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乡镇卫生院卫生队伍状况研究
2025-09-29 02:52:28 责编:小OO
文档
乡镇卫生院卫生队伍状况研究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农村卫生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围绕改革与发展,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立足县情,着眼发展,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在、市的领导下,我市各级卫生部门加强卫生队伍建设,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卫生事业是实行一定福利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各级党政的领导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虽然县委、作出了重要指示,但个别地方抓卫生工作的力度仍然不够,错误地认为卫生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主动研究当地卫生工作的不多,对和省、市、县关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市政协郑大发在市卫生局、宇洪毅的陪同下,带领部分医卫界政协委员,深入到怀远、五河、固镇三县的乡镇卫生院,对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郑大发一行每到一处,深入乡镇卫生院与医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仔细了解医院人员、设备等情况,并及时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怀远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表示赞赏。对在条件比较差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努力为农民解除疾苦,解决农民就医难的品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郑大发表示,市政协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我市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在市政协的统一安排下,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致公党蚌埠组成第二调研组,在县政协、卫生局大力支持下,对我市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在了解全市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当地卫生部门的情况通报,实地考察了三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调查组还深入到固镇县王庄镇陈渡村,同农民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通过调查,了解了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管理、培养、使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现将调查情况和我们的建议汇报如下:

  市、县(区)切实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重视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工作,以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为目标,狠抓了农村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队伍建设,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我市有农业人口260万人。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2975人,有乡村医生2158人,专职预防保健人员330多人,形成了覆盖260万农民的三级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网络,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服务面扩大到85%以上。在非典、禽流感、洪水等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发生时,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队伍能克服重重困难,在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加强了农村卫生队伍的管理。各级及卫生部门对区域内医疗机构、人员依法加强管理,逐步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基本杜绝了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全面贯彻落实《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对具备执业注册条件的乡村医生进行了考核和注册。

  推进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根据农村卫生改革要求,各县卫生局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涌现了怀远县五岔、五河县新集、固镇县刘集、任桥中心医院这样的先进典型。这些医院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聘作风好,懂技术,善管理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同时加强了任期目标考核制度。逐步实行全员聘用制。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公开竞争,择优录用,逐级聘用。采取措施引进和留住一批有技术特长人才。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直接挂钩。这批改革试点卫生院不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锻炼了队伍,树立了典型,为全市乡镇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经验。

  提高了农村卫生队伍的素质。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一是对在职农村卫生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学历教育,组织农村在岗卫生人员参加中专以上学历教育考试。二是对全市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管理能力。三是每年利用国债资金,先后为每个乡镇培训了一名传染病主检医师。四是对在岗卫生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采取这些办法,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同时我市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市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应予肯定,然而仍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我市农村医疗队伍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在2003年以前曾形成一个人才流失高峰。以固镇县为例,全县在册医务人员1679人,其中县人民医院等六家县直医疗单位有医务人员597人;12所乡镇卫生院、1所红十字医院和4所一级民营医院有医务人员1082人,在册医务人员流失最高时达到400多人,目前全县在册不在岗的职工有420人。固镇刘集医院最多时有20多位骨干医生流失。王庄镇卫生院一度在短短几天内就有6位科主任流失到私立医院工作,该院一度出现无医生看病的情况。怀远县五岔镇中心医院至今还有9名医生流失在外。人才流失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匮乏:三县四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队伍缺乏高层次人才,从医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均不合理。在三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本科学历的少,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人才少,年轻一代的大学毕业生几乎没有。(以下数据可以说明)现在很多乡镇卫生院外科、妇产科等领域出现了人才断层,后继无人。

  固镇县全县在册卫生技术人员1361名,其中高级职称21人,占1.54%;中级职称256人,占18.81%;初级职称948人,占69.65%。村卫生室、卫生站590个,有乡村医生约850人,其中执业医师28人,占2.3%;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人,占1.2%;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的404人,占47.5%。淮上区乡镇卫生院在编人数225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54人,占24%;中专学历的147人,占65.3%,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51人,占22.67%。乡村医生230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人,占4.3%,中专学历的112人,占48.69%。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 24人,占10%。

  农村医疗队伍中总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致使一些理应在农村卫生机构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流向城市医院。

  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队伍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业务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农民预防保健的需求。

  三、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低无社会保障:自80年代以来,将更多的医疗卫生支出职责交给地方,地方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又把筹资的主要任务推给了卫生机构。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和待遇全部依靠市场,而与市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根本没有建立。

  从我市三县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情况看,不能支撑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按国家规定,怀远县财政应投入农村卫生事业经费2000多万元,而实际仅投入400多万元,这些钱仅能维持退休医务人员60%的工资。按照2003年全省对财政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人均统计,怀远县在全省倒数第五。固镇县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也只有180 万元,维持退休医务人员最低工资就用去160万元,用于三项事业建设和预防保健的分别只有10万元。五河县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220万,全部用于维持退休医务人员的开支。

