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
2025-09-29 02:52:12 责编:小OO
文档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

来源:智能交通观察网   作者:李锐东

1.1国外研究情况

    美国:2003年3月,佛罗里达州交通部被联邦公路局选中参与到一个名为iFlorida的项目中,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扩展和集成现有的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收集及共享数据,利用运行数据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他性能,并且在恰当的时候将数据发布出行者。同时该项目还将用实例来说明如何从技术和组织两方面集成交通、天气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GCM GATEWAY旅行信息系统是美国运输部资助的旨在提升地面运输多式联运效率的项目,主要覆盖伊利诺州、印第安纳和威斯康星州。GCM GATEWAY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发布旅行时间、道路建设和维护、交通事故、天气状况信息等等,所有的信息面向用户实时提供,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访问,同时提供给组织、运输服务运营者以及其他公共旅行信息机构。在系统网络结构上,GCM GATEWAY采用混合型分布式配置,通过位于三个地区的交换网关进行互联,中心网关位于芝加哥运输部的交通通信中心,在每个网关之下,带有来自各个子网、各个道路监测点的下级接入点;

    在系统逻辑结构上,GCM GATEWAY分为数据采集、中心处理和数据发布三部分,数据采集来自各个网关下的道路监测点、气象站、事故现场、运输机构等等,采集的手段多样,包括网上交换、传真等。GCM GATEWAY的特色是实时性、公共性和开放的技术标准。GCM GATEWAY通过多个具有扩展数据计算、通信和存储能力的服务器、客户机与网关组成的群组,达到了实时信息收集、处理和海量存储、宽带访问的能力,向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多模式的运输信息和管理系统,满足了公众、旅行者、运营者和相关管理机构的需要。

     欧洲: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从研发初期就瞄准了多交通方式,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向前发展,欧洲的相关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平台的概念和作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意大利都灵市实施的5T系统中包括一个骨干网络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其它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和数据交换。英国公路局的国家交通控制中心一个内容是建立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平台,通过开放的通信环境,实现多信息源的交换与共享。在ERTICO的研究项目中,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立通用可复用的机制来支[1]李瑞敏,陆化普,史其信.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持多模式的ITS服务,主要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营者和信息服务商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核心是开发支持面向对象(JAVA/CORBA/XML)的共用规范;3GT(Third

Generation Telematics)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确保各种不同中间件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产品的互用性来帮助建立基于OSGi的车内通信信息平台,主要内容是为基于OSGi的服务建立通用的通信信息界面。

     英国的UTMC(Urban Traffic Management&Control)项目是由英国DETR(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负责的一个旨在推动开放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和建设的项目,目标是为交通管理部门有效使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科学制定交通管理策略提供支持。典型UTMC系统的主要组件是共用数据库,用以存储信息并使信息可以为不同应用系统所用以及输出到其他应用系统或被操作员使用。共用数据库可以集成来自分散的、全异的应用系统的数据,从而以较低的费用来扩展系统功能。共用数据库在提高系统灵活性、集成现有应用系统到UTMC以及UTMC的模块化和提高可扩展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用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为:提供共享数据的通用接口;灵活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数据质量模型支持;共用数据服务。共用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有:提供访问应用系统中数据的接口;灵活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支持数据质量定义,提供审查追踪和历史数据存储;提供共用数据服务,与应用系统的变化无关,与数据库供应者无关。通过利用共用数据库,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功能,降低维护费用,有效地集成新的应用系统,提供旅行信息服务,简化接口需求等。

     UTMC10通过共用数据库实现UTMC集成是UTMC众多项目中的一个,目标是建立UTMC共用数据库规范。UTMC10得出与美国以及公路部门相关研究同样的结论:共用数据库的集成应基于CORBA,基础数据模型应是关系型的并采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目前小规模的共用数据库示范项目已经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与莱斯特的环境监测系统及格拉斯哥的停车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结果显示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效益[1]。新加坡:i_交通(i_Transport)是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最新的集成多种现在与未来ITS系统的全国性平台。i_交通可被视为第二代综合性的且具有可兼容性、可替换性以及可持续性的ITS系统。i_交通项目的目标主要包括:为陆路交通管理局的ITS中心提供一个针对所有交通操作的综合工作平台;提供一个可缩放的交通数据库以方便信息分发和研究;一套自定义应用软件例如统计、仿真、推论工具等可以提供实时交通的管理与分析;一个提供给数据库用户的网络数据传递通道。i_交通平台分成五个相互衔接的模块即操作界面模块、交通信息枢纽模块、统计模块、推论模块和仿真模块。操作界面模块负责不同ITS系统之间、外部机构系统与交通信息枢纽模块之间的通讯及相互衔接。

