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端午粽评课1
2025-09-29 02:50:04 责编:小OO
文档
《端午粽》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了马老师执教的《端午粽》一课。她设计的新颖,把“端”字的由来放到前面,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最后把吃粽子的来历以动画的形式播放,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又牢牢地记住了屈原。因为低年级的孩子特别爱看动画,所以同学们听的很认真。

    这堂课的亮点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听了使人受益颇多。首先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总是保持着微笑,让人感觉很亲近随和。其次,老师的语言简洁、过渡自然。比如屈原是谁?人们为什么用吃粽子的方法纪念他哪?一起来看动画片吧!还有马老师临场发挥的能力也是很高,例如让学生夸夸外婆时,学生一时没想出来,马老师就笑着说“如果你不夸外婆,以后就不给你包粽子了啊。”诸如此类还有许多。老师的自身素质也锻炼了学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那积极参与的精神和课堂精神集中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的,说明老师平时下了不少功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