  国家明文规定,退休医务人员工资全额由财政供给,财政应承担乡镇公共卫生人员、大专以上毕业生的工资。实际上财政对此没有一点投入,全靠他们自收自支。从调查的乡镇卫生院来看,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的工资基本维持在300—900元之间。王庄镇医院流失的几位骨干医生,在镇领导的真情感召下,放弃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回来支撑快要倒闭的乡镇医院,终日在医院劳累,也仅有800多元的收入。院长说,这样下去,真对不起大家,不好意思再留他们。再从怀远、固镇两县退休医务人员实际拿到的工资来看,还达不到档案工资的60%。荆茨乡老医师李为勋十分伤感地说,我为乡村老百姓行医40多年,2003年起才拿到400多元退休工资。

我市预防保健人员的开支却形成了“以医养保”的局面。怀远县现有预防保健人员132人,固镇县有115人,五河县有60人,淮上区有30人,共承担260万农民的预防保健任务,实质上是承担了对农民预防保健的职责,而却不承担乡村二级预防保健人员的工资待遇。他们的工资待遇要从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和预防保健收费中支出。由于缺乏经费,少数乡镇预防保健人员近两年几乎没有工资收入,严重影响了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此外,乡镇卫生院在遇到重大疫情和自然灾害时,还要承担疫情控制、疾病防治的费用。怀远县五岔镇中心医院在非典、洪水、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贴了5万多元,荆欠乡卫生院也贴了3万多元,至今没有着落。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卫生队伍人心不稳,乡镇卫生事业的发展步履艰难。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为我市人民牟福利,就必须得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卫生队伍,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镇卫生院目前存在的低投入、低功能、低效益、低待遇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应引起市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认真落实有利于农村卫生队伍发展的各项

关于农村卫生队伍建设问题,近年来,从到省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卫人发〔2002〕321号),、省关于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皖发[2003]6号)等。皖发6号文件明确规定;“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的编制,工资由县财政供给”。“到乡镇卫生机构工作的医学大专以上毕业生,可执行高于同类人员1-2档的定级工资,由县财政供给。在除在城关镇以外的乡镇卫生院工作累计满30年(女满25年),并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退休后可按本人原工资的100%发给退休费”。这些都是农村医务人员翘首以待的,也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除此在和省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中,还对加强公共卫生、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提高和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十分详尽的、具体的要求,可是这些文件中的不少规定我市至今没有执行。要稳定和发展壮大农村卫生队伍,就必须把上述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同时,各级及卫生部门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多渠道推动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农村卫生人才,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建立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的保障

积极营造农村卫生队伍健康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人才保障,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卫生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提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力的保障。市在落实农村卫生人员各项优惠的同时,应结合我市实际,从培养、引进、帮扶、稳定、使用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措施,切实兑现各项性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工资待遇。

——要建立农村医务人员社会保障机制。可将我市农村医务人员纳入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管理,促进非医务人员的分流,解决农村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要认真完成乡镇预防保健机构上划县管,定员定编,核定经费等理顺管理的各项工作,严格准入制度,清理和分流超编人员,加大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村预防保健队伍的素质,促进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将从事农村公共卫生的人员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拨款。

——要兑现国家规定的吸引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工资,以及其它有关的优惠,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农村卫生机构就业,尽快改变农村卫生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

——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退休医务人员的工资规定,按退休全额发放。对工作累计满30年(女满25年),并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按本人原工资的100%发给退休费。

  改革农村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要调动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改革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既要维持办医的性质,又要在的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要强化的监管和力度,在制定、增加投入、规划布局、服务模式方面实行严格监管,促进乡镇卫生院控制成本,提高质量,达到惠及农民的目的。

  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实行院长负责制。注重选拔优秀院长,赋予院长应有的人事权,管理权。改革农村卫生队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乡镇卫生院工资分配制度,引入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农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扎扎实实地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大力开展城乡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要充分发挥市、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类大专院校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市、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专业科室、医学类大专院校在农村建立医疗服务网络和分支医疗机构,支持城市医疗机构到农村办医,领办乡镇卫生院或重点科室,开展卫生支农,进行对口培训。引导城市大医院的资金、设备、人才向乡镇卫生院流动。最近,一二三医院免费帮助固镇仁桥医院培训医务人员,与刘集医院开展共建活动。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市内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现双赢,值得推广。要鼓励名医专家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巡诊。要通过选派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及免费接受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等形式,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管理人才和临床技术骨干。要严格城市医务人员晋升、晋职的相关规定,促进城市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地从事农村卫生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