     交通信息枢纽模块是存放数据的中心,它在不同的ITS系统之间收集存储、整合、交换数据。统计模块不仅提供主要的统计报告,同时还是系统离线数据的处理界面。推论模块为交通管理特别是事故管理提供实时的交通决策支持,这个模块会采用来自交通信息枢纽的数据,如果需要会利用操作界面模块以及仿真模块来辅助专家系统选择交通管理的行动计划。仿真模块目的是提供大规模的、比实时更快的微观仿真模型来对交通控制策略进行评价,以便让推论模块进行选择

      日本:为了推动Smartway系统的发展,国土交通省国土技术综合研究所建设了名为ITSplatform的ITS平台。这里ITS Platform被定义为ITS程序可以在其上综合使用的系统,也是应用通讯技术的基础。2003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技术综合研究所在Moriya地区的高速公路进行了检验智能通信平台效果的公开试验。智能通信平台是通信处理程序,可以在通用无线通信设备的基础上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利用了ETC中的DSRC技术。在日本ITS发展中,认为与ITS兼容的道路系统Smartway是21世纪所必需的。Smartway是下一代的道路包括了道路车辆通信系统、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光纤网络等,集成了各种不同的ITS技术包括VICS、ETC和AHS等。Smartway作为开放共用的平台支持ITS发展完善社会中的畅通交通,有助于产生新的社会价值。作为共用平台Smartway支持道路交通的计算机化,同时Smartway包括3大部分:通信设备等、数据存储设备(GIS检测数据、道路通信标准等)以及信息网络设备(光纤、传感器、信息采集器等)。通过利用这些部分功能,Smartway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目标。

     发达国家在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后,开始了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目前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管理和城市交通管理方面,应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建设智能信息平台等系统,实现信息高效采集、共享和利用,提高运输系统效率,保持交通运输环境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交通有序畅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2国内研究情况

    在我国有多个院校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上海、北京等地的科研院所相继开展了交通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等领域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在交通信息的分类分析、交通信息的模型和结构、实时数据的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形成了初步的技术框架、应用实例和实验平台,同时国内各城市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也提出了对实时交通数据进行必要的集成与管理,最终达到全面分析和最优服务的目的和要求。

     科技部在“十五”期间确定的10个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正在建设交通信息平台,为实现大范围的交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目前各个城市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北京“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的课题之一,其中包括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北京将以奥运公园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实用服务平台,建立奥运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周到的交通信息服务。到奥运会时,北京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状况将达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中等发达水平。

    为了建立适用于ITS的信息平台,上海市已经组织了相关的研究。在数据采集方面,上海高架道路系统更新电视监控系统,覆盖了整个高架道路在主要的交通节点,安装先进的交通信息视频分析系统,及时分析交通状况的变化地面道路上,多个交叉口安装了感应线圈和自适应控制系统。在通信技术方面,高架道路上的通信已经全部更新为光纤,部分地段已经采用了全数字通信技术。2005年上海已经完成ITS信息平台核心的建设和试运营,2007年基本完成城市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2008年至2009年逐步完善、基本完成整个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初步形成上海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重庆市根据自身ITS建设与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ITS虚拟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平台在物理层面是分布的,带有异构性。虚拟综合信息平台并不是在现有的ITS各应用系统之外再搭建一个新的平台系统,而是通过分布式计算的相关技术,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平台系统,将主要任务分散到各个ITS应用系统中。济南市以信息产业局为主负责建设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内容包括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和服务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共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共用数据规范、应用层数据传输规范、数据请求代理等,形成综合信息平台。

     广州市交通信息平台是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试点城市示范工程。广州市提出的ITS交通信息平台建设是通过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相关技术的融合、相关产品的集成,形成具体的ITS交通信息平台,承载ITS的规划、管理控制和业务发展等功能,科学指导ITS及其子系统的建设,形成交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带动制造业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如车载设备、手持导航设备、专用通信设备、车辆检测与控制设备、相关系统等),在营运业方面为道路交通使用者提供更多信息服务(如定位调度、物流、车队管理、电召服务、地理信息及交通信息的服务、其他关于交通信息的增值业务等)。

信息平台打破资源垄断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整合利用交通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形成共享,实现从单个业务系统逐步向行业内平台建设的转变,从主要为行业管理服务逐步向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转变。

    从我国各大城市的智能交通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交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从信息资源理论出发研究交通信息平台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构建逻辑和物理框架,开发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信息平台的产业化发展策略以及信息共享运营机制等措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