3)认真听别人发言,对他有不同看法勇于提出来;

(4)人人都要发言。

交流准备

小组讨论

练习说话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唤起记忆的小船:

二、学生自由创作:

三、交流评议:

习作

第二、三课时

1、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眼已过,开学时还是春赛料梢,如今已是满目夏花。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我们曾经经历过多少平凡的小事呢!

2、老师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和学生经历的小事,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3、看看自己的日记,回忆一学期来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想法。

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全部写下来。

1、展示自己写得比较好的地方。

2、说说哪里比较难写,小组帮助,提出修改意见。

3、欣赏佳作

交流收集的资料

作文

全班交流,学生点评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回顾·拓展八

1、激发学生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

2、了解广告语的风趣、幽默。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学方法启发与讨论
教学手段PPT课型新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异域风情展示会

二、阅读收获交流会

回顾·拓展

第一课时

1.遐想回味

同学们在本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亚洲、欧洲、非洲的风情,平时在电视、电影、书报、或外出旅游中,也一定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许多异域的风土人情,那儿的风俗习惯、独特的民族文化,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的风光、歌舞、民族服饰等,同学们一定难以忘怀,同时也一定很想把它们说出来与大家共享。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回忆,在记忆的长河中,异国、异地的风情,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2.异域风情交流

(1)小组交流:请喜欢外国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钟情于国内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如果有对少数民族歌舞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另外组合在一起,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唱一唱,还可以跳一跳。

(2)班级交流:每组推荐大家感兴趣的节目上台表演。大体分为下面三大部分:

夸一夸我眼中的异域风情;

唱一唱我心中的异域歌曲;

跳一跳我喜爱的异域舞蹈。

1.弹奏阅读交响前奏。

同学们是否发现,作者在描写异国风情时,用上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作者写威尼斯的小艇时,作者紧扣小艇,介绍了人们的生活与小艇息息相关,人和小艇奏成了一曲美妙的生活乐章。同学们在本单元阅读中一定还发现了许多巧妙的写法,有许多你们喜欢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本单元和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开一个阅读收获茶话会。

2.召开茶话会。

老师出示第七单元课文片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都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同学们认真读读这段话,想想从这段话中,你可以尝到哪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段话中作者把花的美和人的心灵美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种花这件事来表现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一写法。)

3.小组交流收获。

(1)读读品品:学生回忆本单元课文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篇章进行品读,看看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得如此动人。

(2)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4.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每组选派一至两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同学们在本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亚洲、欧洲、非洲的风情,平时在电视、电影、书报、或外出旅游中

小组交流:请喜欢外国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钟情于国内风情的同学自由组合为一组

同学们是否发现,作者在描写异国风情时,用上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作者写威尼斯的小艇时,作者紧扣小艇

老师出示第七单元课文片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小组交流收获

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趣味语文

日积月累

二、趣味语文

第二课时

同学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脍炙人口格言名句,曾经鼓励了多少人去拼搏进取,发愤努力,成就了多少名人志士。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组中外名人的一组格言警句。这些句子会告诉我们如何树立理想,如何看待生活、事业,如何快乐地面对烦恼,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名言警句吧!

2.学生一边默读名言警句,一边思考含义。

3.课外拓展:共同交流平时积累的格言,或名言警句。

4.抄录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1.趣味导入:语言奥妙无穷,趣味横生。有一家钟表厂,为了说明自己的产品质量很好,打基础出了这么一条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各种各样幽趣味的语言。

生一边默读名言警句,一边思考含义。

同桌交流读后的感想。

班级交流,讨论。

课外拓展:共同交流平时积累的格言,或名言警句。

抄录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学生默读《最短的科幻小说》《交通告示》,理解含义。

3.交流读后的感受,说说读完后想到了什么。

4.拓展积累: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还看到了那些趣味语文?

5.激发学生自己编一两广告语,师生共同评议。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八

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